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骨钙素(Osteocalcin)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月(DM1)组、糖尿病骨钙素干预(DM1+OCGY)组。尾静脉注射STZ建立DM模型,成模后DM1+OCGY组腹腔注射骨钙素(2.57 mg.kg-.1d-1),DM1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个月后处死动物。用伊文思蓝方法检测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改变。结果:造模1月后大鼠视网膜血管渗透性显著增加,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红色荧光斑点主要分布在视网膜血管周围,给予骨钙素后,红色荧光斑点明显减少,进一步定量显示1M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伊文思蓝含量为57.4±8.7μg.g-1,骨钙素能够改变这种变化,DM1+OCGY组伊文思蓝含量为26.1±3.8μg.g-1。结论:骨钙素能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血管渗漏,对糖尿病引起的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S100A11在结肠癌和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S100A11在24例结肠癌及正常肠粘膜中的表达,并分析S100A11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S100A11mRNA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量(0.944+0.032)高于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量(0.828+0.0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1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951+0.02)高于在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量(0.86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A1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正常肠粘膜组织,提示其与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是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3.
燕麦米汤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肠道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经肠道给予燕麦米汤对肠道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烧伤面积≥30%TBSA的患者42例,并随机分为:燕麦米汤组,伤后24h内开始经鼻肠管给予燕麦米汤;对照组,伤后24h内开始经鼻肠管给予50g/L葡萄糖盐水,连续4d,每组21例。在伤后1、2、3、4 d分别检测其血清二氨氧化酶(DAO)值及动脉血乳酸(LAC)含量,观察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伤后血清二氨氧化酶及动脉血乳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燕麦米汤组血清二氨氧化酶在伤后2、3、4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脉血乳酸含量在伤后2、3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过程中燕麦米汤组其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开始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继发感染例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严重烧伤休克期尽早鼻饲燕麦米汤能较好地促进肠道复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锌指Krüppel样转录因2(KLF2)在豚鼠支气管哮喘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0只健康雄性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每组10只。卵清蛋白致敏法复制哮喘模型。观察豚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采用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肺组织中KLF2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KL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哮喘组豚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明显气道重塑改变,而地塞米松治疗组BALF炎细胞浸润及肺组织病理改变较哮喘组明显减轻;(2)KLF2mRNA和蛋白在哮喘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地塞米松治疗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组,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KLF2蛋白以及mRNA与肺泡灌洗液炎细胞总数及EOS%,NEU%呈负相关。结论:KLF2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模型中表达明显下降,而地塞米松治疗后KLF2的表达上调,提示KLF2可能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与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脐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祖细胞,具备自我更新和增殖的能力,在特定条件诱导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细胞,逐渐作为临床组织工程的来源细胞。近年来随着对脐血干细胞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创面修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创面临床治疗的一条新途径。本文从脐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集与冻存、体外扩增等方面对创面修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HA纳米颗粒载体介导转染h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疫苗体外抗肿瘤效应,为hGM-CSF基因修饰的HepG2细胞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HA纳米颗粒载体介导hGM-CSF基因转染HepG2细胞制备转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疫苗。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PBMC,体外诱导人PBMC。WST-1法测定PBMC的增殖活性及对HepG2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CD4+和CD8+的阳性表达率,ELISA法测定INF-γ的分泌。结果:WST-1结果显示,转基因HepG2组疫苗能诱导PBMC增殖,其增殖率优于野生型疫苗(p<0.05);其诱导的PBMC对HepG2的杀伤率高于各野生型疫苗组和各空白对照组(p<0.05)。FCM结果显示,转基因HepG2疫苗组PBMC中CD4+和CD8+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各野生型疫苗组和各空白对照组(p<0.05)。ELISA结果显示,转基因组PBMC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为1989.76±254.21pg/ml,高于各野生型疫苗组和各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HA纳米颗粒载体介导转染hGM-CSF基因能增加HepG2细胞疫苗的免疫原性,转hGM-CSF基因HepG2细胞疫苗可有效诱导PBMC增殖、分化,增加INF-γ的分泌,提高其对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7.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如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许多炎性细胞。肥大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其功能主要是在超敏反应方面的作用。有病理学研究表明: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周围表达增加,这表明肥大细胞可能与疾病的进展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为在疾病进程中,通过调节肥大细胞功能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这种治疗方式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79.
吸烟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吸烟者是否发生COPD存在个体差异,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组学研究能够高效率发现疾病相关蛋白并为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本研究运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数据,对吸烟COPD患者和非COPD吸烟者肺组织表达的差异蛋白进行筛选和鉴定,共鉴定出24种差异蛋白,涉及基本代谢酶类、氧化应激相关酶类、凝血/纤溶相关蛋白、蛋白降解相关酶以及细胞生长分化相关蛋白等.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COP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0.
Butyrate has been shown to display anti-cancer activity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various cancer cell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nvolved in butyrate-induced apoptosis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cytotoxicity mechanism of butyrate in human colon cancer RKO cel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utyrate induced a strong growth inhibitory effect against RKO cells. Butyrate also effectively induced apoptosis in RKO cells,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DNA fragmentation, nuclear staining of DAPI, and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9 and caspase-3. The expression of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2 decreased, whereas the apoptotic protein Bax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during butyrate-induced apoptosis. Moreover, treatment of RKO cells with butyrate induced a sustained activation of the phosphorylation of 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and the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JNK MAPK by SP600125 significantly abolished the butyrate-induced apoptosis in RKO ce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utyrate acts on RKO cells via the JNK but not the p38 pathway. Butyrate triggered the caspase apoptotic pathway, indicated by an enhanced Bax-to-Bcl-2 expression ratio and caspase cascade reaction, which was blocked by SP600125. Taken together, our data indicate that butyrate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JNK MAPK activation in colon cancer RKO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