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吕杰  黄瑞 《微生物学报》2012,52(9):1051-1058
自噬作为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在病原体感染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自噬在病原体感染中具有"双刃剑"样作用,一方面,机体可利用自噬清除感染入侵的病原体;另一方面,自噬可被某些病原体利用、修饰或干扰,以促进自身在宿主细胞内的存活与增殖。本文拟就近年来自噬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胞内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地位进行综述,同时结合本室研究进行一定深入探讨,为探索通过调控及合理利用自噬途径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家蚕Bombyx mori不同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很大差异。为探讨食性差异的分子机理, 本文基于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蚕品种(系)SAGE (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文库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发掘了1条家蚕假定表皮蛋白(cuticular protein hypothetical)基因BmCph2。采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BmCph2在不同摄食性蚕品种(系)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BmCph2基因在家蚕幼虫眠期和起蚕期高表达, 在胚胎期和幼虫将眠期几乎检测不到表达; 在幼虫头部与全蚕的表达特征相似, 而在中肠中表达活性很低, 推测该基因表达可能与家蚕新表皮的形成有关。BmCph2在对人工饲料摄食性不同的蚕品种(系)中的表达存在较大差异, 在摄食性好的高食性品种中表达量显著低于摄食性差的低食性品种; 饲料和忌避剂的气味刺激及取食刺激对不同品种(系)该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的影响, 高食性蚕对诱导刺激比较敏感, 而低食性蚕受影响较小, 尤其是菁松A和菁松B的低食性品系几乎不受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 BmCph2基因除可能参与表皮形成的同时, 还与家蚕的食性有密切关系, 但其具体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本文利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家蚕Bombyx mori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erpin)的开放读码框(ORF) 和5′UTR序列。根据该基因与其他昆虫serpin的同源性关系将其命名为家蚕serpin-6 基因,GenBank登录号EU159447。为了研究serpin-6与家蚕免疫反应的相关机理,对serpin-6基因的组织表达和免疫刺激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家蚕的头部和生殖腺中mRNA表达量非常高,在中肠,脂肪体,丝腺和血淋巴表达量较低。用脂多糖(LPS) 刺激5龄第3 d家蚕后,serpin-6基因在脂肪体和血淋巴中都被显著诱导表达,且都在刺激6 h后表达量最高。推测该基因在家蚕细胞免疫反应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在BG11液体培养基中添加0.1~1.5 mg·L-1 IAA对微藻TH6(Oedocladium sp. )生长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微藻TH6的生长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相比,添加不同浓度IAA对微藻TH6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0 mg·L-1 IAA对微藻TH6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至培养第33天,微藻TH6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了44.34%.在培养基中添加IAA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微藻TH6的总脂肪酸含量,当IAA 浓度为0.1、0.5、1.0和1.5 mg·L-1时,总脂肪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09、2.13、2.41和1.73倍.IAA对微藻TH6中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和油酸含量的影响作用不同.添加不同浓度IAA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软脂酸的含量,当IAA浓度为1.0 mg·L-1时,软脂酸的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28.62%;较高浓度的IAA(1.0和1.5 mg·L-1)能促进硬脂酸含量的提高, 低浓度IAA(0.1和0.5 mg·L-1)使硬脂酸含量降低;当IAA浓度为0.1~1.0 mg·L-1时,亚油酸含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IAA对油酸含量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含有1.0 mg·L-1 IAA的BG11液体培养基为微藻TH6的最佳液体培养基.在这一培养基中,微藻TH6的总脂肪酸含量最高,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且微藻TH6生长量最大,可作为生物柴油资源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5.
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是一种因感染了鲤疱疹病毒Ⅱ型(Cy HV-2)而引起的疾病,近年来给江苏异育银鲫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够建立及时、有效检出Ⅱ型鲤疱疹病毒的技术,本研究在克隆了Cy HV-2解旋酶基因和三联体蛋白基因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CyHV-2的普通PCR、双重PCR、巢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并对这5种PCR技术检测Cy HV-2的灵敏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针对CyHV-2病毒的解旋酶基因和三联体蛋白基因,普通PCR能够检测出的极限值是2.4×10~4 copies/μL,双重PCR是1.4×10~4 copies/μL,巢式PCR是2.4×10~(-2)copies/μL,荧光定量PCR是2.4×10~(-2)copies/μL,环介导等温扩增是3.5×10~2 copies/μL。通过采用以上方法对从不同地区采集的54尾异育银鲫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临床检验,测定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巢式PCR的检出率很高,分别为89%和90.7%;普通PCR的检出率最低,为68.5%。综合检测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一种适用于生产实践的能有效检测CyHV-2的良好技术。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抑制,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小檗碱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8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喂养,小檗碱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碱(100 mg/kg,1次/d)和阿托伐他汀(5 mg/kg,1次/d),饲养12周。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ox-LDL、MCP-1、MMP-9水平。观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情况,并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量病变区域内膜与中膜的厚度。结果:小檗碱可显著降低高脂喂养家兔的血清TC、TG、LD-C水平,降低血清血清炎症因子ox-LDL、MCP-1、MMP-9水平(P0.01),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小檗碱组的内膜增生程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接近。结论:小檗碱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抑制斑块的形成,同时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7.
【目的】Novel-31*是在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 CPV)感染的家蚕中发现的一个差异表达miRNA。本研究旨在验证Novel-31*对其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便进一步研究miRNA及其靶基因在昆虫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Novel-31*的靶基因,荧光定量PCR分析Novel-31*及其靶基因在家蚕感染Bm CPV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构建m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和靶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同时合成Novel-31*mimics转染家蚕培养细胞Bm N,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ovel-31*对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发现,溶血素基因是Novel-31*的靶基因,其结合位点位于溶血素基因的5'UTR区域。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Novel-31*及溶血素基因在感染Bm CPV的家蚕血淋巴细胞中呈现明显的上调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在Novel-31*慢病毒表达载体和溶血素基因5'UTR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的293T细胞中和在转染Novel-31*mimics的家蚕Bm N细胞中,溶血素基因都上调表达。【结论】溶血素基因是miRNA Novel-31*的靶基因,Novel-31*与溶血素基因5'UTR结合,上调溶血素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8.
"互联网+"教学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一种新型教学体系。为探索智能手机在"食品微生物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本文在分析智能手机在教学中应用潜力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习惯,开展了智能手机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和服务实现了移动学习,有利于信息及时传递,方便解惑释疑,加强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有助于获得全面及时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智能手机可以成为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效果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构建斑马鱼成鱼感染模型,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对机体Th1/Th2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细菌口饲感染8月龄的斑马鱼成鱼,绘制3周生存率曲线。观察各剂量下对成鱼的感染情况,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肝脏Th1、Th2型细胞相关基因和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计算Th2/Th1相对表达量比值。结果:用105 CFU感染2周斑马鱼全部存活,第15天开始出现死亡,且在3周后死亡率达到50%;感染后3周解剖发现,肝脏、脾脏和肠道有明显红肿和糜烂;肝脏Th1、Th2型细胞相关基因和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明显向Th2偏移。结论:用105 CFU鼠伤寒沙门菌口饲感染斑马鱼成鱼构建的模型,能反映机体感染和免疫功能变化,可用于研究体内Th1/Th2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与免疫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70.
为了建立非转座子载体介导的持续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化家蚕BmN细胞系,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极早期基因(ie-1)启动子控制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的表达盒克隆至pIZT/V5-His,获得重组载体pIZT-IE-hGM-CSF,该载体转染家蚕BmN细胞后,通过博莱霉素(Zeocin)筛选获得了稳定转化细胞系IE-hGM-CSF。转基因细胞基因组经PCR鉴定,成功检测到ie-hGM-CSF,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转化细胞表达的重组hGM-CSF的大小为22kDa,ELISA检测结果显示hGM-CSF在转化细胞系里的表达水平大约为2814.7pg/106个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