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白洁  周涛  马江  刘文  姜治国  陈发菊 《植物研究》2022,42(6):946-955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属于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木通属(Akebia),为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木质藤本植物,具有药食两用的经济价值。本文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三叶木通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胚胎学特征,以期了解三叶木通有性生殖过程,分析该物种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的生殖原因,为其后续进行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三叶木通雄蕊6枚,每枚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完全分化时由外到内依次为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3层中层及1层绒毡层,且绒毡层为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排列,从四分体分离出来的小孢子经过进一步发育形成2-核成熟花粉细胞。小孢子囊中的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存在少量败育现象。雌蕊具1室子房,为侧膜胎座,胚珠横生,多枚,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排列,靠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经3次连续有丝分裂并进一步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蓼型胚囊。雌花中的雄蕊早期发育正常,但小孢子发育至单核靠边期不在进一步发育,花药壁不开裂。雄花中的心皮早期发生退化,心皮愈合不完全,无胚珠产生。三叶木通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不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结实率低可能与影响传粉的外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2.
肠三叶因子表达载体构建及在酵母菌GS115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孙勇  吕尚军  吴炜  彭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8):1124-1126,1141
目的:构建肠三叶因子(ITF)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酵母菌GS115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TF的生理和药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获得ITF cDNA片断,将目的基因插入pPICZαA酵母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载体pPICZαA-ITF。经BspHI线性化后氯化锂转化进入GS115,Zeocin筛选转化酵母菌,PCR鉴定目的基因。阳性转化子经摇瓶表达,取上清TCA沉淀后做Tricine 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结果:经测序及PCR证实ITF cDNA准确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Tricille SDS-PAGE分析证明ITF的分子量约为14×10~3,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ITF,在酵母菌GS115中表达,获得重组ITF蛋白。  相似文献   
33.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强100%、40%、20%和5%下三叶鬼针草营养生长期和繁殖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中度遮荫有利于三叶鬼针草支持结构的生长和营养期的物质积累,重度遮荫下仍能生长良好。在两个生长时期,相对生长速率(RGR)、净同化速率(NAR)均在100%光强下最大,5%光强下最小;总生物量在营养期和繁殖期分别在40%光强和全光照下最大,在3%光强下最小;株高、总叶面积(TLA)、根生物量比(RMR)、根冠比(R/C)、叶生物量比(LMR)、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平均叶面积比(LARm)在3%光强时均大于全光照下的;支持结构生物量比(SBR)在40%光强、20%光强下大于3%光强和全光照处理。这说明三叶鬼针草在形态、生物量分配及生长特性上对光因素具较强的可塑性,这可能是其分布范围广、具有强入侵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4.
张静  闫明  李钧敏 《生态学报》2012,32(10):3136-3143
生物入侵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菟丝子属植物可以有效地抑制入侵植物的生长,恢复本地群落,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剂。本文以本地寄生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数量的南方菟丝子茎段(长度15cm)寄生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来形成不同的寄生程度(寄生I、II、III分别由1、2、3段南方菟丝子茎段寄生),分析不同程度的寄生对寄主三叶鬼针草补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寄生植物对寄主补偿生长的诱导。南方菟丝子寄生34d之后,三种程度的寄生均可显著抑制三叶鬼针草生长。寄生III处理组的南方菟丝子生物量显著大于寄生I和寄生Ⅱ处理组。不同寄生强度对三叶鬼针草生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寄生II和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株高与冠幅均显著低于寄生I,但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寄生II的三叶鬼针草的叶面积、根长和根体积均显著低于寄生I,寄生III的叶面积和根长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及寄生II之间不存显著性差异,寄生III的根体积显著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关异。与对照相比,不同程度寄生下三叶鬼针草的NAR和RGR极显著降低。寄生II的三叶鬼针草的RGR显著低于寄生I,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的RGR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及寄生II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寄生II与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的NAR显著低于寄生I组,但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寄生I处理组外,寄生II与寄生III处理导致三叶鬼针草与南方菟丝子的累积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寄生II处理组的累积生物量要低于寄生I处理组,寄生III处理组的累积生物量要高于寄生II处理组,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寄生III处理组的三叶鬼针草产生了低补偿生长。由于南方菟丝子寄生显著抑制入侵植物的生物量,因此南方菟丝子仍具有防治入侵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成功入侵机制,利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下三叶鬼针草与本地种金盏银盘(B.biternata)的生长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物种对光和水的变化均具有较大可塑性,但与金盏银盘相比,在有利环境下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大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在不利环境下,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大的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除叶面积比和叶生物量比外,三叶鬼针草各生理参数的可塑性指数均高于本地种。这说明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和入侵适应性,这些特性促进了其成功入侵。  相似文献   
36.
研究三叶半夏内生真菌及其凝集素,旨在为半夏内生真菌及其凝集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三叶半夏块茎内生真菌分离、纯化,液体发酵培养代谢产物,无水乙醇提取总蛋白,兔血红细胞检测其凝集活性,筛选出菌株gs1,其总蛋白对兔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显著。使用甘露聚糖-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菌株gs1总蛋白,得到凝集素。Brandford法定量检测分析表明,1000 ml gs1发酵培养液中含有9.58 mg 凝集素。SDS-PAGE 电泳分析显示该凝集素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12 kDa。凝集活性实验表明,该凝集素对兔、大鼠和小鼠的血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对兔血红细胞效果最显著;而对人(A\B\O\AB型)和鸡的血红细胞无凝集作用。糖结合活性实验表明,甘露糖对该凝集素的凝集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初步分类鉴定,菌株gs1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  相似文献   
37.
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茎藤生长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1个不同产地的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自然单株进行栽培试验,对其5个茎藤生长性状与5个气候因子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三叶木通茎藤生长的第一要素,月平均气温和月有效积温与小区总茎藤总长度、单株主茎长度和小区茎藤材积相关性最强;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日照是影响三叶木通茎藤生长的第二要素,表现出高湿少光有利于茎藤生长,低湿足光有利于茎藤萌梢。  相似文献   
38.
鬼针草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鬼针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IR,1H NMR,13C NMR,MS等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1)、山奈酚-7-O-α-L-鼠李糖苷(2),槲皮素-7-O-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5,7,3‘,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5)和β-谷甾醇(6).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另外,针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测定小鼠血清MDA水平,SOD和GSH-Px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2,3,4和5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9.
三叶因子: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TFF)家族是具有一个或多个三叶因子结构域的蛋白质多肽,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具有耐热、耐酶消化的理化特性。哺乳动物的TFF有三个成员(TFF1、TFF2和TFF3)。黏膜组织,如胃肠道和呼吸道黏膜等是TFF的主要合成场所。生理条件下,TFF的分布具有组织专一性,具有黏膜保护和创伤修复作用。TFF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是癌基因在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时的共有递质。TFF生物学功能存在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单链TFF可通过膜受体而激活相关信号通路,TFF也可以通过与其它蛋白质的结合而协同发挥作用。TFF在临床医学领域主要运用在黏膜保护、黏膜损伤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及肿瘤病理的诊断与干预等方面。TFF的作用机制和功能行使相关信号通路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TFF与βγ-晶状体蛋白天然复合物的发现有助于对TFF的进一步认识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peptide,ITF即TFF3)基因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变化,探讨其与胃溃疡自愈的关系。方法通过胃窦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⑴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RT-PCR检测42只溃疡组,21只盐水组,及6只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中TFF3肽和TFF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溃疡组大鼠下颌下腺的TFF3肽主要表达于导管系统上皮,如闰管、颗粒曲管(granular convoluted tubule,GCT)以及纹状管、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黏液腺泡细胞也有少量分布,浆液腺泡细胞呈阴性。溃疡组手术后第1d时,下颌下腺TFF3表达明显强于盐水组和正常组(P0.01)。术后第2d,积分光密度明显低于1d溃疡组(P0.05),4、6d积分光密度逐渐增强并高于对照组(P0.05),到术后第10d达高峰(P0.01),23d积分光密度仍高于对照组(P0.05)。(2)RT-PCR显示:溃疡1、2、4、6、10、14、23dTFF3/GAPDH光密度比值分别为1.42±0.10,1.18±0.13,1.29±0.15,1.24±0.17,1.57±0.19,1.25±0.14,1.13±0.16明显高于相应盐水对照组的TFF3/GAP-DH光密度比值(P0.01)。结论大鼠胃溃疡时期,下颌下腺TFF3基因上调,推测下颌下腺TFF3通过外分泌或内分泌参与胃溃疡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