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蝈蝈(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Wattenwyl)也称聒聒儿,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螽亚目、螽嘶科、聒聒儿亚科。可经加工入药,有解毒、行水、止痛功能。因其鸣声悦耳,夏秋季常被人们笼养。笔者经数年实践,在中学动物教学中,将蝈蝈作为代替蝗虫的实验材料。现将蝈蝈与蝗虫相同及不同的特征简介如下。蝈蝈身体呈筒形,腹部略膨大。体表为绿色或绿褐包。体长为43—48毫米。躯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体段构成(图1本文图见第11页)。  相似文献   
22.
Eph-ephrin介导反向信号传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信号传递是细胞间通讯领域中新近阐明的机制,酪氨酸激酶受体-配体(Eph-ephrin)介导的双向信号传递是此机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Eph酪氨酸激酶家族受体及其配体ephrin家族成员是在神经发育、血管新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分子,通过Eph向细胞内传递的信号称为正向信号,通过其配体ephrin的信号称为反向信号.Ephrin家族又可根据分子结构分为2个亚家族,其中ephrinB为跨膜蛋白,可通过酪氨酸磷酸化依赖和PDZ结合结构域介导2种方式向胞内传递反向信号,活化FAK、JNK、Wnt等信号通路,ephrinA为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也具有反向信号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23.
基于CRISPR/Cas9n double nick技术构建人DNAH2(Homo sapiens dynein,axonemal,heavy chain 2)基因敲除的U2OS稳定细胞株,旨在研究DNAH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首先设计并合成A、B两个sg RNA(Single guide RNA)以及各自的互补链,退火连接形成DNAH2 sg RNA-A、B双链,再分别与带有BbsⅠ粘性末端的p X462线性载体相连,形成p X462-DNAH2-A、p X462-DNAH2-B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质粒共转染至U2OS细胞后,加入嘌呤霉素,以有限稀释法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株,再以蛋白印迹实验检测DNAH2蛋白的表达,最后通过PCR-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突变特点。结果显示A、B sg RNA双链成功插入p X462载体,U2OS-DNAH2-KO单克隆细胞株中DNAH2蛋白不表达,DNAH2基因发生移码突变,从而证实利用CRISPR/Cas9n double nick系统成功构建人DNAH2基因敲除的U2OS稳定细胞株,为研究DNAH2基因提供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24.
采用PCR技术,根据文献报道的鼠TPO成熟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以鼠TPO 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mTPO N端153个氨基酸的478bp cDNA片段及鼠TPO全长1032bp cDNA片段,mTPO153片段与合成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序列中Lys119-Lys135as的51bp肝素结合位点DNA片段连接,克隆到M13mp18及M13mp19载体中进行双向测序;同时将扩增的鼠TPO全长cDNA片段克隆到M13mp18及M13mp19载体中进行双向测序。证明获得鼠血小板生成素与肝素结合位点基因及鼠TPO全长基因,继之以pMAL-C2X为表达载体构建表达质粒,并经PCR及酶切鉴定。  相似文献   
25.
开发抗CD44抗体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抗CD44 抗体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肿瘤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前提和基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CD44单克隆抗体HI313的亲和力,MTS检测HI313是否抑制NB4细胞生长,并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与初筛AML病人标本共培养检测其促分化作用.结果显示HI313抑制NB4细胞生长,能使细胞周期停留在 G0/G1期,并能有效诱导AML病人血细胞的分化.通过以上实验证明抗CD44抗体HI313对NB4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相关, 并对AML病人的细胞有一定的促分化作用,提示此抗体具有针对AML进行靶向治疗的潜力,为HI313人抗体的进一步基因工程改造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脐带血干细胞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顾东生  刘斌  韩忠朝 《生命科学》2006,18(4):323-327
作为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s/hematopoieticprogenitorcells,HSCs/HPCs)的另一来源,脐带血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恶性和非恶性疾病。脐带血中HSCs/HPCs的质与量是决定其临床应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脐带血中还存在多种非造血的干细胞和前体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和非限制性体干细胞(unrestrictedsomaticstemcells,USSCs)等,这些细胞可能会在未来的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还讨论了脐带血的临床应用及HSCs/HPCs的体外扩增、增加HSCs归巢和再植能力等提高其临床应用能力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7.
陈泽  林冬  王敏 《生物技术》2006,16(4):13-15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PIG7基因ORF区的表达载体pPRRL-PIG7-IRES,为研究PIG7基因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经苯丁酸钠处理过的Kasumi-1细胞获得PIG7基因SIMPLE转录本的ORF片段,再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将目的片段亚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质粒PRRL.SIN.CPPT.PGK/GFP.WPRE。结果:PIG7基因ORF区成功亚克隆入了慢病毒表达质粒PRRL.SIN.CPPT.PGK/GFP.WPRE。结论:成功完成了PIG7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为研究PIG7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急性放射性损伤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重要类型,目前未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够多向分化、自我更新,且具有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抗炎、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其在促进组织修复的优势显而易见,而移植的时机、剂量长期以来莫衷一是。致瘤性等安全问题制约其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MSCs趋向于无细胞化移植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一研究新进展势必迎来急性放射性损伤治疗的新格局,本文对此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减毒沙门氏菌携带的血小板第四因子活性片段PF417 70 的放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口服途经喂饲小鼠携带PF4活性片段的减毒沙门氏菌,在第 2次喂饲后小鼠接受 70 0cGy全身照射,然后观察PIRES2 EGFP PF417 70 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并观察小鼠的造血恢复情况。结果:在小鼠的肝脏、脾脏、肾脏、小肠、外周血及骨髓均能检测到GFP的表达和转基因的整合。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照射后第 7d和 1 4d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培养的CFU GM和HPP CFC数量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首次应用减毒沙门氏菌SL32 61为载体来介导PF4活性片段的生物学作用,并证实通过口服途径可以保护小鼠免受放射损伤,并促进放射损伤后小鼠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索口服携带人PF4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对大剂量化疗小鼠造血重建作用。方法:通过在大剂量化疗前/后喂服携带PIRES2-EGFP/PF4减毒沙门氏菌,检测化疗后小鼠的生存率,小鼠在不同时间外周血血常规、骨髓细胞数、骨髓中Sca-1和C-kit细胞含量、不同时间骨髓生成各系细胞的集落数等。结果:在大剂量化疗前、后均口服携带PIRES2-EGFP/PF4减毒沙门氏菌组小鼠生存率高于只在化疗前口服携带PIRES2-EGFP/PF4减毒沙门氏菌组;两组口服携带PIRES2-EGFP/PF4减毒沙门氏菌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PBS对照组及携带空载体的减毒沙门氏菌组;口服携带PIRES2-EGFP/PF4减毒沙门氏菌组小鼠在化疗后第9~12天的外周血血小板数、骨髓细胞中Sca-1和C-kit阳性细胞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第5天、9天、12天的骨髓细胞总数、骨髓细胞形成Mix集落数明显增加。结论:口服减毒沙门氏菌SL3261为载体的PF4基因可以保护小鼠免受损伤,并促进化疗损伤小鼠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