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温度对鳊幼鱼临界游泳速度和代谢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曹振东  付世建 《生态学杂志》2013,32(5):1260-1264
为了考查温度对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幼鱼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有关代谢机制,本研究分别在不同温度(10、18、26和34℃)下测定实验鱼的静止耗氧率(RMR)、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运动过程中的最大耗氧率(MMR),并以MMR和RMR的差值分别计算各温度下的能量代谢范围(MS).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Ucrit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温度由10℃升高至34℃,Ucrit由(6.01±0.32)升至(8.82±0.27) BL·s-1;RMR和MMR也随温度的升高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其测定值在温度由10℃升高至34 c℃时分别为(161.7±28.8)、(293.0±27.6) mg O2·kg-1·h-1和(558.6±20.4)、(1278.7±57.4) mgO2 ·kg-1 ·h-1,MMR在34℃与26℃相比有下降趋势;MS在10~26℃范围随温度的上升显著上升,26 ~ 34℃却出现显著下降(P<0.05).可见:Ucrit和MS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不尽一致;这可能与水的粘滞系数下降、进而导致鳊能量效率提升有关,还可能由于实验鱼无氧代谢能力提高所致.  相似文献   
52.
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 metabarcoding)检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鱼类多样性,探索适用于长江鱼类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新方法,为后期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研究于2021年3月在保护区重庆段共设置6...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蛇肽保健酒对小鼠急性疲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药物灌胃,连续灌胃30天后,分别检测游泳前后小鼠体重变化、一次性力竭游泳时间、游泳后血清尿素氮(BUN)和全血乳酸(LA)的含量。结果蛇肽保健酒对小鼠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小鼠运动时的乳酸生成。结论蛇肽保健酒能促进运动后小鼠血乳酸的清除,明显降低力竭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氮的含量,有一定的抗急性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分离培养鉴定的方法.方法 Percoll(1.077 g/ml)分离液分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bFGF),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光镜观察EPCs形态,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CD3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CD144)、荆豆凝集素-1(FITC-UEA-1)的表达和摄取Dil荧光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结果 诱导培养7 d后,可见集落和铺路石样结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显示表型为CD31+VE-cadherin+双阳性细胞以及具有内皮细胞功能的Dil-ac-LDL和FITC-UEA-1双染色细胞.结论 采用Percoll(1.077 g/ml)密度梯度离心结合VEGF、bFGF诱导培养可以获得EPCs,说明该培养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5.
流式细胞术用于粘孢子虫分类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2种粘孢子虫的散射光(包括FSC和SSC)和自发荧光等物理特征参数;采用Cellquest软件对所获参数进行相关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FCM可对单个物种分析乃至多个物种的区分鉴定,因此对不同种类的粘孢子虫的区分具有较明显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也将为粘孢子虫流式细胞数据库的建立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6.
温度驯化对五种鲤科鱼类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57.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获得家蚕 Bombyx mori Caspase家族基因,并通过RNAi技术初步分析其在家蚕细胞水平细胞凋亡中的功能。【方法】 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克隆家蚕Caspase家族一个新基因,用RNAi和流式细胞术初步分析该基因在家蚕细胞凋亡中的功能。【结果】将克隆获得的家蚕Caspase家族基因命名为 BmCaspase-X,其全长为2 105 bp,开放阅读框长为1 494 bp,编码497 aa,分子量为57.8 kDa,等电点为5.29。BmCaspase-X含有Caspase特有的结构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mCaspase-X与家蚕ICE同其他昆虫Caspase-4同源物先聚在一起,再与具有长前体结构域的昆虫其他因子聚为一类。RNAi初步结果显示该基因干扰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BmCaspase-X具有典型Caspase特征,属于Caspase家族成员。目前RNAi实验结果表明 BmCaspase-X 未能引起家蚕细胞凋亡的改变。本文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白唇竹叶青蛇毒5’-核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EAE-SephadexA-25、Sephadex-G-100和CM-SephadexC-50三步柱层析分离法,从白唇竹叶青(Trimeresurus albolabris)蛇毒中分离纯化出具有5'-核苷酸酶活性的组分.SDS-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48.03kDa,HPLC柱层析图谱为单一峰.该组分是一个糖蛋白,以一磷酸腺苷(AMP)为底物时,其酶活力为330.33 μg Pi/(min·mg);而以二磷酸腺苷(ADP)为底物时,其酶活力为123.56μg Pi/(min·mg).金属离子zn2 、Fe3 和Cu2 对5'-核苷酸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DTA可完全抑制其酶活性.该酶的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50℃.该组分还具有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59.
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驯化温度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热耐受性特征的影响,在水温为10 ℃、20 ℃和30 ℃的条件下,对南方鲇幼鱼((16.9±0.3)g)进行2周的驯化,以1 ℃·h-1的变温速率连续观测实验鱼的耐受温度,各驯化温度下的最大临界温度(CTmax)、最大致死温度(LTmax)、最小临界温度(CTmin)和最小致死温度(LTmin)分别为3413 ℃、3822 ℃、39.41 ℃;34.84 ℃、38.63 ℃、39.53 ℃;4.88 ℃、5.90 ℃、9.80 ℃;4.12 ℃、5.03 ℃、8.29 ℃。结果表明:最大临界温度和最大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小临界温度和最小致死温度随驯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经计算,南方鲇幼鱼在各驯化温度下的温度耐受幅分别为29.25 ℃、32.32 ℃和29.61 ℃;在10 ℃~20 ℃的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41和0.12,而在20 ℃~30 ℃驯化温度范围内高、低温驯化反应率分别为0.10和0.39;热耐受区域面积为617.5 ℃2;证明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性明显有赖于驯化温度。  相似文献   
60.
河川沙塘鳢视觉器官的发育及其与摄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视觉器官的发育,并对其发育与摄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河川沙塘鳢的眼囊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当胚胎发育至心跳期时,眼囊内陷形成视杯;之后,视杯内表面的外胚层形成晶状体而与视杯分离,视杯进一步发育形成视网膜。随着胚胎的进一步发育,晶状体的直径增加,结构逐步发育完善。胚胎发育至眼黑色素出现期时,视网膜分化为6层,其中,外核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3个核层明显;胚胎发育至孵化前期时,视网膜已分化为10层。孵出后1d的仔鱼,其视网膜已能行使功能,仔鱼逐渐开口摄食。随着稚、幼鱼的发育,视网膜厚度进一步增加,结构发育完善。视网膜的结构和视觉特性显示河川沙塘鳢是要求光照条件好、白昼活动并具有较好视觉功能的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