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设的铜脚异丽金龟组包括中国异丽金龟属已知的大型、绿色种类,绝大多数为常见种,彼此形态十分近似。它们是:铜脚异丽金龟(新纪录)Anomala cupripes Hope new record,红脚异丽金龟(新种)A. rubripes sp. nov., 绿脚异丽金龟(新亚种)A. rubripes virescens ssp. nov., 彤脚异丽金龟(新种)A. ignipes sp. nov., 川直异丽金龟A. truncata Bates,滇直异丽金龟(新等级)A. truncata chlorochelys Arrow, stat, nov., 宽角异丽金龟A. expansa Bates,大绿异丽金龟(新种)A. virens sp. nov., 砂尾异丽金龟(新种)A. granuliformis sp. nov. 和檐角异丽金龟(新种)A. planicorna sp. nov.。其中红脚异丽金龟和绿脚异丽金龟是我国南部和台湾的重要害虫,国内外文献中长期误作铜脚异丽金龟引用至今。  相似文献   
2.
黑叶猴常见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 pousargues)又叫乌猿,是我国珍贵动物之一。产于广西左江附近的石山地区。室内驯养的历史虽比较悠久,但由于对它的生态规律和生活习性缺乏了解。过去只采取一般的饲养方法,成活率很低,驯养不易成功,新捕回来后死亡率往往达90%左右,有时甚至全部死亡。我们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叶猴死亡主要因一些肠道疾病所造成,特别是急性胃肠卡他,急性胃扩张和胃肠炎等。而引起这些疾病的原因,是由于它的适应性和饲  相似文献   
3.
赤眼蜂的产卵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蜂能在多种宿主卵中产卵寄生,并且还具有在人工物体上产卵的习性。Holloway早在1912年即观察到秋葵植物汁滴干燥结膜后,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企图在其表面产卵。Salt(1935)观察到赤眼蜂有企图将产卵器插入玻璃珠,水银滴,植物种子等表面的行为。Hagen等(1965)试制人工蜡卵饲喂草蛉幼虫时,偶然发现赤眼蜂可以产卵在这种蜡卵内。近年来,Rajendram和Hagen(1974)曾用上述蜡卵引诱赤眼蜂产卵于盐水或氨基酸溶液内。总之,赤眼蜂可在不少的非天然的宿主或物体上产卵,并且所报道产过卵的物体都是球形的。Salt(1937)认为决定赤眼蜂产卵的因素是化学感觉,夜蛾中促使赤眼蜂产卵的物质是22—25碳的直链烷烃成分。但影响产卵行为的各种因素尚缺乏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细胞中筛选并检测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对蜕皮激素20 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 20E)信号传导的调控。【方法】通过Flybase网站分析并总结黑腹果蝇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及其修饰位点;将5个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基因[trr, Mes-4, ash1, Su(var)3-9和egg]的sgRNA插入到敲除载体pAc-sgRNA-Cas9骨架中并转染黑腹果蝇Kc细胞,利用TA克隆和测序鉴定突变位点。以Trr正调控20E初级应答基因Br-C的转录表达为阳性对照,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该系统敲除靶基因的有效性;通过检测20E应答元件(20E response element, EcRE)双荧光素酶活性确定trr, Mes-4, ash1, Su(var)3-9和egg是否参与20E信号传导。【结果】果蝇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主要发生在组蛋白H3的赖氨酸残基上,H3的精氨酸残基和组蛋白H4的甲基化修饰较少。trr敲除载体pAc-trr-sgRNA-Cas9转染Kc细胞后成功突变trr,降低H3K4三甲基化水平并阻断20E对其初级应答基因Br-C的转录诱导,证明该敲除系统的有效性。除trr之外,Mes-4和egg的敲除降低EcRE的双荧光素酶活性。【结论】插入靶标基因sgRNA序列的pAc-sgRNA-Cas9敲除载体在果蝇Kc细胞中可以有效快捷地突变靶基因。利用该敲除系统发现,除Trr之外,Mes-4和egg影响EcRE的活性而参与20E信号传导。本研究为昆虫细胞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调控20E信号传导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5.
【背景】蝇蛹俑小蜂是实蝇类害虫蛹期重要的寄生蜂之一。有关植物果实和寄主挥发物在蝇蛹俑小蜂寻找寄主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寄主和果实(健康果实和虫害诱导果实)对蝇蛹俑小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虫伤1 d的番石榴和杨桃果实对蝇蛹佣小蜂雌蜂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寄主蛹——3日龄橘小实蝇蛹和4日龄瓜实蝇蛹对蝇蛹俑小蜂雌蜂也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蝇蛹俑小蜂雌蜂对雄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橘小实蝇性诱剂甲基丁香酚对蝇蛹俑小蜂的搜索行为则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寄主蛹和幼虫危害1 d的果实能释放对蝇蛹俑小蜂有引诱作用的物质,这可为利用蝇蛹俑小蜂防治实蝇类害虫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
粤北蚁狮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多年来对粤北蚁狮的调查和试验,研究了粤北自然界穴蚁蛉的生活史,蚁狮4种生境类型,5目数十种昆虫食物分布和坐等式的捕食方式.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饲食量一定时,饲食频率增大1倍,蚁狮个体发育历期缩短20%,35天内幼虫结茧化蛹率提高41.75%.  相似文献   
7.
烟草和香芋上斜纹夜蛾的自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组建烟草和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作用因子对斜纹夜蛾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2005和2006年烟草和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种群的增长倍数均以香芋高于烟草。无论烟草还是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均以“捕食及其它”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最大。如排除所有天敌等作用因子的作用,2005年烟草上第2、3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31.2029和50.0371倍,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29.3492和41.2873倍;2006年烟草上第2、3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33.1421和75.4167倍,香芋上第2、3代斜纹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将分别增长31.5357和70.5355倍。说明天敌等自然作用因子对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有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而烟草上的自然作用因子的作用要强于香芋上的自然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和高脂膳食诱导后雄性食蟹猴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利用免疫比浊法对不同年龄段食蟹猴的后肢静脉血测定,并选择中年雄性食蟹猴饲喂高脂饲料,研究高脂膳食条件下hs-CRP值的变化及与总胆固醇的关系。结果显示老龄雄性食蟹猴的hs-CRP平均值高于中年和低龄食蟹猴(6.09 mg·L-1±2.06 mg·L-1VS.2.78 mg·L-1±1.48 mg·L-1&2.31 mg·L-1±1.52 mg·L-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雄性食蟹猴的hs-CRP值高于雄性群体均值(6.09±2.06 VS.3.19±2.16),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膳食诱导后,食蟹猴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升高(P<0.05),hs-CRP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升高(P<0.05),提示hs-CRP可能与高脂含量有一定相关性,在心血管病动物实验研究中可作为辅助的预警指标。本研究确定了不同年龄段雄性食蟹猴的hs-CRP均值,且不同年龄段间hs-CRP存在差异;雄性食蟹猴经高脂膳食诱导后在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同时伴随hs-CRP水平的升高。本研究结果可为以灵长类动物为实验动物的心血管病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Photorhabdus luminescens细菌与昆虫病原异小杆属Heterorhabditis线虫专性共生。初生型共生细菌产生两种胞内晶体蛋白CipA and CipB,为共生线虫提供营养。为探索Cip蛋白是否对自由生活的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具有类似的营养功能,建立了Cip蛋白的重组酿酒酵母表达体系,并用于饲喂无菌的P. redivivus线虫J1幼虫。重组酿酒酵母表达的Cip蛋白能为线虫所利用,表现为营养支持作用,体现为线虫生长发育速度的加快以及繁殖能力的提高,说明Cip蛋白能为此种自由生活线虫提供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10.
同地共栖三种鼠耳蝠食性差异及其生态位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 KL  Yang J  Tan LJ  Zhang LB 《动物学研究》2012,33(2):177-181
2005年9—11月在贵州省安龙县笃山乡暗河村,分析了共栖同一山洞3种鼠耳蝠的形态特征和食性。在体型上,华南水鼠耳蝠体重为(4.46±0.53)g,前臂长为(34.63±1.45)mm;毛腿鼠耳蝠体重为(5.15±1.76)g,前臂长为(35.20±1.07)mm;西南鼠耳蝠体重为(10.94±0.87)g,前臂长为(45.21±1.15)mm。3种鼠耳蝠的体重两两之间差异显著,西南鼠耳蝠与另外2种鼠耳蝠的前臂长相比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在食物组成上,华南水鼠耳蝠主要捕食近水面活动的双翅目及其幼虫,体积百分比和频次百分比分别为79.7%和100%;毛腿鼠耳蝠主要捕食双翅目和小型鞘翅目,体积百分比分别占59.6%和28.8%,频次百分比分别为91.3%和80.1%;西南鼠耳蝠的食物组成主要为近地面或在地表活动的鞘翅目步甲科和埋葬虫科昆虫,体积百分比和频次百分比分别为80.8%和100%;3种鼠耳蝠食物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同地共栖3种鼠耳蝠除了形态结构上出现差异,食物组成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据此,推测3种鼠耳蝠可能采取不同的捕食生境和捕食策略,从而导致捕食生态位分离,避免出现激烈竞争,使得3种近缘鼠耳蝠能够同地共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