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终止于聚腺苷酸化位点的乙型肝炎病毒全长RNA(f RNA)的方法。方法:选取53例未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及22例HBs Ag阴性的健康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锚定oligo-d T的引物对其血清中f RNA进行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统计分析其与HBV DNA、HBcr Ag和HBe Ag的相关性。结果:对f 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下线为2.3 log copies/m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P0.0001)。5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29例(54.7%)可以检测到f RNA,22例正常对照中没有检测到f RNA。27例HBe Ag阳性和/或高水平HBV DNA的患者全部检测到f RNA,26例HBe Ag阴性并且低水平HBV DNA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有2例(7.7%)检测到f RNA(P0.0001)。HBe Ag阳性患者血清中f RNA水平高于HBe Ag阴性患者(5.0±0.3 vs.2.9±0.4 log copies/ml,P0.001)。f RNA与HBV DNA/HBcr Ag具有显著相关性(r=0.905、0.881,P0.0001)。Hayashi's定量分析法I显示f RNA与HBV DNA相关性强于其与HBcr Ag的相关性。结论:与HBV DNA和HBe Ag一样,f RNA可作为常规检测判断HBV的复制水平并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22.
研究GnRH类似物阿拉瑞林(Alarelin)对大鼠胃平滑肌细胞蛋白酶C(PKC)活性的影响,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PKC的活性,发现:(1)阿拉瑞林可使培养的大鼠胃平滑肌细胞中PKC活性明显升高,3min时达高峰,10min后作用显著降低,且成剂量依赖性。当阿拉瑞林为10^-5mol/L时,PKC活性最高,10^-9mol/L时其对PCK的作用基本消失;(2)当用佛波醇酯(phorbol 12 myristate 13-acetate,PMA)短期作用激活PKC后,再加入阿拉瑞林,仍可使PKC活性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当用PMA长期持续作用耗PKC后,再加入阿拉瑞林作用3min,它不能激活PKC,与单纯的阿拉瑞林作用3min组相比差异显著;(3)在无外Ca^2 时,阿拉瑞林也可使PKC活性升高,但不如单独用阿拉瑞林作用3min组的高。因此PKC活性的增高,并不完全依赖细胞外Ca^2 ,它可以动员胞内Ca^2 的释放激活PKC,说明GnRH类似物可使胃平滑肌细胞中PKC活性增加,PKC参与阿拉瑞林对胃平滑肌细胞调控的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与输卵管碘油造影)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有排卵且月经规律,经输卵管相关检查被确诊为由于输卵管通而不畅或者输卵管阻塞而导致的不孕不育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输卵管碘油造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异位妊娠、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15±12.37)min、(7.23±1.3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36±15.43)min、(9.97±1.62)d(P0.05);观察组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P0.05);观察组的异位妊娠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P0.05);观察组的宫内妊娠率为70.00%(35/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0%(14/50)(P0.05)。结论:与输卵管碘油造影相比,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能明显提高宫内妊娠率以及输卵管通畅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4.
正常孕产妇血浆胃动素浓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测定了180例正常孕产妇血浆胃动素浓度,并与20例正常育龄妇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期妊娠妇女血浆胃动素浓度(384.40±110.30ng/L),比正常育龄妇女稍高(366.12±96.23ng/L)P>0.05;中期妊娠者(323.96±125.10ng/L)比早孕者低P<0.05;晚期孕妇胃动素浓度(121.04±27.00ng/L)明显低于中孕者P<0.01;产妇血浆胃动素(443.05±140.79ng/L)迅速上升并高于正常育龄妇女P<0.05。为晚期妊娠者的3.14倍P<0.01。结果提示妊娠影响了母体胃动素分泌和释放,妊娠时间越长,胃动素水平越低,妊娠终止后,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本文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浆胃动素浓度变化的机理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去氧乙烯基环己烯(VCD)所致卵巢早衰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CD(160mg kg-1,day-1)连续腹腔注射来诱导小鼠卵巢早衰。每侧卵巢注射转染了绿色荧光基因小鼠骨髓来源的MSCs,于移植后14、28天及45天,取各组血液标本及卵巢组织,同时观察小鼠动情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FSH、LH水平,显微镜下观察MSC在卵巢的分布。结果:MSCs移植后各组均可见绿色荧光,并且主要分布于卵巢间质区,卵巢泡膜细胞区也可见绿色荧光细胞。MSCs组动情周期较实验对照组缩短,FSH与LH水平较实验对照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卵巢早衰小鼠的卵巢内分泌功能,并且长时间存在于卵巢组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成为卵巢早衰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人肝癌(HCC)组织中染色体8p、16q部分基因及染色体片段的遗传变异及与临床病理关系,初步筛选HCC相关的抑癌基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分析45例HCC组织标本中染色体8p和16q的杂合性丢失(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果:发生LOH的总频率为68.89%(31/45),其中D16S511位点的发生LOH率最高为53.33%(24/45),其次是D8S261(39.02%,16/41)和D8S499(34.88%,15/43)。MSI出现的总频率为11.11%(5/45),出现在三个微卫星位点(D8S261、D8S499及D16S511)上。结论:染色体16q23、8p22-21.3及8p12区域的LOH发生频率高,其可能存在与HCC发生发展相关的新的抑癌基因,特定位点的遗传变异可能与HBV感染、临床病理恶性程度等预后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sHLA—G水平,探讨母血sHLA—G的水平和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正常孕妇晚期和20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HLA—G水平。结果:在正常妊娠组sHLA—G血清中的水平为10.72±3.40ng/mL;子痫前期组为9.46±1.5.10ng/mL。子痫前期组sHLA—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晚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HLA-G可能与子痫前期患者的发病有关系。  相似文献   
30.
目的:检测锌指结合蛋白(zincfingerE—box—bindingprotein,ZEB1)在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分为正常人工流产(对照组50例)和自然流产(实验组50例)两组,两组年龄和孕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ZEBlmRNA的表达量。结果:自然流产患者绒毛(0.835±0.047)中ZEB1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1.942±0.095),自然流产患者蜕膜(0.65±0.058)中ZEBl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1.13±0.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及蜕膜组织中ZEB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