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461.
大花蕙兰茎尖组织培养及其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lorium)茎尖为外植体,在改良的Vacin和Went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了原球苹,并且在添加有1 mg/1BA的‘Vacin和Went培养基上获得了快速繁殖无性系,将原球茎转移到加有香蕉匀浆汁的Knudson c培养基上,很快长出叶片和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较高浓度的BA(1.O mg/1)能促进原球茎的增殖;较低浓度的BA(O.4mg/1)能促进原球茎的分化。形态发生的显微观察表明原球茎来源于体细胞胚,它的发育过程与合子胚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462.
水生高等植物对废水中银的净化与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戴全裕  戴文宁  高翔  卢红 《生态学报》1990,10(4):343-348
  相似文献   
463.
蚕豆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蚕豆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变化如下:1.发育早期,整个胚珠中未见淀粉粒。其后首先在合点区出现淀粉,而后从合点向珠孔逐渐扩大分布范围。2.珠心和内、外珠被中均含有淀粉粒,尤以内珠被的淀粉增长迅速,数量多、个体大。受精后,内珠被解体,淀粉出现在外珠被细胞中,推测营养物质可通过整个胚囊表面进入其中。3.合点与胚囊之间的珠心细胞特化或长形。可能有助于营养物质进入胚囊。4.功能大孢子中贮存丰富的淀粉粒,它和珠心细胞一起是胚囊发育时的营养来源。5.卵细胞受精后,所含淀粉粒的数量和大小明显增长,随着合子和胚细胞的分裂,其中贮存的淀粉逐渐被消耗,到多细胞球形胚时完全消失。6.胚乳核周围始终未出现淀粉粒。7.胚器官分化之后,子叶和胚轴等处逐渐出现淀粉粒,其中生长活跃的结构如生长点、维管束等不贮存淀粉。8.子叶中的淀粉粒含量迅速增加,颗粒特大,是种子内营养物质的最终贮存场所。  相似文献   
464.
465.
沙坡头地区位于宁夏自治区西北部的中卫县内,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为荒漠半荒漠的景观带。南北长约10km,东西长约25km,面积约250km2。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过去黄沙一片,人烟稀少,经三十多年来的绿化,变成了沙漠中的绿洲,并有“沙坡鸣钟”著称于国内外。作者于1986—1987年间曾三次到该区采集蜘蛛标本,经初步鉴定,共有30种,隶于13科26属,其中2种为我国新纪录(标有“△”处),8种为宁夏新纪录(标有“○”)。1.大卷叶蛛Dictyna major1♀,马场湖,1986.6.28.2.近亲幽灵蛛Pholcus affinis1♀,沙管所,1986.7.2.△3.珍珠齿螯蛛Enoplognatha mar…  相似文献   
466.
山黧豆胚胎发育过程中ODAP和一些大分子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量分析方法检测了山黧豆胚胎发育过程中ODAP毒素含量和核酸、蛋白质、糖类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每粒种子的ODAP含量随着胚的发育而增加。每粒种子DNA量随着细胞的迅速分裂而增加,R、蛋白质、淀粉含量随着胚的发育而成倍地增加,当进入心形胚时这些物质的增加更为迅速。如以每克干重中的含量来表示,那么ODAP、DNA及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胚的发育而下降,其它大分子物质含量在胚发育前期升高,进入心形胚时,这些物质达到最高峰;到鱼雷胚时,这些物质含量开始下降,直到胚基本分化完全时,降到最低点;只有酸性蛋白质含量一直保持增长。  相似文献   
467.
468.
469.
百合小孢子发生过程中有关酶活性和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70.
活性氧对大豆下胚轴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百草枯、H_2O_2和Fenton反应作为外源活性氧,探讨了活性氧对大豆下胚轴离体线粒体的部分功能与结构的伤害。结果表明,活性氧O_2~-,H_2O_2和·OH都能引起线粒体结构的迅速膨胀,呼吸控制比率和氧化磷酸化效率降低,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下降。通过对线粒体膜脂氢过氧化物和脂质共轭二烯的吸收光谱分析,阐明了活性氧对线粒体的损伤是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