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羧酸酯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其主要功能是水解和结合内源性和外源性含有酯键的有毒物质,减缓其到达靶标部位的时间。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对其羧酸酯酶基因克隆和表达有助于深入探索杀虫剂代谢毒理机制。本研究首先对羧酸酯酶基因(CarE4)进行了克隆,并将其插入到pCold TF DNA Vector中,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原核表达,最后用疏水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了纯化。本文成功建立了羧酸酯酶蛋白原核表达和纯化技术体系,为进一步研究东亚飞蝗羧酸酯酶的生理功能、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2.
本文基于结构光投影数字化传感系统构建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表面的三维结构。首先得到其外形尺寸和肢体各部分拓扑结构,然后从被调制的条纹结构光中恢复出物体表面高度变化的相位信息,再通过相位和高度的对应关系重建出物体表面三维特征。此结果将为农药研制和施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蝗虫的防治以及虚拟昆虫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3.
苏铁类植物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出现在至少3.2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繁荣于中生代侏罗纪,与恐龙共同称霸于地球,故在地球史上,把1.6亿-1.9亿年前的那段长达3000万年的地质时期称为“苏铁恐龙时代”。当时,苏铁类植物形形色色,体态多姿,遍布全世界,成为地球陆地植被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44.
蓝细菌飞速繁殖形成水华能够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某些蓝细菌由于能够产生毒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我国对于产神经毒素的蓝细菌一直研究较少。我们对蓝细菌神经毒素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5.
《生命世界》2008,(10):54-55
张宗炳(1914—1988) 昆虫生态学家。1949—1953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发表180余篇论文,出版20余本专著,主要有《昆虫毒理学》、《昆虫毒理学的新进展》等;科研成果《昆虫神经毒素的研究》获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46.
从中国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的毒腺cDNA文库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编码毒素蛋白多肽 (命名为BmKCT)前体的全长cDNA序列 .该毒素多肽与已报道的氯毒素 (chlorotoxin)高度同源 ,其蛋白质一级序列有 6 8%的同源性 .为了鉴定BmKCT的生物学功能 ,通过pGEX系统成功地表达了BmKCT ,并用GST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的方法获得了纯化的重组BmKCT毒素蛋白 (rBmKCT) .通过膜片钳实验 ,记录了rBmKCT对人脑星型胶质瘤细胞 (gliomascell)表面的氯离子通道电流的作用 .结果显示 ,BmKCT可以显著抑制人脑星型胶质瘤细胞表面的氯离子通道电流 ,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实验证明 ,在细胞水平上 ,BmKCT是一种新的短链氯离子通道抑制剂 .  相似文献   
47.
肉毒毒素复合物(TC)是由神经毒素(NT)与附属的非毒蛋白即非毒非血凝素成分(NTNHA)与血凝索(HA)所组成。在动物胃肠道,游离的NT是从TC解离来的。NT在消化液的蛋白酶解与酸性作用下,降解成小肽与氨基酸。NTNHA蛋白与一些HA对于蛋白酶解具有抵抗性,推测NTNHA在动物消化道保护NT。已有提议HA成分识别小肠微绒毛的糖链,因此HA可能具有加速肉毒NT经过小肠壁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48.
雷氏大疣蛛毒素—Ⅱ的纯化与初步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氏大疣蛛是我国最近鉴定的蜘蛛新种。雷氏大疣蛛毒素-Ⅱ就是以其粗毒为材料,利用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HPLC分离得到并命名的一种新型神经毒素肽,根据质谱分析得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1.56;通过初步毒性研究,证明它是一个神经毒素。  相似文献   
49.
泥河湾盆地——东亚古人类文化摇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奇 《化石》2002,(4):5-7
越来越多远古人类遗迹发现表明 ,泥河湾盆地不仅是中国的奥杜韦峡谷 ,而且是东亚地区的奥杜韦峡谷。奥杜韦峡谷位于非洲坦桑尼亚 ,泥河湾盆地坐落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的桑干河及其支流壶流河河谷 ,它们不仅都蕴藏丰富的古人类遗迹 ,而且彼此有着十分相似的地质环境变迁过程。在中华世纪坛历史年表上 ,首先刻录着的就有泥河湾盆地的小长梁早更新世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目前 ,中国报道发现早更新世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30处 ,其中25处分布在泥河湾盆地 ,例如位于河北省阳原县东谷坨村一带的沟底、马圈沟、半山、小长梁、仙台、东谷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