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41.
龚勇 《植物杂志》2010,(10):24-27
俗语有云: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然而,为什么我们吃健康的食物,也做健康的运动,并保持好的心情,还会生病呢?当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可以是化学的因素、物理的因素、生物的因素,也包括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等,但其中有一类原因很重要,那就是各种各样的毒素,本文就针对人体内的毒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2.
李新华 《生物学通报》2006,41(10):17-17,F0003
苋科植物牛膝茎节常显著膨大成紫红色至绿紫色的卵形或卵球形,但牛膝同一个体的不同分枝上,以及同一分枝上都可同时存在茎节明显膨大和茎节不膨大两种情况。初步认为造成牛膝茎节膨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瘿螨类等病原动物的侵入,刺激植物节部组织大量增生而在外形上呈病态膨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陈晓霞  李永芳  蔡广  黎红萍  肖旋 《蛇志》2012,(4):416-417
晕厥(syncope)是临床常见症状,可由许多原因引起。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对33例不明原因引起晕厥的老年患者进行倾斜试验,试验前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制定针对老年人合理的整体护理计划,加强了健康宣教,有效地指导了护士正确掌握操作  相似文献   
44.
《生物磁学》2012,(12):I0001-I000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约有5%的哺乳期妇女有不同程度的哺乳缺陷,了解哺乳缺陷的致病机理具有重大意义。而在这方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教授李蓬不久前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成果,或许能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宁波市2002-2009年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09年宁波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21.10/10万,占儿童死亡的31.59%,其中伤害占婴儿死亡的8.27%.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24.05/10万)高于城市儿童(15.89/10万),男童伤害死亡率(27.90/10万)高于女童(14.18/10万),儿童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5).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6.20%.淹溺和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伤害死亡的前2位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59.30%和19.23%.儿童伤害YPLL标化率为79.91‰.结论 伤害已成为宁波市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尤其是淹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危害更大,亟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干酵母、2,4-二硝基酚、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引起SD大鼠实验性发热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浓度外致热原对大鼠发热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干酵母(2 g/kg、1 g/kg)、2,4-二硝基酚(30mg/kg、15 mg/kg)、LPS(100μg/kg、20μg/kg)、细菌内毒素(120 EU/kg、60 EU/kg)发热模型,记录不同时间点大鼠升温值,绘制各模型平均升温曲线,比较不同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特点。结果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注射后2~3 h开始升温,6~7 h达峰值,升温持续20 h;皮下注射2,4-二硝基酚溶液,注射后20 min开始升温,1~1.5 h达峰值,升温持续3~5 h;腹腔注射LPS、细菌内毒素,注射后30 min开始升温,此后升温曲线表现为双相热或三相热,升温持续5~8 h。结论不同外致热原所致SD大鼠发热的过程和特点不同;外致热原浓度不同,所致大鼠发热过程和特点不同。解热试验中,应根据受试药物本身特点选用合适的大鼠发热模型。  相似文献   
47.
濒危植物大果木莲种群格局及濒危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以及方差均值比率法对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 Bl.)濒危植物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大果木莲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结合生殖生物学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分析了导致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根据株高和胸径可分别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5级、高度结构分为6级;在大果木莲的5个年龄结构分级中,成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较少;其高度结构完整,个体高度主要在20 m以下.种群的方差均值比率为0.838 3,其空间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根据特定时间生命表可将大果木莲种群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幼树阶段(年龄级为Ⅱ~Ⅲ级)、成树阶段(年龄级为Ⅲ~Ⅳ级)、老树阶段(年龄级为Ⅳ~Ⅴ级),其中成树阶段个体死亡率最低.大果木莲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Ⅰ型,属于衰退型种群.种群自我更新能力差、种子生产力低下、有性生殖困难、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基因流受限以及人为干扰是大果木莲濒危的主要原因.针对大果木莲濒危现状和致危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定义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及诊断流程的进步而逐步完善。不明原因发热(feverof unknown origin,FUO)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三大类,三大病因各自具有不同临床特征。详细病史采集、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对诊断FUO至关重要,必要时应及时进行相关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疾病的最终诊断应综合分析病史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49.
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种种不足,应进一步构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0.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发生在沿海河口水域的一种水文现象。近年来,澳门咸潮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为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着咸潮危害的加剧,人们对咸潮的防御对策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该论文分析了澳门成潮产生的原因,认为干旱少雨和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因素是导致咸潮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过度用水和生态失衡则加速了咸潮的发生。接着论述了咸潮给澳门带来的危害和测定成潮的指标方法,最后对预防澳门咸潮的发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澳门的地理背景条件下,除充分利用澳门的水库湖泊资源以增加澳门淡水储备外,更加需要全流域公众珍惜水资源,注意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