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发酵液对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对灵芝S3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对各营养组分的含量进行优化。优化后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含量分别为:乳糖3.04%,蛋白胨0.28%,VB1 0.0047%,抑菌率为91.71%,比基础发酵培养基增加了42.15%。发酵液作用12h后,光学显微镜下镰刀菌菌丝出现膨大和消融等畸变,并出现典型的“念珠状”形态;透射电镜显示镰刀菌孢子内出现大量空泡、原生质收缩,说明灵芝S3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可有效抑制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42.
迟彦  李姗  马玺  金涛  周东坡 《遗传》2005,27(2):309-314
差异显示技术是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同其它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方法如RDA,SSH,SAGE相比,差异显示技术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该技术自1992年创立以来,经过各国研究者不断完善与改进,现已大大克服以往诸多不足,扩大了应用领域。本文就差异显示技术的原理及主要优缺点作以简要概述,并着重就引物设计、降低假阳性、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及差异显示技术的衍生技术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43.
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黑龙江创业农场水稻单产变化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创业农场水稻单产进行模拟计算和预测,这样的预测结果较其它方法更接近于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哈尔滨市部分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乙型肝炎的免疫状况和流行趋势及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模式与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酶法测定谷丙转氨酶。结果在 10 47份血清中 ,HBV感染率为 6 .5 9% ,HBsAg阳性率为 4.5 8% ,HBsAb阳性率为 5 9.41%。在年龄分布上 ,5 0岁以上人群HBV感染率为最高 ( 13 .0 4% ,P <0 .0 5 ) ;在职业分布上 ,户外作业人群HBV感染率最高 ( 13.49% ,P <0 .0 0 5 ) ,HBsAb阳性率最低 ( 46 .6 3 % ,P <0 .0 0 5 ) ,五项指标全阴者百分率最高 ( 40 .87% ,P <0 .0 5 )。此外 ,大三阳和HBsAg ,HBcAb两项阳性者多数伴有血清中ALT的异常。了解了哈尔滨地区部分人群乙型肝炎流行情况 ,并证明HBV感染与年龄、职业、疫苗接种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通过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器的变化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刚分化的卵原细胞至成熟卵母细胞时期(Ⅰ~Ⅴ时相)胞质内均能观察到线粒体,其形态最初为圆形,随着其大量增殖,形态变为棒状、弯曲状或长形(Ⅱ时相),并导致线粒体簇形成,其嵴也由单个变为多个,电子密度呈由低到高的规律变化;但到Ⅲ时相末期线粒体又退化为圆形,个别线粒体还通过对分或牙分进行裂变,线粒体嵴被不断释放,形成空泡,其基质电子密度呈降低的规律变化;在此过程中线粒体主要参与各种囊泡的形成,为后期卵黄前体物质进入、积累创造条件.在Ⅱ时相卵母细胞早期的细胞核附近开始出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但数量少,结构简单,随着它们的大量增殖(Ⅲ~Ⅳ时相),这两种细胞器将对卵黄物质的合成与加工起到关键作用.内质网主要呈弓形,少数呈圆形或杯形,早期与高尔基体相伴出现,但随着内质网大量增殖,其合成功能也随之增强.早期高尔基体也呈弓形,但随着其高度发育,几个分散的高尔基体聚集形成高度发育的高尔基体复合体,其加工与修饰功能也不断增强,同时其周围伴有大量潴泡或电子密度不同的囊泡体(多层结构)出现,且这些多泡体常常与环形片层(annulate lamellae,AL)一同出现.AL与核膜结构相似,早期呈弧形排列,本研究推测环形片层起源于核膜,其主要作用可能是膜的储藏地.  相似文献   
46.
益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益生菌又称微生态调节剂、生态制品、活菌制剂,是指一类通过添加到食品或要能够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从而对人或动物产生有利影响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肠道正常生理性细菌和非肠道菌。1907年,俄国微生物学家METCHNIKOFF最先发现了乳酸菌抑制腐败菌生长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7.
蜡蚧轮枝菌固体发酵基质的筛选与组分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虫病原真菌一蜡蚧轮枝菌菌株Tri—BA81进行5种单一基质和4种合基质固体发酵,初筛出谷子单一基质和谷子+麦麸+磷酸盐组合基质为最佳发酵基质,后者的产孢量是前者的3倍多。选取谷子、麦麸、磷酸盐和稻壳为4个组分因子,每个因子分别设有不同质量比例的3个水平,按正交设计(L94^3)进行优化组合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产孢量最高的正交组合为5号配方,分生孢子产量达1.68×10^10个/g。  相似文献   
48.
刘晓艳  刘毅 《生物技术》2006,16(2):71-73
目的:目前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疗效肯定,但还存在许多缺陷,而且价格昂贵,因此研制新型溶栓药物的需求迫切。方法:研究了根霉Rhizopus chinensisYY-15液体摇瓶发酵产生纤溶酶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初始pH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时间、接种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范围内菌株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麸皮水浓度3%(w/v),豆粕浓度5%(w/v),初始培养基pH5.0。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时间72h。优化条件下的摇瓶液体发酵纤溶酶产量平均达98.31 U/ml。  相似文献   
49.
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 对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卵黄囊期仔鱼的异速生长及器官优先发育在早期生存和环境适应上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的感觉、摄食, 呼吸和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 许多关键器官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在身体各部分中, 头部和尾部为正异速生长, 躯干部为负异速生长, 体高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在头部器官中, 眼径、口宽、吻长和眼后头长均为正异速生长; 在游泳器官中, 胸鳍、腹鳍、背鳍、臀鳍、背鳍基、臀鳍基和尾鳍均为正异速生长, 脂鳍为负异速生长, 其中, 腹鳍在全长25.31 mm、12日龄出现生长拐点, 但拐点前后均为正异速生长。大麻哈鱼卵黄囊期仔鱼感觉、摄食, 呼吸和游泳等器官的快速发育, 使出膜后的仔鱼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与早期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种能力, 对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50.
大西洋鲑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