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甘肃南部山地草甸植被烧荒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庆诚  赵松岭 《生态学报》1981,1(3):215-220
甘肃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边缘,全区海拔高度约在3,000至4,000余米之间;年降雨量约600至800毫米,雨季集中在5—7月份,年平均气温1—3℃,几乎不存在绝对无霜期。因此,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高寒与湿润。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本区大面积发育着以垂穗披碱草(Clinelymus nutans)、垂穗鹅观草(Roegneria nutans)、几种嵩草(Kobresia spp)、几种苔草(Carex spp)为优势种的草原化草甸、真草甸和沼泽草甸植被。  相似文献   
442.
本研究由桔子、柿子(包括有核品种与单性结果品种)及南瓜(有籽品种)在开花前后的子房中提取出酸性乙醚溶解物质,并用小麦芽鞘垂直生长法测定其活性。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各品种中开花前子房中的生长促进物与生长抑制物的活性都很高。但在有核种中如果不经过授粉,则在花后1~3日内子房中促进物质的水平即迅速降低而抑制物质水平则仍然保持很高。授粉引起了子房中促进物质水平的迅速增高与抑制物质水平的显著降低。天然单性结果品种与有核品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开花后1~3天内前者的子房中在不授粉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促进物活性,而抑制物活性则大为降低。人工用外源生长物质诱发南瓜单性结果时,也同样引起内源促进物的急增而抑制物则完全消失。 这些结果说明了授粉受精的作用不仅在于引起子房中生长促进物的活化,而且也消除或对抗了生长抑制物的作用。座果与果实的继续发育受到生长促进物与抑制物间一定平衡状态的控制。本文对生长抑制物质的生物学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3.
马铃薯块茎切片伤诱导抗氰呼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块茎新鲜切片呼吸中不存在抗氰的交替途径。相反,陈化24小时切片的伤诱导呼吸不仅相当抗氰,而且在氰化物(CN~-)存在和不存在时都被间-氯苯氧肟酸(m-CLAM)抑制,证明有交替途径运行。据测定,在陈化切片伤诱导呼吸中,交替途径和细胞色素途径分别约占总呼吸的28%和54%。当受 CN~-抑制时,交替途径的最大运行量(V_(alt))大于实际运行量(ρ·V_(alt)),表明电子流可能从细胞色素主路转向交替途径。当用碘乙酸和丙二酸抑制以降低陈化切片呼吸流时,KCN 和 m-CLAM 各自抑制呼吸的百分比并无改变,说明关于电子流量是控制交替途径“开关”的看法还不能完全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444.
细胞融合(cytomixis)现象普遍出现于被子植物的花粉母细胞之间。最近,我们又在曼陀罗中看到这个现象。应用 x~2(卡平方)检验,又发现曼陀罗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转移方式与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和黑麦的一样,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表明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与染色质穿壁方式是有关联的。  相似文献   
445.
通过对微生物生长后的模拟壁画的分析测定,发现微生物对壁画颜料有很大影响:微生物形成的可溶性色素直接造成壁画色度的改变,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草酸盐,并使颜粒晶体的晶形发生变化。此外,微生物的作用使铅丹的价态改变,在铅丹的色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6.
碳离子诱导的DNA双链断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DNA双链断裂(DSBs)是电离辐射诱导的最重要的原发损伤,研究DSBs有利于揭示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机理。用倒转脉冲场凝胶电泳结合荧光扫描进行DNA定量研究75MeV/u12C6+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DSBs的诱导,结果表明:DSBs产额约为0.74DSBs/100Mbp/Gy;DNA片段分布在两个区域。大片段区分子量约为1.4Mbp~3.2Mbp,分子量小于1.2Mbp的为小片段区;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大片段区DNA含量逐渐下降,而小片段区的DN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B16DNA分子上可能存在对重离子较为敏感的位点。  相似文献   
447.
陕北南部侧柏林演替时期的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模糊聚类分析和对应因子分析方法将陕北南部森林次生演替侧柏林阶段划分为3个时期:初期、中期和晚期,各时期几个主要的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的变化证实了这种划分的合理性。同时,结果还暗示在生境不一致的情况下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来研究群落演替有时可能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448.
温度对密点麻蜥心电活动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肃省民勤县荒漠半荒漠环境中的卵胎生蜥蜴密点麻蜥(Eremiasmutiocelata)为材料,研究其心电活动随体温变化的规律以及对环境温度的适应特点。共记录密点麻蜥125只,每只蜥蜴记录5、10、15、20、25、30、35℃7个温度等级,每个等级15~20只;少数蜥蜴记录的温度范围扩展到40、42、44、45和46℃。环境温度采用由电接点温度计和继电器控制的电冰箱和恒温箱来控制。体温测量采用SY-2型数字式温度计,测定时插入泄殖腔2cm。心电描记采用LMS2B型二道生理记录仪。电极为不锈钢针形电极。实验前将蜥蜴放入待测温度环境中适应2h。被测蜥蜴背位固定于木板上,不麻醉,将记录电极的正极插入左前肢皮下,负极插入右前肢皮下,地线插入后肢皮下,插入深度均为5mm。电极固定后待蜥蜴的体温达到预定温度5min后再开始心电记录。在实验记录纸上测量各波的电压值及各间期的时间,其中R~T间期即S~T段,表示从QRS波结束到T波结束的时间,T~P间期表示从T波结束到P波开始时的时间,P~R间期表示从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的时间,以t测验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体温为5~35℃时的心电图中P波和T波是正向的,且幅度很  相似文献   
449.
水杨酸对陈化马铃薯切片乙烯产生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可明显促进队化马薯切片的乙烯产生。SA促进乙烯产生的作用强度与SA浓度、pH值、陈化温度以及块茎的生理状态有关:在90μmolL^-1内,作用强度与SA浓度呈正相关;30℃下的的作用强于20℃下的作用;pH6.4的SA溶液作用最强;对休眠块茎切片的作用强于存除休眠块茎切片。  相似文献   
450.
本文报道了青甘直隶环毛蚓Pheretimatschiliensiskokoana的生殖器官多态现象,因卵巢发育正常,属于孤雌生殖种类,并发现一新的中间型(I6型),即前列腺与受精囊之间的中间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