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与布比卡因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剖宫产手术中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后的5min和7min后MAP值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后的5min、7min、10min以及15minH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后Bromage评分0分时间和麻醉后切口感觉疼痛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好于左旋布比卡因,临床上剖宫产等腹部手术应该选择布比卡因进行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采用间断切口与长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静脉桥材料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111例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获取大隐静脉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长切口组64例,在CABG中采用长切口法获取大隐静脉,间断切口组47例,在CABG中采用间断切口法获取大隐静脉。比较两组大隐静脉获取时间、下肢切口缝合时间、下肢手术时间、大隐静脉桥长度、下肢切口长度和下肢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间断切口组大隐静脉桥长度及下肢手术时间(45.4±6.7)cm,(65.8±10.3)min与长切口组(47.5±6.7)cm,(65.8±10.3)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切口组获取大隐静脉的时间(48.9±8.3)min显著长于长切口组(37.3±5.8)min,下肢切口长度与缝合时间(17.0±3.5)cm,(16.9±3.4)min明显短于长切口组的(43.5±6.4)min,(31.7±5.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隐静脉壁的损伤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间断切口组术后下肢切口延迟愈合、感染、渗出、下肢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长切口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间断切口获取大隐静脉能够显著缩短下肢手术切口长度,有助于减少术后下肢切口感染、延迟愈合、渗出、下肢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参与肿瘤的形成、转移等过程。本实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AEG-1基因并研究其在胶质瘤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首先设计构建sgRNA/Cas9二合一表达载体并转染到人胶质瘤U251细胞中,通过TA克隆测序鉴定sgRNA的活性;然后筛选建立稳定的AEG-1敲除U251细胞系,并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EG-1的敲除效率;最后利用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评价AEG-1敲除后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靶向敲除AEG-1基因的sgRNA/Cas9二合一表达载体,所构建的载体与实验设计相一致,通过TA克隆测序鉴定sgRNA有活性;成功建立稳定的AEG-1敲除U251细胞系,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敲除效率高达98%; 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AEG-1敲除U251细胞系的转移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促卵泡刺激素对小鼠卵巢玻璃化冻存的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小鼠卵巢组织促卵泡刺激素(FSH)在小鼠卵巢组织玻璃化冻存过程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将4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卵巢组织,分为新鲜对照组(CG)、玻璃化冻存对照组(VCG)、0.3 IU/ml FSH全程干预玻璃化冻存组(OG-FSH),玻璃化冻存条件为小鼠卵巢入培养液在37℃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60 min,接着入1.5 mol/L乙二醇中预渗透平衡8 min,再移入EG5.5-30玻璃化液渗透平衡3.5 min,之后投入-196℃的液氮罐中保存1 d,全过程在22~24℃下进行。每组20枚卵巢,10枚进行HE染色后的正常卵泡百分比计数,10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结果:与对照组(CG)比较,玻璃化冻存对照组(VCG)正常卵泡百分比显著降低,active 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玻璃化冻存对照组(VCG)比较,0.3 IU/ml FSH全程干预玻璃化冻存组(OG-FSH)组的正常卵泡百分比明显升高,active 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鼠卵巢玻璃化冻存全程添加FSH干预可有效抵抗凋亡执行蛋白active caspase-3的表达,有利于卵巢组织形态结构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IBS1(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组I、BS2(束缚应激)组、灌肠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作IBS动物模型,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放电活动检测对其内脏敏感性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肠黏膜组织的组织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两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收缩次数在不同扩张容量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炎症性表现。结论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成的IBS动物模型符合IBS的内脏敏感性机制,可用于IBS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病毒E1A蛋白对细胞内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及氧化应激对腺病毒E1A蛋白介导的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化的影响。方法:构建稳定表达E1A蛋白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E1A组)及对照质粒转染细胞(对照组),每组5×105个细胞,试验重复3次。采用H2O2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内GSH水平。脂多糖(LP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刺激,丁胱亚磺酰亚胺(BSO)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AP-1蛋白的表达。结果:E1A+细胞内GSH基础水平与E1A-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H2O2作用后没有诱导出GSH含量的上升,表现为下降而低平的趋势,去除氧化剂后,仍低于正常水平。E1A-细胞在氧化剂的作用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去除氧化剂后仍高于基础水平。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积分吸光度值):刺激前E1A+细胞分别为79.3±4.6和80.3±3.8,在LPS和TNF-α刺激后分别为81.8±3.9~89.9±1.6和94.1±1.9~99.8±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刺激前分别为68.3±3.8和69.4±4.3,刺激后分别为70.1±2.8~80.8±3.6和73.4±4.9~83.2±6.7)。给予BSO预处理后再用LPS和TNF-α刺激,E1A-细胞NF-κB蛋白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1.22±0.16和1.75±0.13)与LPS或TNF-α单独作用组(1.25±0.18和1.69±0.19)无明显差别;E1A+细胞NF-κB蛋白表达的积分吸光度值(1.75±0.10和2.26±0.21)明显高于LPS或TNF-α单独作用组(1.35±0.12和1.80±0.14)。结论:腺病毒潜伏感染持续表达E1A蛋白可以影响细胞GSH,降低细胞对氧化应激的耐受性,并可能通过此机制造成NF-κB异常转录活化,而GSH的降低又进一步放大了E1A介导的NF-κB转录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通过诱导培养,在体外能够分化为卵母细胞样细胞 (Oocyte-like cell, OLC),将其置于体内环境能够有效地改善OLC的质量和发育能力。通过检测猪卵泡液中激素和Bmp 15蛋白的含量,选取了中等卵泡的卵泡液对人羊水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10 d后,经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早期生殖细胞样细胞团高表达生殖基因oct4和重新甲基化转移酶基因dnmt3b。将这些细胞团用猪卵泡膜包裹后形成移植物,移植到小鼠肾被膜下。1个月后取出移植物,发现移植物内的细胞在形态上,不仅与正常的卵母细胞极为相似,而且还表达生殖细胞和卵母细胞特异标记基因 (oct4、nanog、stella、ifitm3、dazl、nanos3、bmp15和gdf9)。证明技术体系能够有效改善OLC的形成和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SIRT3调控的线粒体自噬对高糖加重神经元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高糖(50 mmol/L)干预HT22细胞后,构建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利用SIRT3抑制剂3-TYP抑制SIRT3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TMRE荧光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结果:高糖使神经元缺氧再灌注后的细胞碎片进一步增加,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此外,高糖降低了神经元缺氧再灌注后的线粒体膜电位(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糖上调神经元缺氧再灌注后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的表达水平,降低了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OPA1和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的表达;并且增加了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的表达;同时,高糖升高了SIRT3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P<0.05)。而SIRT3抑制剂3-TYP使神经元高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加重,同时进一步上调DRP1、LC3Ⅱ和PINK1的蛋白质表达(P<0.05)。结论:高糖可显著加重神经元缺氧再灌注损伤,破坏细胞线粒体功能,激活细胞线粒体自噬;SIRT3可抑制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并减轻神经元高糖缺氧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对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机制,以及脾脏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肝损伤组。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肝损伤组尾静脉注射12.5mg/Kg ConA一次。各组分别于ConA注射后8h,24h,72h取材,进行下列研究:①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②经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ALT和AST。③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及新鲜肝、脾组织(各100mg),获取肝、脾组织裂解液。用多参数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即FlowCytomix技术,通过流氏细胞仪对荧光素PE信号强度的检测,实现对各组小鼠血清、肝组织、脾组织内多种Th1/Th2类因子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①HE染色: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结构正常。肝损伤组8h时表现为急性肝损伤表现,24h时可见大片坏死灶,72h时肝损伤缓解。②血清ALT和AST检测:正常对照组3个时间点内无明显升高,肝损伤组3个时间段内ALT和AS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③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肝脏:肝损伤组8h时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h后开始下降,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以下,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清:肝损伤组Th1,Th2类细胞因子8h均升高,24h后逐步降低。脾脏:肝损伤组Th1,Th2类细胞因子8h时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4h时明显降低。结论①ConA诱导的急性免疫性肝损伤主要是由Th1类细胞、巨噬细胞和Th2类细胞分泌的炎性因子所造成。②脾脏通过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起到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