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标本中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p24基因,探讨BDV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黑龙江省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人PBMCs中BDV—p24基因片段,同时扩增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BDV—p2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28.8%(19/66);47例正常人中,BDV—p2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6.3%(3/47),经比较两者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中国存在BDV感染,黑龙江省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BD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部分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乙型肝炎的免疫状况和流行趋势及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模式与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酶法测定谷丙转氨酶。结果在 10 47份血清中 ,HBV感染率为 6 .5 9% ,HBsAg阳性率为 4.5 8% ,HBsAb阳性率为 5 9.41%。在年龄分布上 ,5 0岁以上人群HBV感染率为最高 ( 13 .0 4% ,P <0 .0 5 ) ;在职业分布上 ,户外作业人群HBV感染率最高 ( 13.49% ,P <0 .0 0 5 ) ,HBsAb阳性率最低 ( 46 .6 3 % ,P <0 .0 0 5 ) ,五项指标全阴者百分率最高 ( 40 .87% ,P <0 .0 5 )。此外 ,大三阳和HBsAg ,HBcAb两项阳性者多数伴有血清中ALT的异常。了解了哈尔滨地区部分人群乙型肝炎流行情况 ,并证明HBV感染与年龄、职业、疫苗接种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产ESBL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质粒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质粒的表型与分布。用BlaTEM引物经PCR技术将 5 1株克雷伯菌与 2 9株大肠埃希菌编码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的质粒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目的片段后得到完整的质粒电泳图谱。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存在有相同大小的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的质粒。 2种细菌有产ESBL相同质粒 ,PCR技术可用于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细菌质粒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大庆原油样品中分离和初步筛选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目标菌株的特性,应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提高石油三次采油采收率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相关性质的鉴定。方法:从大庆原油样品中经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结果:获得2株细菌,1号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2号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对两株细菌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株细菌均能产酸、产气、产表面活性剂。证明其具有降低原油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柯萨奇B组3型病毒(CVB3)cDNA的重组质粒DNA(pGP51B)转化到E.coli HB101菌株中.筛选转化阳性菌株,经培养扩增后,提取重组质粒DNA,用缺口求移法制备生物素标记探针,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VB1.CVB3感染的Hela细胞及正常Hela细胞对照.结果该探针只与CVB杂交,而不与细胞对照杂交,且可检测出病毒感染5h尚未出现病变细胞中的病毒核酸.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是乙性肝炎的病原体,极易引起慢性感染,其中部分可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拉米夫定为新一代核苷类似物,能抑制病毒的复制,是当今较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但长期用药可引起病毒基因突变,产生耐药变异株,特别易发生YMDD变异,影响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测的70株淋球菌含三种质粒,质粒总检出率为95.7%(67株)。均含2.6Md者有67株,占94.29%,可能是隐蔽质粒。含3.2Md及23.1Md者20株均对青霉素耐药,故含此两种质粒的淋球菌有可能成为哈市耐青霉素的流行株。提取2.6Md质粒有希望制备诊断的探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检测博尔纳病病毒(BDV)RNA的原位PCR方法。方法首先设计BDV特异性引物以及检测BDV-RNA的原位PCR扩增系统.然后对BDV持续感染细胞(BDV/OL)和正常细胞(OL细胞)爬片进行原位PCR扩增,进而分别用DNA酶或RNA酶消化处理BDV/OL细胞爬片后,再进行原位PCR扩增。结果经原位PCR扩增后.约60%~70%的BDV持续感染细胞核中出现了阳性反应信号,但正常细胞无信号出现,并且病毒感染细胞中的阳性信号在RNA酶消化作用下消失,但不受DNA酶作用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BDV和RNA特异性,可以应用于检测相关动物或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脑组织中BDV-RNA,为进一步证明BDV的致病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臭鼻克雷伯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 ,常引起老人及婴幼儿重症护理病房的交叉感染及爆发流行 ,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有重要的医学意义。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RAPD)对 37株臭鼻克雷伯菌临床菌株基因组DNA进行分型 ,分析扩增产物的指纹图谱。实验结果表明 ,37株臭鼻克雷伯菌RAPD后可出现不同的指纹图谱 ,根据特异泳带C ,J ,F ,Q的有无 ,可将其分 7型 (I~VII)。RAPD可用于检测臭鼻克雷伯菌基因组DNA的异质性 ,是医院内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miR-125b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应用茎环RT-PCR的方法检测6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标本的miR-125b的表达,另有16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对照,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iR-125b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的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5),miR-125b的水平还与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转移、术后复发均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iR-125b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量升高,且与组织学分级、肿瘤转移、术后复发相关,可能作为膀胱癌诊断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