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浅谈古树名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树名木是悠久历史的见证 ,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生物学家说 :1棵古树就是 1个基因库 ;考古学家说 :1棵古树就是 1个活的古董 ;历史学家说 :1棵古树就是 1部史书。且不说专家怎么去评述古树名木 ,但古树名木对人类研究古自然史的重要价值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考虑到古树名木有其特殊的内涵和价值 ,本文从古树名木的标准、保护和复壮 3个方面来略述对古树名木的浅见。1 古树名木的标准原国家城乡建设部在广泛调查取证、搜集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规定树龄在 10 0年以上的树木都可称为古树。与古树相比 ,名木标准的外延要广得多 …  相似文献   
72.
环境温度对社鼠能量需求和食物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iviventer confucianus is a common species of rodent in South China. We designed an experimental protocol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energy requirement and food assimilation of the N. confucianus . In our feeding trials, four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s were applied: 17℃,22℃,27℃ and 32℃.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of N. confucianu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were:107 43±6 44 KJ/animal/day (17℃),94 76±4 46 KJ/animal/day (22℃),73 96±5 65 KJ/animal/day(27℃),and 62 80±5 15 KJ/animal/day(32℃),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energy intake, digested and assimilated energy of N. confucianus de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e.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digestibility and assimilation rate of N. confucianus were found among four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s. It indicated that, during a range of particular temperatures, N. confucianus might maintain relatively high digestibility by change of digest tract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73.
黑斑侧褶蛙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测定了黑斑侧褶蛙成体的体长、体重、头长、头宽、眼径、鼓膜径、前肢长、后肢长等形态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黑斑侧褶蛙雌体的体长和体重显著大于雄体。其它局部形态特征指标与体长呈正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雄体的鼓膜径大于雌体,其余形态指标不存在明显的两性差异。黑斑侧褶蛙雌体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皆成正相关关系,表明黑斑侧褶蛙通过增加个体大小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74.
饥饿胁迫对小鼠学习记忆、SOD和心肌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小鼠断绝食物,观察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生理应激反应。结果表明,饥饿后小鼠的体重明显减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记忆能力和大脑5-羟色胺含量无明显改变,心肌丙二醛含量下降,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明显改变,血浆SOD活性提高,血浆SOD同工酶变带无明显改变。提示饥饿胁迫使小鼠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反应,使小鼠学习能力提高,加强延缓机体衰退的生理功能;这些应激反应有利于小鼠在逆境下的生存。  相似文献   
75.
硼在植物体内生理功能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近年来硼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硼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硼与植物体内多种代谢活动密切相关,对维持细胞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硼只是间接参与这些代谢活动,春作用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6.
不同食料植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阮永明  吴坤君 《昆虫学报》2001,44(2):205-212
报道了棉花、烟草、番茄和辣椒4种植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番茄上产卵,在辣椒上的着卵量最少。初孵幼虫喜选食嫩棉叶,选食辣椒嫩叶的虫数最少。4组幼虫取食嫩叶时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都有显著差异,顺序为棉叶组>烟叶组>番茄叶组>辣椒叶组。幼虫存活率以取食棉花时最高,取食番茄时最低。棉花组成虫的产卵量最高,烟草组的产卵量最低。取食棉花的棉铃虫种群增长的速度约为取食番茄时的14倍。6龄幼虫能有效利用和转化棉铃、烟草蒴果、辣椒果实,而对番茄果实的利用和转化效率较低。棉铃虫可分别以这4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为食完成世代循环。其中,棉花是最适宜的寄主,辣椒和番茄是较不适宜的寄主。  相似文献   
77.
长白山地表藓类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41个样地中的42种主要地表藓类分布与6种重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应用双向指标种分析法(TWINSPAN)发现调查的41个样地可分成4个样地组,42种地面藓 类可分成4种藓类群,应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拨高度、土壤含砂量、土壤酸度、林冠层郁闭度、土壤含水量是5个影响42种地表藓类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在DCCA排序图上,显示出藓类群与样地类型良好的对应性,藓类群1-4分别在落叶松(Larix olgensis)沼泽地、高山苔原、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松(Betula ernanni)林和岳松-落叶松林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78.
金丝桃属和三腺金丝桃属植物叶表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比较观察金丝桃属9组17种1变种和三腺金丝桃属2种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属间和组间的表皮微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组内种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说明二属的划分和金丝桃属属下的分组是合理的,同时支持Robson把椭圆叶金丝桃另立为新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79.
金华北山区部分绿色蔬菜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马铃薯、菜豆、萝卜和番茄等4种绿色蔬菜进行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的全面测定。结果表明:绿色蔬菜具有高营养、无毒的特点。(1)4种绿色蔬菜的含钙量分别为一般蔬菜同一品种的240%、198.5%、163.7%和157.8%,含铁量分别为17.4倍、8.7倍、10.7倍和12.7倍,含磷量分别为118.2%、102%、163.6%和177.8%,并具有较高的镁、锌、铜和锰等元素的含量。(2)4种绿色蔬菜的镉、砷、汞、氟、六六六、DDT、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甲胺磷、杀螟硫和倍硫磷等13项有害物质全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3)4种绿色蔬菜的VB1含量分别增加20%、22.2%、16.7%和6%,VB2分别增加30%、12%、135%和26.7,Vc分别增加8.6%、68.9%、12.1%和18.1%,胡萝卜素分别为一般同种蔬菜的16倍、2.9倍、13.5倍和4.5倍。(4)其蛋白质含量也分别增加18.5%、13.9%、7.5%和30%,灰分分别为2.08倍、3.15倍、2.85倍和2.96倍,总糖分别为一般同种蔬菜的91%、101.1%、191.3%和95.2%,粗纤维分别为113.3%、89.2%、86.7%和105%。  相似文献   
80.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17
植物形态性状叶面积简单易测, 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响应, 指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过程。在野外测定叶面积时, 叶片取样数量往往采用约定俗成的10-20片, 但到底采集多少叶片才是最优和最具代表性, 却少有探究。该研究以浙江金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与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5个胸径等级植株和每个植株6个方位开展大批量叶片取样(>2 500个), 分析两个树种的叶面积变异特征, 探讨叶片取样数量为多少才能最代表该森林类型的叶片大小性状规律。结果表明, 常绿乔木木荷平均叶面积与变幅均小于落叶乔木枫香树。木荷叶面积与胸径无显著相关性, 而枫香树叶面积与胸径有较显著相关性, 但两个树种均在中胸径等级(15-20 cm)差异不显著; 两个树种的叶面积与采样方位无显著相关性, 但在东、西和底部的差异不显著。因此, 综合考虑代表性与野外可操作性, 叶片采集首选中胸径成树的底部叶片。随机抽样统计可知, 树木叶面积测定的最适叶片采集数量因物种而异, 木荷的最适叶片采集数量为40, 而枫香树最少为170片。因此, 在叶面积测定时, 叶片采集的数量应该不能只局限在10-20片, 在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该尽可能多地测定较多叶片的叶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