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近几年,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明显升高。虽然早期肿瘤对去雄激素疗法敏感,但最终几乎所有病人均可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型。目前,对于此类病人还没有好的治疗手段和药物。11-脱氧轮枝菌素A(11’-deoxyverticillin A,C42)是一种从冬虫夏草共生菌中分离得到的多硫代二氧基哌嗪(Epipolythiodioxopiperazines,ETPs)族结构化合物,通过利用研究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癌细胞生长的常用细胞系PC3M细胞,就其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凋亡及凋亡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42能够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并增加caspase-3/7的活性及PARP的剪切。C42引起的这种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与处理时间和该化合物的浓度相关。上述结果表明,C42能够诱导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进一步深入研究此类化合物将有助于理解其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理,为开发此类化合物进行可能的临床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2.
旨在提高稻米中三烯生育酚的含量,将来源于日本晴尿黑酸牻牛儿基牛儿基牻转移酶(homogentisic acid gerany-lgeranyl transferase,HGGT)基因导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过量表达。经PCR和RT-PCR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导入水稻中并能够在水稻胚乳中表达。HPLC测定结果表明,过表达HGGT后,转基因水稻种子糠层及胚乳中γ-三烯生育酚和总三烯生育酚的含量分别是未转化对照的1.52和1.67倍,且三烯生育酚的积累并未导致总生育酚含量的降低,最终糠层及胚乳中总三烯生育酚与总生育酚的比值分别提高到0.82和1.82,极显著高于(P<0.01)未转化对照(分别为0.54和1.27)。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BD模拟测试对灭菌器的监测。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BD模拟测试方法 ,监测测漏保压测试失败的灭菌器,观察各测试装置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监测与运行比较发现,在不同状态漏气的情况下,各BD模拟装置的监测结果各不一样。结论 PCD装置的灵敏性高于一次性BD包。  相似文献   
104.
近日,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学家鉴定出了一种新的DNA类型.这是一种存在于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非重复性序列,在小鼠和人类的体细胞中广泛分布.这种类型的DNA被命名为微小DNA(micro DNA),长约200~400个碱基对.与其他种类的染色体外环形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DNA,eccDNA)不同,microDNA不含有重复序列,并经常与某些特定基因关系密切,提示这些DNA很可能产  相似文献   
105.
维生素C是我国主要的大宗发酵产品之一,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二步发酵法是维生素C工业生产的主要方法,主要通过两个发酵步骤转化L-山梨糖为2-酮基-L-古龙酸。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针对维生素C二步发酵过程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述了以维生素C生产菌株基因组为基础的一系列系统生物学技术在解析维生素C生产菌株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同时也为如何提高其它大宗发酵产品生产效率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6.
琥珀酸是一种重要的C_4平台化合物,生物基琥珀酸可作为合成大宗化学品的起始原料,在食品、医药、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绿色溶剂、生物可降解塑料和动植物生长刺激物剂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可再生原料出发,发酵过程固定CO_2,使得微生物发酵生产琥珀酸具有良好的环境优势,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围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对琥珀酸生产菌的选育、其代谢机理与产酸条件、发酵过程工艺、产品提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7.
菊苣基生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试剂,芦丁为对照品,乙醇回流提取菊苣基生叶中总黄酮.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及料液比等4个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回流温度80℃,回流时间为2h.实验结果可靠,方法简便,最佳条件适合批量生产中该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8.
褐黄孢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纳他霉素产生菌株褐黄孢链霉菌SG-2002为出发菌株,考察了菌丝体培养基、甘氨酸浓度、培养时间、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为S培养基中添加1%的甘氨酸,菌丝体培养 30 h,溶菌酶浓度 40 mg/(g菌体干重),酶解温度 30 ℃,酶解时间 60 min.褐黄孢链霉菌的原生质体形成量达到4.0×106 个/mL,再生培养基选择R5′培养基,再生率为9.0%.  相似文献   
109.
对比免疫蛋白印迹及斑点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检出率,以期找到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最佳方法。采用免疫蛋白印迹与斑点杂交分别对173份宫颈液基细胞进行HPV16/18检测。15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镜下筛查为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患者,其中免疫蛋白印迹对低度病变检出率为47.6%(30/63),对高度病变检出率为57.9%(33/57),对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6.7%(26/30),其中鳞癌为85%(17/20),腺癌为90%(9/10),采用斑点杂交对低度病变检出率为28.6%(18/63),对高度病变检出率为42.1%(24/57),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0%(24/30),其中鳞癌为75%(15/20),腺癌为90%(9/10)。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对23例正常对照的细胞HPV检出率为13.1%(3/23),斑点杂交的检出率为8.7%(2/23)。各级宫颈病变中HPV16/18的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蛋白印迹检测HPV16/18比斑点杂交的检出率要高,为发现HPV一过性携带者,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相同基源的赤芍和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HPLC法比较了中江产芍药的根部不同加工品-赤芍和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期为研究二者功效差异的具体原因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赤芍和白芍的化学成份及其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大、中、小三个规格的赤芍和白芍中芍药苷含量分别2.97%、2.94%、2.98%和1.86%、1.82%、1.91%;白芍中芍药苷含量低于赤芍,芍药苷含量与规格无明显关系,化学成份及其含量的差异可能是二者功效差异的具体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