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三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诊断标准的合理性。方法:以100名中青年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心理学测验测定认知功能三次,第一次测定(T0)作为基础值,第二次测定1(T1)和第三次测定(T2)分别与第一次测定间隔3d和30d。分别按照自身对比法、标准差法和Z计分法检测健康人群中T1和T2时认知功能变化程度超出正常范围的人数。以检测结果服从正态分布为判断标准。结果:完成全程测量者80人。按照三种POCD诊断标准诊断,在T1时,认知功能提高人数分别是认知功能降低人数的30倍、17倍和1倍,在T2时分别是32倍、26倍和1.5倍。结论:在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研究POCD时,用Z计分法诊断POCD比自身对比法和标准差法更能准确地反映认知功能的客观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研究卡介苗菌基因组DNA和卡介苗菌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结核免疫应答过程及免疫作用,用卡介苗菌基因组DNA、卡介苗菌和生理盐水分别皮内注射小鼠第30、60 d后,分别采用Griess法、化学法、ELISA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NO、H2O2以及IL-12、TNF-α的表达.研究结果,卡介苗菌基因组DNA和卡介苗菌皮内接种小鼠后能显著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表达IL-12和TNF-α.卡介苗菌基因组DNA组和卡介苗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介苗菌基因组DNA和卡介苗菌皮内接种小鼠后也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H2O2,卡介苗菌基因组DNA组和卡介苗菌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未免疫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卡介苗菌基因组DNA皮内接种小鼠后能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并产生较强的激活效应,且该效应于卡介苗菌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初步研究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将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和BCG分别皮下接种BALB/c小鼠后,取小鼠脾脏和肺脏匀浆,将匀浆液稀释后接种于罗氏培养基,培养3周后计菌落数(CFU);同时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并比较和分析免疫16周时各组小鼠肺、肝、脾的脏器系数.结果表明,卡介苗ERP基因缺失突变株较BCG对BALB/c小鼠毒性低.  相似文献   
14.
He F  Deng FM  Zhong H  Chu CJ  Sun ZP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4,20(3):235-237,F005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血浆和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种兔24只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休克组、牛磺酸治疗组.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动物模型.连续观察休克前、休克1.5 h、复苏后1 h、2 h、3 h血浆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动态变化.测定复苏后3 h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含量的变化,并常规留取心肌标本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①休克组复苏后各时限血浆NOS活性、NO-2/NO-3含量、LDH活性显著高于休克前及休克1.5 h;②休克组复苏后3 h心肌NOS活性、NO-2/NO-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出现明显水肿和脂肪变性;③牛磺酸(40 mg·kg-1 iv)可显著缓解上述变化.结论:失血性休克复苏后NOS的激活和NO的大量释放,可能介导了休克复苏所致心肌损伤,牛磺酸可减少NO的生成使心肌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人类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1基因3′UTR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研究选取新疆哈萨克族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13例,新疆哈萨克族正常对照者211人,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对NRAMP1基因3′UTR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经统计学分析,探讨NRAMP1基因3′UTR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新疆哈萨克族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组中NRAMP1基因3′UTR TGTG+/TGTG+基因型138例(64.8%),TGTG+/del基因型63例(29.6%),del/del基因型12例(5.6%);新疆哈萨克族正常对照组TGTG+/TGTG+基因型则为167例(79.1%),TGTG+/del基因型41例(19.5%),del/del基因型3例(1.4%).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患者组TGTG+/del基因型和del/del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新疆哈萨克族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P0.01);在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患者组的TGTG+等位基因频率为79.6%,del等位基因频率为20.4%,新疆哈萨克族正常对照组中TGTG+和de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8.9%和11.1%,del等位基因在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患者组中的分布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P0.01).研究结果提示TGTG缺失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的易感基因,携带TGTG+/del和del/del基因型的新疆哈萨克族人群可能更易患结核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FFA刺激脂肪细胞并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培养液,探讨FFA水平升高后对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T3-L1细胞诱导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后,运用ELISA技术检测培养液中IL-6,TNF-a,MCP-1等细胞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一定浓度的FFA刺激脂肪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FFA组IL-6,TNF-a,MCP-1三种因子浓度均会随时间变化升高(P0.05),其中FFA组TNF-a和MCP-1浓度在6小时、IL-6浓度在10小时升高(P0.05)。结论:FFA水平升高可致脂肪细胞多种炎症因子分泌加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pcDNA3.1-Canstatin-3Flag载体并稳定转染肝癌HepG2细胞,检测canstatin在mRNA水平的表达。方法:胎盘中提取总RNA,RT-PCR法获得canstatinDNA,克隆至pcDNA3.1(-)载体中,并测序,重组质粒pcDNA3.1-Canstatin-3Flag转染肝癌HepG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RT-PCR检测canstatin mRNA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出pcDNA3.1-Canstatin-3Flag重组质粒;2.获得稳定转染pcDNA3.1-Canstatin-3Flag的肝癌HepG2细胞;3.发现转染后的肝癌HepG2细胞canstatin在mRNA水平比未转染细胞有明显的增强。结论:获得了稳定转染pcDNA3.1-Canstatin-3Flag的肝癌HepG2细胞,为后期canstatin在肝癌中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TGF-β/Smad与ERK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存在相互调节关系。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四组:①对照组,②TGF-β1组,③ERK阻断剂(PD98059)组和④TGF-β1+ERK阻断剂(PD98059)组。分别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SMC内Smad2/3、ERK1/2蛋白表达及磷酸化Smad2/3、磷酸化ERK1/2蛋白含量,RT-PCR方法测VSMC中Smad2、Smad3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增多(P0.05),ERK阻断剂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减少(P0.05),TGF-β1+ERK阻断剂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无差异;与TGF-β1组相比,TGF-β1+ERK阻断剂组P-Smad2/3、P-ERK1/2蛋白含量减少(P0.05)。各组间Smad2/3、ERK1/2蛋白表达无差异。②各组的Smad2、Smad3mRNA表达无差异。结论:TGF-β1诱导的Smad2/3蛋白磷酸化依赖ERK通路激活,但ERK通路对Smad2/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Ca~(2+)感受蛋白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蛋白1(canon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与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modulator 1,Orai1)的相互作用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钙敏感受体(Ca-sensing receptor,Ca R)介导的Ca~(2+)内流和一氧化氮(NO)生成中的作用。取2~3代HUVECs,单独或联合用Ca R激动剂精胺[Spermine,激活钙库活化的钙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SOC)和受体活化的钙通道(receptor-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ROC)]、ROC模拟剂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酸酯(TPA)+Ca R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231(阻断SOC,激活ROC)、PKC抑制剂Ro31-8220(激活SOC,阻断ROC)以及经典型PKCs和PKCμ抑制剂Go6967(激活SOC,阻断ROC)处理。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UVECs中TRPC1和Orai1的蛋白表达、共定位;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TRPC1和Orai1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随后用TRPC1和Orai1干扰质粒联合转染HUVECs,采用荧光探针同时检测HUVECs中[Ca~(2+)]i和NO生成的变化。结果显示,HUVECs中TRPC1和Orai1蛋白表达共定位于胞膜。与Spermine+Ca~(2+)组相比,Calhex231+TPA+Spermine+Ca~(2+)组、Ro31-8220+Spermine+Ca~(2+)组和Go6976+Spermine+Ca~(2+)组HUVECs中定位于胞浆中的TRPC1、Orai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二者的结合也减少。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Calhex231+TPA+Spermine+Ca~(2+)组、Ro31-8220+Spermine+Ca~(2+)组和Go6976+Spermine+Ca~(2+)组TRPC1/Orai1和Orai1/TRPC1相对比值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Spermine+Ca~(2+)组(均P0.05),表明Orai1和TRPC1相互作用均减弱。联合转染质粒敲低TRPC1和Orai1显著降低Spermine+Ca~(2+)组、Calhex231+TPA+Spermine+Ca~(2+)组、Ro31-8220+Spermine+Ca~(2+)组和Go6976+Spermine+Ca~(2+)组的HUVECs中[Ca~(2+)]i和NO生成。以上结果提示,TRPC1与Orai1以二元复合物的形式激活SOC和ROC,介导Ca~(2+)内流及NO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