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雪  马玉华  仲伟敏 《西北植物学报》2016,36(11):2192-2197
为科学保存和利用贵州三叶木通资源,采用AFL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省部分县(市)的31份三叶木通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两种标记方法分别通过8对引物扩增出9 252条、11 643条DNA谱带,多态性条带分别为8 818、11 643,扩增多态率分别为95.31%和100%,说明供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2)AFLP和ISSR方法所得遗传相似系数区间分别为0.762 3~0.893 5和0.828 9~0.917 1,说明不同种质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3)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85处,31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分别被聚为5组(AFLP)和3组(ISSR),其中26号(7-4-中1)、27号(8-1-1)、28号(8-3-中)和30号(9-3-中1)4个资源及31号(9-4-1)和29号(9-2-S1)2个资源在两组分析方法中分别处于同一亚组内,说明其为亲缘关系较近的样本,且样本4号(2-2-N1)、8号(3-1-S1)和样本26号(7-4-中1)、27号(8-1-1)两两相似系数最大,可能是同一来源的种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明确红三叶、白三叶和杂三叶3种寄主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及3种寄主间二斑叶螨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在室内(25±1)℃条件下,采用离体叶片法研究了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雌成螨寿命以及繁殖力有显著影响(P<0.05)。在杂三叶上,二斑叶螨发育历期、产卵前期明显比红三叶和白三叶上要长,而且雌成螨寿命和产卵期也明显缩短。每雌产卵量在红三叶上最高(150.87粒),白三叶次之(139.43粒),而杂三叶上最低(86.95粒)。二斑叶螨在3种三叶草上的存活曲线均为Ⅰ型,存活率高低依次为红三叶、白三叶和杂三叶。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在红三叶上最高、杂三叶上最低,而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在杂三叶上最长、红三叶上最短。【结论】3种三叶草对二斑叶螨的适合度具有一定差异,红三叶和白三叶对二斑叶螨具有更高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53.
白洁  周涛  马江  刘文  姜治国  陈发菊 《植物研究》2022,42(6):946-955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属于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木通属(Akebia),为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木质藤本植物,具有药食两用的经济价值。本文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三叶木通的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胚胎学特征,以期了解三叶木通有性生殖过程,分析该物种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的生殖原因,为其后续进行杂交育种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三叶木通雄蕊6枚,每枚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完全分化时由外到内依次为1层表皮、1层药室内壁、2~3层中层及1层绒毡层,且绒毡层为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排列,从四分体分离出来的小孢子经过进一步发育形成2-核成熟花粉细胞。小孢子囊中的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存在少量败育现象。雌蕊具1室子房,为侧膜胎座,胚珠横生,多枚,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型排列,靠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合点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经3次连续有丝分裂并进一步发育为七细胞八核的蓼型胚囊。雌花中的雄蕊早期发育正常,但小孢子发育至单核靠边期不在进一步发育,花药壁不开裂。雄花中的心皮早期发生退化,心皮愈合不完全,无胚珠产生。三叶木通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基本正常,不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结实率低可能与影响传粉的外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4.
肠三叶因子表达载体构建及在酵母菌GS115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孙勇  吕尚军  吴炜  彭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8):1124-1126,1141
目的:构建肠三叶因子(ITF)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酵母菌GS115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TF的生理和药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获得ITF cDNA片断,将目的基因插入pPICZαA酵母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载体pPICZαA-ITF。经BspHI线性化后氯化锂转化进入GS115,Zeocin筛选转化酵母菌,PCR鉴定目的基因。阳性转化子经摇瓶表达,取上清TCA沉淀后做Tricine 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结果:经测序及PCR证实ITF cDNA准确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中。Tricille SDS-PAGE分析证明ITF的分子量约为14×10~3,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ITF,在酵母菌GS115中表达,获得重组ITF蛋白。  相似文献   
55.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强100%、40%、20%和5%下三叶鬼针草营养生长期和繁殖期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中度遮荫有利于三叶鬼针草支持结构的生长和营养期的物质积累,重度遮荫下仍能生长良好。在两个生长时期,相对生长速率(RGR)、净同化速率(NAR)均在100%光强下最大,5%光强下最小;总生物量在营养期和繁殖期分别在40%光强和全光照下最大,在3%光强下最小;株高、总叶面积(TLA)、根生物量比(RMR)、根冠比(R/C)、叶生物量比(LMR)、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平均叶面积比(LARm)在3%光强时均大于全光照下的;支持结构生物量比(SBR)在40%光强、20%光强下大于3%光强和全光照处理。这说明三叶鬼针草在形态、生物量分配及生长特性上对光因素具较强的可塑性,这可能是其分布范围广、具有强入侵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6.
张静  闫明  李钧敏 《生态学报》2012,32(10):3136-3143
生物入侵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菟丝子属植物可以有效地抑制入侵植物的生长,恢复本地群落,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剂。本文以本地寄生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数量的南方菟丝子茎段(长度15cm)寄生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来形成不同的寄生程度(寄生I、II、III分别由1、2、3段南方菟丝子茎段寄生),分析不同程度的寄生对寄主三叶鬼针草补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寄生植物对寄主补偿生长的诱导。南方菟丝子寄生34d之后,三种程度的寄生均可显著抑制三叶鬼针草生长。寄生III处理组的南方菟丝子生物量显著大于寄生I和寄生Ⅱ处理组。不同寄生强度对三叶鬼针草生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寄生II和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株高与冠幅均显著低于寄生I,但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寄生II的三叶鬼针草的叶面积、根长和根体积均显著低于寄生I,寄生III的叶面积和根长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及寄生II之间不存显著性差异,寄生III的根体积显著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关异。与对照相比,不同程度寄生下三叶鬼针草的NAR和RGR极显著降低。寄生II的三叶鬼针草的RGR显著低于寄生I,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的RGR高于寄生II,但与寄生I及寄生II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寄生II与寄生III的三叶鬼针草的NAR显著低于寄生I组,但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寄生I处理组外,寄生II与寄生III处理导致三叶鬼针草与南方菟丝子的累积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寄生II处理组的累积生物量要低于寄生I处理组,寄生III处理组的累积生物量要高于寄生II处理组,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寄生III处理组的三叶鬼针草产生了低补偿生长。由于南方菟丝子寄生显著抑制入侵植物的生物量,因此南方菟丝子仍具有防治入侵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成功入侵机制,利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下三叶鬼针草与本地种金盏银盘(B.biternata)的生长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物种对光和水的变化均具有较大可塑性,但与金盏银盘相比,在有利环境下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大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在不利环境下,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大的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除叶面积比和叶生物量比外,三叶鬼针草各生理参数的可塑性指数均高于本地种。这说明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和入侵适应性,这些特性促进了其成功入侵。  相似文献   
58.
研究三叶半夏内生真菌及其凝集素,旨在为半夏内生真菌及其凝集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三叶半夏块茎内生真菌分离、纯化,液体发酵培养代谢产物,无水乙醇提取总蛋白,兔血红细胞检测其凝集活性,筛选出菌株gs1,其总蛋白对兔血红细胞凝集活性显著。使用甘露聚糖-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菌株gs1总蛋白,得到凝集素。Brandford法定量检测分析表明,1000 ml gs1发酵培养液中含有9.58 mg 凝集素。SDS-PAGE 电泳分析显示该凝集素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12 kDa。凝集活性实验表明,该凝集素对兔、大鼠和小鼠的血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对兔血红细胞效果最显著;而对人(A\B\O\AB型)和鸡的血红细胞无凝集作用。糖结合活性实验表明,甘露糖对该凝集素的凝集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初步分类鉴定,菌株gs1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  相似文献   
59.
栽培条件下三叶木通茎藤生长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1个不同产地的野生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e)自然单株进行栽培试验,对其5个茎藤生长性状与5个气候因子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三叶木通茎藤生长的第一要素,月平均气温和月有效积温与小区总茎藤总长度、单株主茎长度和小区茎藤材积相关性最强;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日照是影响三叶木通茎藤生长的第二要素,表现出高湿少光有利于茎藤生长,低湿足光有利于茎藤萌梢。  相似文献   
60.
三叶草斑潜蝇的寄生蜂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的寄生蜂种类、生物学特性、寄主选择性和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及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