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发育性牙龈增生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进行回顾性总结,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详细采集病史和细致的临床检查。患者女性,11周岁,下颌前牙区牙龈粘膜异常生长8年,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检查见下颌41-32区唇侧牙龈粘膜自膜龈联合处向冠方可见一带片状牙龈增生物,上端游离至下前牙唇面中1/3处,约2.5×1.0cm大小,颜色略红,翻起增生物可见41-32处边缘龈及龈乳头形态正常,略有红肿,增生物无压痛,表面无糜烂,探诊无出血。常规手术切除增生龈组织,局部粘膜修整,标本送病检。结果:术后创口一期愈合,粘膜平整无瘢痕,前庭沟及下唇系带形态良好。术后追踪2年无复发,口腔前庭及牙龈乳头和下唇系带形态正常,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手术治疗是对发育性牙龈增生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HBsAg定量测定在乙肝相关性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60例纳入实验对象,根据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分为代偿期组和失代偿期组,其中代偿期组35例,失代偿期组25例。另选取2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sAg和HBeAg滴度,免疫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对照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HBsAg滴度分别为:2574.73±3252.27COI、5494.35±2129.84COI和6921.25±1957.60COI,三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r=-0.350;r=-0.514)。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中,HBsAg滴度与HBVDNA及HBeAg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r=-0.020;r=0.154)。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代偿期HBsAg滴度高于HBV携带者组,即HBsAg滴度随肝脏疾病进展呈阶梯型递增。肝硬化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HBeAg水平呈负相关性,HBsAg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肝硬化失代偿期,HBsAg滴度与HBVDNA和HBeAg无相关性,不能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不能作为评估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78,GRP78)在同一食管癌患者食管的鳞状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研究GRP78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其病理切片中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鳞状细胞癌组织均存在,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GRP78在3种不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分析G史P78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GRP78在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85.6%、47.8%,GRP78在正常食管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食管鳞癌组织3组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RP78表达阴性者,年龄较阳性者大;GRP78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明显相关性。结论:GRP78在食管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检测GRP78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血浆DNA和HBV—DNA载量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用RT—PCR方法随访检测HBsAg阳性且经彩色B超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每6个月检测一次患者的血液循环DNA和HBV-DNA载量,直到经临床症状、彩色B超、CT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为止。结果:在PHC中,循环DNA61.3±31.9ng/ml,健康对照组20.3±9.9ng/ml,两组差异显著(P〈0.01);而HBV—DNA载量,在PHC确诊时多数处于较低水平,78%≤105copies/ml,与PHC确诊前有明显差异(P〈0.01)。PHC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循环DNA51.2±17.9ng/ml,淋巴结转移者循环DNA73.9±23.7ng/ml,两者存在差异(P〈0.05);而HBV-DNA载量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检测血液循环DNA和HBV—DNA载量对PHC的预测、预后价值明显,且方法简单,易于开展。  相似文献   
105.
王亮  沈丽  王东升  韩立慧  王茂龙  刘汉成  周岩冰 《生物磁学》2011,(10):1924-1926,1920
目的:探讨抗生素、肠道准备以及饮食对SD大鼠肠道茵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肠道准备组,禁饮食组,术后早期禁饮食组和术后早期进食组,共处理4天,第5天脱颈椎处死,无茵条件下取回盲部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结果:抗生素组、肠道准备组以及禁饮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抗生素组与肠道准备组、禁饮食组比较,大肠杆菌、类杆菌数量均明显增加,双歧杆菌、肠球菌数量均显著减少,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进食组与术后禁饮食组相比,大肠杆茵、类杆菌数量有所减少,双歧杆菌、肠球菌数量有所增加,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有所提高,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肠道准备以及禁饮食均可引起SD大鼠肠道茵群失调,其中抗生素对肠道茵群的影响最大;并且术后早期进食对肠道茵群失调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糖尿痛肾脏病进展过程中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水平变化及应用药物干预其变化后产生的对糖尿病肾脏病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聊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88例,DKDⅢ期43例,DKDⅣ期45例。分别检测各期患者血PAI-1水平,观察其变化趋势。针对DKDⅢ期患者分为对照组(DKDⅢ-C组)和观察组(DKDⅢ-O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保护肾脏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5万U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PAI-1水平、24h尿白蛋白量、血肌酐、空腹血糖和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结果:DKDⅣ期患者血PAI-1水平明显高于DKDⅢ期患者(P〈0.001)。DKDⅢ-O组患者治疗后血PAI-1水平下降(P〈0.01),且尿白蛋白减少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DKDⅢ-C组治疗前、后血PAI-1、24h尿白蛋白量、空腹血糖、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糖尿病肾脏病进展,血PAI-1水平呈上升趋势,应用药物降低其水平后可减少早期DKD患者尿白蛋白量,对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进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陶诚  鲍国春  高飞  丁慧  牛永祝 《生物磁学》2011,(13):2551-2554
目的: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促进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方法:选取山东省20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确定本次调查的指标,即基本药物配备量、门诊工作量、门诊收入、人均医疗费用等。制定调查问卷,由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进行填写,通过对比分析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本药物配备量只占基本药物目录的58.9%;门诊量和处方张数增加25%以上,但人员编制只增加5.2%;门诊费用下降24.4%,药品费用下降39.6%,人均诊疗费用下降42.9%;财政补偿增长52.6%。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初见成效,能够降低患者门诊费用,使基本医疗下沉到社区,有效引导患者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但基本药物配备量不足,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缺乏等问题突出,配套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并且加大推行力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心脏性猝死病人心室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Simple PCI图像分析系统观察33例心脏性猝死组和18例非心脏性猝死对照组尸检心肌组织中HO-1、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心脏性猝死组心肌组织HO-1(155.090±8.957)和VEGF蛋白表达(121.020±10.927)均显著高于非心脏性猝死对照组(116.200±6.355、84.207±4.402,均p<0.05).结论:HO-1和VEGF蛋白在心脏性猝死者心肌组织表达增强,可能与心脏性猝死有一定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xpression of the heine oxygenaso-1 (HO-I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in the left ventricle in patients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Methods: Immunohistoehernistry and Simple PCI image analysis system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riO-1 and VEGF in 33 eases of SCD and 18 eases of non SCD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expressions of HO-1( 155.090± 8.957) and VEGF(121.020± 10.927) in the myoeardium of patients in SC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116.200± 6.355, 84.207± 4.402 ,all p<0.05). Conclusions: The high expression of HO-1 and VEGF may be related with the sudden cardiac death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总结肾综合征出血热(EHF)胸部并发症的CT表现和探讨胸部CT表现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0例经HFRS-IgM阳性确诊的HFRS的胸部螺旋CT表现,其中轻型5例、中型20例、重型28例、危重型7例。结果:肺部感染22例,肺水肿12例,胸腔积液41例,心包积液17例,其中,心包积液合并肺水肿者4例,肺部感染并胸腔积液者4例,胸腔积液合并下肺局部膨胀不全18例,胸部CT检查正常8例。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以胸腔积液及胸腔积液并下肺膨胀不全发生几率最高,HFRS的胸部CT表现对于临床有很好的治疗意义,早期CT检查可准确显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胸部改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实验组(n=20),予常规蛋白饮食,并服用复方α-酮酸12片/d(;2)对照组(n=20),予常规蛋白饮食,不服用复方α-酮酸。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测定各项血生化指标及人体测量学指标。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实验组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较前明显升高(P<0.01),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脂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α-酮酸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脂质代谢,但长期使用该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