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21.
青海玉树高原不同生境类型蝶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和2017年的5—8月,在玉树市选取森林、灌木、高寒灌丛、高寒草甸草原和裸岩5种生境进行蝴蝶种类资源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共记录到蝶类个体数1580头,62种,隶属于7科40属。其中古北界19种,占总种数的30%,东洋界2种,占总种数的3%,两界共有种(广布种) 41种,占总种数的67%。蛱蝶科(535只)个体数量最多,占蝶类个体总数的34%。计算并分析了5种生境中蝴蝶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物种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J)和相似性系数(I),结果表明:灌木生境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高寒草甸草原蝶类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为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22.
【背景】芒果蛎蚧属于盾蚧类昆虫,食性杂,分布广,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和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该虫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惠州口岸于2014年12月从芬兰进境的货物中截获该虫,属于我国口岸首次截获。【方法】在收集整理芒果蛎蚧的生物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芒果蛎蚧的主要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和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结果】芒果蛎蚧雌成虫为椭圆形,长约1.2 mm,触角每侧有1根长毛,每侧前气门有3个盘状腺,形态特征与近似种Lepidosaphes camelliae和Lepidosaphes pallida非常相似。风险分析表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以及四川等省非常适合芒果蛎蚧生存和危害。芒果蛎蚧入侵我国会给芒果等果树造成危害,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影响从业人员收入,还影响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结论与意义】芒果蛎蚧有入侵我国的可能,加强检疫是防范该虫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以杭州湾北岸软相潮间带A—E5条断面(图1)的连续6年(1975—1980年)底栖动物生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于1977年投产后对该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相当明显。这是水质、底质和地形环境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断面A主要是因附近筑堤填海、泥沙淤积所造成;其他4条断面主要乃与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4.
《种子生态学》(Seed Ecology)由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大学生物系迈克尔·芬纳(Michael Fenner)编著。此书1985年在伦敦首次出版,全书约15万字,计151页。书末附参考文献334篇并备有索引。该书共分8章42节,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植物的繁殖策略,该章篇幅最大,详述了种子生态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植物繁殖策略的特点、植物生活史与繁殖策略。并从种子的无性繁殖、资源分配、繁殖力及其时程表(schedules)、种子的体积与数量等几个方面对植物繁殖的各种策略展开讨论;第二章,种子在扩散准备阶段遭受的危险,对大多数植物来说,从胚珠发育为成熟种子  相似文献   
125.
红火蚁诱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种引诱剂、2种诱捕器以及不同风向对红火蚁的野外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用于试验的引诱剂中有4种对红火蚁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引诱剂TB1(鱼粉50g、蛋白胨40g、10%蔗糖水10ml、大豆油20m1)的效果最好,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红火蚁77.6头;引诱剂TB2(火腿肠)的效果次之,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红火蚁58.7头;TB4(10%蔗糖水10ml、甘蔗粉100g、大豆油20ml)和TB6(玉米粉100g、大豆油20ml)分别能诱捕到红火蚁7.7和29头;TB3(10%蔗糖水10ml、玉米粉100g、大豆油20ml)和TB5(蜂蜜)未诱捕到红火蚁.离心管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显著好于纸碟诱捕器,两种诱捕器分别诱捕红火蚁75.2和35.0头.各种饵剂在下风区的诱集效果明显好于上风区.  相似文献   
126.
1左、右脑功能分工的认识发展在很长时间里,人类对自身的大脑两半球缺乏正确的认识。直到17世纪末,人们才真正开始对它进行科学的研究。在此以前,一般都认为人脑是作为整体来活动的,无论大脑皮质的哪个部位丧失功能,都可由别的部位代偿。18世纪末19世纪初,奥...  相似文献   
127.
利用焦锑酸钾沉淀法分析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药壁超微结构和Ca2+分布的变化,发现在长日照条件下,药壁绒粘层细胞和药壁中Ca2+从花粉母细胞时期开始出现异常;随着花药的发育,药壁中Ca2+沉淀增加,主要分布在绒粘层细胞和乌氏体表面,长日照条件下不能很好地形成乌氏体,且乌氏体表面Ca2+沉淀要比短日照条件下少。  相似文献   
128.
通过构建中草药鱼腥草与罗非鱼共生池塘养殖系统, 研究了该系统中鱼腥草作为浮床植物对吉富罗非鱼非特异免疫力影响和对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 在持续3 个月的养殖实验过程中, 实验塘COD、NH4+-N、NO2 – -N、TP 和PO43-–-P 等主要水质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塘(P<0.05); pH、DO 则呈不规律波动, 实验塘与对照塘无显著差异。实验塘罗非鱼血清溶菌酶(LSZ)、一氧化氮(NO)、碱性磷酸酶(AKP)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均高于对照塘(P<0.05), 丙二醛(MDA)活力则低于对照塘(P<0.05)。此外, 实验塘和对照塘罗非鱼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5.25%和88.15%;实验塘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分别达到326.63%和161.19%, 远远高于对照塘的264.4%和143.68%。结果表明: 鱼腥草浮床对罗非鱼池塘养殖水质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可较好促进水体的自净功能。同时, 鱼腥草浮床可明显提高罗非鱼非特异免疫能力, 从而提高其成活率及产量。  相似文献   
129.
科学思维是基于逻辑的思维,而“三段论推理”是逻辑推理的基本模式,通过“问题-模型-任务”系统的驱动,在课堂中暴露、模仿、尝试、实践该逻辑推理模式,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并体会该推理模式,从而掌握该逻辑推理模式并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0.
研究了一株水生植物水葫芦内生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SC1608大米发酵物的抗真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共分离获得6个化合物,经高分辨质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个鞘糖脂类化合物:asperamide B(1)、asperamide D(2)、asper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