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筛选与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与菌丝相双相转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探讨其双相转换的分子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高特异性的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mycelium,M)和酵母相(yeast,Y)的正反cDNA消减文库,并对其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M+Y文库获得751条表达序列标签,平均长度为690.98 bp,经拼接后获得101条非冗余序列.Y+M文库获得875条表达序列标签,平均长度为575.9 bp,拼接获得249条非冗余序列.经BLASTN比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某些结构基因和功能不明的细胞分子类基因可能与双相转换有关.结论 成功构建了高特异性的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的正反cDNA 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申克孢子丝菌的双相转换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将人类Tudor-SN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片段定向连入pGL3-Basic质粒载体,并进行鉴定和启动子活性检测.方法 以HeLa细胞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法扩增出目的基因,利用XhoⅠ和HindⅢ双酶切法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GL3-Basic载体上.再将构建成功的pGL3-Basic-Tudor-SN-promoter重组质粒和内参质粒β-gal瞬时共转染入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48 h后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双酶切和基因测序法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无误,转染重组质粒后可检测到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类Tudor-SN基因启动子重组质粒,为Tudor-SN蛋白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检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血清中的抗RA33抗体,了解抗RA33抗体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固相分析检测81例JIA患儿(女19名,男62名,平均年龄8.6岁,平均病程1.4年)血清中抗RA33抗体、RF,同时以55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其他关节性疾病或病毒感染患者和4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阴阳性结果判断均采用试剂盒推荐的临界值。结果:81例JIA患儿中抗RA33抗体阳性率为11.11%(9/81),RF阳性率为12.35%(10/81),特异性均为91.35%;JIA组与正常对照组抗RA33抗体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关节性疾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JIA组中抗RA33抗体的检出与RF无相关性(P>0.05);在JIA各亚型中抗RA33抗体主要存在于全身型和多关节型,各占33.3%和25.0%,RF则只出现于多关节型,占62.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1例JIA患儿中共有18例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其中4例抗RA33抗体阳性(22.2%),与未发生影像学改变的JIA患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RA33抗体尚不能作为JIA早期诊断的新的可靠性指标,抗RA33抗体主要见于全身型和多关节型,对JIA的分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离并鉴定喉癌和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喉癌早期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有关的肿瘤生物学标记和靶标。方法收集5对人喉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提取组织总蛋白质,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并进行比较。选择在喉癌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凝胶蛋白图谱。筛选出的在喉癌及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10个蛋白质点,并成功鉴定。其中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的7个,低表达的3个。结论喉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粘膜组织蛋白存在明显的差异,筛选并鉴定出的这些蛋白质可能成为喉癌早期临床诊断、治疗的标志物和靶标。  相似文献   
85.
表位疫苗相对传统疫苗拥有较多优势,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克服传统疫苗造成的毒力恢复或散毒的可能。另外表位疫苗本身无毒、稳定,符合未来疫苗发展的方向。表位疫苗的设计需要从表位的筛选、优化及表位的组合等多方面展开。现对表位疫苗的设计策略及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6.
目的克隆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M.abscessus)非溶血性磷脂酶C基因MAB_0555,并对其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脓肿分枝杆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以脓肿分枝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非溶血性磷脂酶C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QE-30质粒,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QE-30-MAB_0555,将其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5α,并进行序列测定及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 5.0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PCR扩增获得长1440 bp的MAB_0555基因片段,编码479个氨基酸,DNAstar等软件预测其蛋白质相对分子量(Mr)约为53 kD,并显示出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获得序列正确的脓肿分枝杆菌MAB-0555基因,为其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流感病毒的蛋白和基因组在宿主细胞内能否正确地转运到相关部位,直接影响到病毒颗粒的形态发生。流感病毒跨膜蛋白(HA、NA和M2)主要通过宿主细胞的运输膜泡实现转运,而宿主细胞的蛋白转运机器参与了这一过程。新合成的流感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物(vRNPs)出核后,通过与活化的Rab11相结合,聚集于邻近微管组织中心(MTOC)的胞内体。然后以运输小膜泡的形式,沿着MTOC的微管网络向细胞膜方向转运。跨膜蛋白和基因组在细胞质内的转运受一些宿主因子的调控,如ARHGAP21和小G蛋白Cdc42能够调节NA蛋白向细胞膜转运,Rab11协助vRNPs从MTOC向细胞膜转运。文中主要讨论新合成的流感病毒跨膜蛋白和遗传物质在宿主细胞质内的顺向转运(Anterograde transport)过程与调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水-甘油通道蛋白(glycerol protein ficilitator,GlpF)的生理功能及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方法 将大肠埃希菌接种于等渗透压的液体培养基(1 IM)培养,18h后,突然改变培养液的渗透压,在30、60、120 min时间点检测细菌的A600nm值,RT-PCR分析其GlpF的表达.结果 突然改变渗透压后,大肠埃希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在1/2 IM组、1/4 IM组细菌的A600nm值与其各自对照组相比,变化并不明显,但其细菌GlpF表达量明显降低.在高渗组,2 IM组的A600nm值与等渗组相比变化不大,而其GlpF表达量明显高于等渗组.结论 在环境渗透压突然改变时,细菌可以通过调控GlpF的表达来实现对细菌细胞内外水份的调节,以维持胞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89.
不同钙-醇溶解体系丝素蛋白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4种中性盐溶液 Ca(NO3)24H2O 甲醇、Ca(NO3)24H2O 乙醇、CaCl2 甲醇 水和 CaCl2 乙醇 水(摩尔比分别为 1∶2、1∶2、1∶2∶8、1∶2∶8)处理蚕丝纤维,透析后经冷冻干燥制成固体,利用SDS PAGE、电镜扫描和红外光谱对制得的固体进行表征。SDS PAGE结果表明:Ca(NO3)24H2O 醇体系降解丝素蛋白较 CaCl2 醇 水体系降解程度高;电镜扫描的结果表明 Ca(NO3)24H2O 甲醇和 CaCl2 乙醇 水溶解体系处理的丝素蛋白溶解比较完全,Ca(NO3)24H2O 甲醇处理的丝素蛋白冻干后为颗粒状,而 CaCl2 乙醇 水处理的丝素蛋白冻干后为片状。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4种溶液处理后的丝素蛋白构象均介于 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之间,从而为丝素蛋白在药物缓释载体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SEN病毒中国株流行病学研究及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SEN病毒中国株的流行病学及基因序列 ,采集肝炎患者 (甲~戊型 )、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ALT升高的婴幼儿、尿毒症患者、静脉毒瘾者和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标本 ,用巢式PCR检测SEN病毒 ,结果他们的检出率依次为 13 3%、2 0 5 %、4 8%、5 8%、5 7%和 0。PCR获得了两种不同长度阳性片段。选取 5份阳性PCR产物进行纯化、连接及转化 ,获取重组克隆 ,命名为 pGCEM -SENVL(1、2、3)、pGEM -SENVS(1、2 ) ,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与SEN病毒 (AX0 2 5 6 6 7)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87 7%、76 1%、88 2 %、72 7%和 78 8%。首次发现我国存在SEN病毒散发感染 ,并存在不同于SEN病毒 (AX0 2 5 6 6 7)的中国变异株 ,而且有同一患者存在两种变异株的复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