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正>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SVP)第71届年会于2011年11月2~5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3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62.
山东山旺新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山东山旺新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Ansomys shanwangensis sp. nov.和 Plesiosiurus aff. sinensis (Qiu et Lin, 1986). 它们的形态特征,分别与江苏泗洪中中新世下草湾动物群中相应属的种接近,但明显具有较高的进化水平.两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的对比似乎表明,山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比下草湾动物群的略晚.  相似文献   
63.
新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河北岸中中新世象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河北岸中中新世(哈拉玛盖组)的五种乳齿象: Gomphotherium cf. shensiensis Chang et Zhai, 1978, Gomphotherium sp., Platybelodon sp., Zygolophodon(?) junggarensis sp. nov. 和 Zygolophodon (?) sp..新种 Z. (?) junggarensis sp. nov. 兼有丘型齿(bunodont)和轭型齿(zygodont)乳齿象臼齿的基本特性,但它似乎更接近于后者.  相似文献   
64.
本文记述的是在云南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发现的原猴类化石,分类上归于兔猴科。鉴于它的形态特征,作者把它订为一新属新种(Sinoadapis carnosus gen. et sp. nov.),这是迄今已知兔猴科最晚的记录。这一发现对兔猴类的进化及探讨腊玛古猿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CPP)作为一种体内大分子药物跨膜运输载体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中期因子Midkine(MK)是人体的一种带有肝素结合域(heparin-binding domain,HBD)的生长因子。报道了MK中HBD的部分富含碱性氨基酸的基因序列(命名为MK-S0)与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表达后,能将EGFP有效地转运入胞内,且其穿膜转运效率高于经典穿膜肽Tat。将MK-S0序列进一步突变优化改造得到的midkine-mutantΔ4(MK-Δ4),其穿膜效率比天然序列来源的MK-S0提高16倍以上,且MK-Δ4的穿膜转运作用适用于多种肿瘤细胞。穿膜机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MK-Δ4可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结合,随之以巨胞饮形式内吞入胞。采用MTT方法检测的细胞生长抑制试验结果显示,连接有MK-Δ4的苦瓜来源的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比单独的MAP30对HeLa肿瘤细胞的药效可提升5.8倍,大大提高了这种药物蛋白抑杀肿瘤细胞的效果。由此表明,源于MK的这种经过突变改造的MK-Δ4,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细胞穿膜肽,将药物蛋白有效运输到细胞内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66.
禄丰古猿幼年下颌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庆五 《人类学学报》1995,14(2):93-100
本文记述了1980年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村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最晚中新世禄丰古猿的幼年下颌骨PA869。作者将此标本与西瓦古猿的,南方古猿的和现生大猿的幼年下颌进行了对比,记述了禄丰古猿幼下年颌的若干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禄丰古猿幼年下颌体各部主要尺寸的比例关系本种成年的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67.
黄球英 《蛇志》1997,9(4):66-66
中期妊娠羊水过少2例报告黄球英(广东省惠州市妇幼保健院516001)中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极少见。容易并发胎儿畸形,胎盘病变率高,往往产生不良后果。本文报告2例典型病例。1病例介绍例1,患者30岁,孕2产1,停经5个多月,少量阴道流血,于1995年7月...  相似文献   
68.
陕西府谷巨鬣狗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府谷老高川发现的Dinocrocutagigantea化石是目前我国该属最完整、最丰富的材料,包括头骨、上下颌、牙齿及一些肢骨。Dinocrocutagigantea是一类头骨相当粗策的食肉动物,但肢骨除个体大小与现代鬣狗的不同外,各部比例彼此相当,头部特化无疑是其进化过程中的适应表现。该属的地质时代,多数研究者认为是Vallesian期的典型种类,但府谷老高川含化石层古地磁年代初步测定表明,该层的绝对年龄在7─8百万年之间,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西藏岗巴白垩纪中期微体生物群与古海洋事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中期沉积了一大套深灰色至黑色的泥页岩。其中的微体化石组合反映当时古海洋发生了重要变革。据有孔虫丰度与分异度、浮游有孔虫与底栖有孔虫比率及具旋脊与不具旋脊浮游有孔虫比率的研究,认为西藏南部赛诺曼晚期R.cushmani带上部海洋水体开始发生含氧量的变化,在W.archaeocretacea带下部缺氧事件最盛,土仑期开始环境逐步恢复正常,这与全球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主要海区水体缺氧是一致的。化石组合变化显示出与岩性韵律基本一致的14个周期。生物组合的周期性变化受气候旋回的影响,可能受米兰柯维奇周期的控制。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研究区41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10个自返重力管(短柱)样和3个大型重力活塞样的研究,共鉴定有孔虫48属87种,其中浮游类6属14种,钙质底栖类32属63种,胶结壳类9属10种。表层沉积物中钙质有孔虫的分布表明,本区的CCD界线大致为4900m。从柱状样有孔虫面貌看,其时代主要为早-中中新世,并可分为3个组合。大部分地区缺失中中新统-第四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