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着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组成的天然纳米结构颗粒。EV作为细胞间无细胞通讯的一种方式,通过传递包括遗传信息在内的大量生物分子来影响细胞间的通讯。此外,EV还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如免疫调节、细胞间竞争、水平基因转移和致病性等。革兰氏阳性细菌分泌的EV携带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细菌竞争、生存、入侵、抗生素耐药和感染方面发挥多样化作用。目前对于细菌E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对革兰氏阳性细菌EV的研究报道较少,其中对葡萄球菌EV的报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这篇综述介绍了葡萄球菌EV的化学成分组成、功能和分泌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2.
83.
表观遗传学指的是DNA序列不发生改变而产生长时程可遗传基因功能变化的生物学现象,其主要内容包括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miRNA调控等。很多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修饰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失调是阐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关键。目前,表观遗传修饰已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对近几年抑郁症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不同强度全身振动训练对于生物体运动表现、运动疲劳以及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本研究使用4周大雄性C57BL/6J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作3组,每组8只动物:无振动训练对照组(sedentary control,SC);相对较低强度振动训练组(5.6 Hz/0.13 g; relative low-intensity vibration, LV);相对较高强度振动训练组(13 Hz/0.68 g; relative high-intensity vibration, HV)。振动训练以每天振动15 min,每周5次,为期4周,随后进行各项测试包括:前肢抓力、衰竭性耐力运动测验、疲劳生化指标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测以及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数据以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并以Duncan's test检验不同的组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接受振动训练介入的小鼠比对照组,具有显著提升肌力和衰竭性耐力运动的时间。在疲劳与肌肉损伤相关生化指标部分,振动训练具有明显降低单次运动测试后血氨与血乳酸浓度以及肌酸激酶活性上升的作用。在临床血液生化方面,4周振动训练显著降低草醋酸转胺酶、麸丙酮酸转胺酶与肌酸激酶活性,以及尿素氮浓度。本研究证实振动训练4周的连续介入下,具有提升运动表现与抗疲劳的作用,而且不会造成健康小鼠在生理生化以及病理上的副作用。在提供一般健康成人的运动训练指导上,全身振动训练具有健康促进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其中应用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应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分布优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GOS评分分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扩张器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其血肿清除率也更高,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1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0.3mg/kg(SCOP 0.3,n=10)和3.0mg/kg(SCOP3.0),连续注射60d,在第53天和60天用避暗法测定记忆行为,第60天处死动物后取脑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TH-ir和Fos-ir的表达。实验2根据实验1结果造小鼠记忆障碍的模型后将小鼠分成4组,1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其他3组腹腔注射阿朴吗啡0.1mg/kg(APO 0.1)、0.5mg/kg(APO 0.5)和2.0mg/kg(APO 2.0),每组10只动物,连续30d。在注射阿朴吗啡第23天和30天测定避暗行为。第30天处死动物后取脑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Fos-ir和TH-ir的表达。结果:避暗法测定记忆发现东莨菪碱抑制小鼠的记忆。第60天,东莨菪碱3.0mg/kg组(SCOP3.0)的潜伏期比NS组显著缩短,仅是NS组的1/4(P〉0.05),错误次数比Ns组增加了大约4倍(P〉0.05),SCOP 0.3组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NS组没有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伏隔核和海马区的CAl和CA3的Fos-ir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且被盖腹侧区的酪氨酸羟化酶(TH-ir)和共表达TH/Fos-ir细胞显著减少(P〈0.01)。注射阿朴吗啡后明显缓解了小鼠的记忆障碍,且腹侧被盖区TH-ir细胞增加(P〈0.05)。结论:阿朴吗啡明显减轻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记忆障碍,是通过增强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正常人左室等容舒张期内的结构和血流变化,明确其各时相及相应的时间周期,为应用心脏同步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通过常规二维左心室血流脉冲多普勒(PW)和组织多普勒(TDI)检查,录取左心室PW、TDI和双声道超声心动图(DCE)图像,将所有受检者等容舒张时间(WRT)分为等容舒张早期(IVRTe)和等容舒张后期(IVRTl)并测量各时相时间间期,测量指标包括:①等容舒张期时间间期(IVRT);②等容舒张早期时间间期(IVRTe);③等容舒张后期时间间期(IVRTl);④IVRTl/IVRT;并计算心率校正后数值:⑤cfVRT;⑥cIVRTe;⑦cIVRTl;⑧cIVRTl/clVRT;⑨测量DCE上二尖瓣血流变化与组织运动时间差(TE-6)。结果:观察分析入选的45例图像,PW曲线上均观测到IVRT内i波存在,i波约占IVRT的1/2,平均值为(49.17±5.37)ms,以i波下降支转折点为t点,可将IVRT划分为IVRTe和IVRTl。84%TDI曲线上观测到IVRT内j波存在,j波约占IVRT的1/2,平均值为(43.13±4.83)ms,以j波形成点为t点,可将IVRT划分为IVRTe和IVRTl。PW、TDI、DCE三组测量指标进行比较,仅有常规PW与TDI所测量的IVRT、IVRTe、IVRTl数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PW和TDI测量数值分别与DCE所测数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校正心率后,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其所测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所测IVRTl/IVRT、cIVRTl/cIV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测数值的平均值为(0.50±0.12)ms。经重复性检验证实.DCE测量IVRT各时相时间间期的测量误差较小,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研究发现IVRT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时相即IVRTe和IVRTl,IVRTe内有i波存在,IVRTl内有i波存在,划分点t点大致为IVRT中点。  相似文献   
88.
摘要 目的:探究合欢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并分析治疗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合欢解郁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白细胞介素-6(IL-6)、hs-CRP水平,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 %,对照组为85.00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及PSQI评分差异不大,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SIOSS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和掩饰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IL-6和hs-CRP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IL-6和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合欢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老年抑郁症具有较好疗效,能改善抑郁症状,降低其自杀风险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同时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9.
陈琦  李少伟  贾宇臣  王利 《遗传》2014,36(6):566-573
文章从内蒙古野生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 Lim)中提取花青素, 观察其对口腔癌细胞株KB的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制与p53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利用含0.1%盐酸的甲醇提取花青素, 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PLC-MS )鉴定花青素的成分。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蓝莓花青素对KB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分析蓝莓花青素诱导细胞凋亡与p53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结果显示, 内蒙古自治区的野生蓝莓中至少存在14种花青素成分; 蓝莓花青素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KB细胞增殖, 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 而且能诱导细胞凋亡; 蓝莓花青素处理后Caspase-9蛋白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明显增加;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可以诱导KB细胞中p53蛋白表达上调; MSP结果表明随蓝莓花青素浓度增加, 未甲基化的p53的比例增加, 说明p53的甲基化状态有所下调。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丁苯酞(BNP)对七氟醚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取胎鼠海马组织,分离培养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神经细胞)、七氟醚组(3%七氟醚通气)、低剂量BNP组(1 μmol/L的BNP处理6 h+3%七氟醚通气)、中剂量BNP组(5 μmol/?L的BNP处理6 h + 3%七氟醚通气)以及高剂量BNP组(10 μmol/L的BNP处理6?h + 3%七氟醚通气),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Bax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生存率、凋亡率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结果24、48和72 h,七氟醚同期处理各组细胞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对照组(88.31±8.20)%,(80.42±9.04)%,(75.63±7.84)%;七氟醚组(71.53±6.95)%,(61.35±7.38)%,(45.40±5.42)%,t = 3.491、3.654、7.092,P均< 0.001;低剂量BNP组(72.41±8.42)%,(67.22±6.46)%,(50.11±5.71)%,t = 3.025、2.657、17.411,P?= 0.016、0.027、0.000;中剂量BNP组(76.68±5.95)%,(72.53±5.10)%,(54.58±6.73)%,t = 2.567、2.030、4.556,P = 0.028、0.034、0.000;高剂量BNP组(79.32±6.44)%,(75.68±5.47)%,(60.09±4.28)%;t = 2.183、2.048、3.890,P = 0.023、0.036、0.000],而BNP各处理组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七氟醚处理组[七氟醚组(71.53±6.95)%,(61.35±7.38)%,(45.40±5.42)%,低剂量BNP组(72.41±8.42)%,(67.22±6.46)%,(50.11±5.71)%,t = 1.180、2.038、2.317,P?= 0.216、0.030、0.019;中剂量BNP组(76.68±5.95)%,(72.53±5.10)%,(54.58±6.73)%,t?= 2.180、2.787、2.376,P = 0.028、0.017、0.020;高剂量BNP组(79.32±6.44)%,(75.68±5.47)%,(60.09±4.28)%,t = 2.206、3.488、4.756,P = 0.022、0.000、0.000],且随着BNP浓度的升高,细胞生存率明显升高[低剂量BNP组(72.41±8.42)%,(67.22±6.46)%,(50.11±5.71)%;中剂量BNP组(76.68±5.95)%,(72.53±5.10)%,(54.58±6.73)%;高剂量BNP组(79.32±6.44)%,(75.68±5.47)%,(60.09±4.28)%;F = 2.182、2.491、2.384,P = 0.020、0.024、0.022]。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七氟醚通气处理的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七氟醚组(67.49±7.92)%,低剂量BNP组(60.72±8.33)%,中剂量BNP组(44.95±7.21)%,高剂量BNP组(31.86±6.50)%,对照组(19.42±4.58)%,F = 6.583,P < 0.001],而采用BNP处理的各组神经系统凋亡率明显低于七氟醚组(P < 0.05),且随着BNP剂量的增加,凋亡率明显降低(P < 0.05)。七氟醚通气各组细胞Bcl-2表达较对照组降低,而BNP处理各组细胞Bcl-2表达较七氟醚组有所升高,且随着BNP剂量增加Bcl-2表达增加;七氟醚通气各组细胞Bax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而BNP处理各组细胞Bax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较七氟醚组有所降低,且随着BNP浓度的升高Bax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 结论七氟醚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而BNP则可有效抑制七氟醚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与促进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