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311.
棉花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谱分析、形态特征、生化及DNA分子水平等方面分析了棉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陆地棉品种间遗传多态性水平低,改进其遗传多样性是今后棉花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现有栽培品种、野生种质的研究利用和种质引进交流,多种育种技术综合运用和合理的植棉区域规划及多育种目标引导,是提高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今后应加强棉花核心种质的研究和从基因组水平对棉花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12.
一种快速微量提取植物叶片DNA的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一种快速提取微量DNA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无需任何特殊设备,所需样品量少。提取的DNA纯度高,D260nm/D280nm在1.9-2.1之间,可满足RAPD、SSR、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等以PCR扩增为基础的实验需要。  相似文献   
313.
黍稷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对国家种质资源库中收集保存的8016份黍稷种质资源的株高、千粒重、生育期等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千粒重、主茎节数、主穗长、株高、穗型、花序色、粒色、米色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44%;8016份黍稷种质资源可分成5大组群,各个组群都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其中组群4的1301份种质资源的主茎节数多,单株产量、千粒重都比较大,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14.
水稻TFⅢA型锌指蛋白基因ZFP207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君  黄骥  鲍永美  江燕  张红生 《遗传》2010,32(4):387-392
锌指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 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过程。文章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水稻中预测并克隆了一个TFⅢA型锌指蛋白基因ZFP207(GenBank 登陆号: AK063147.1), 该基因包含一个567 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一条18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编码产物的预测分子量为20.72 kDa, 等电点为9.67。锌指蛋白ZFP207含有一个典型的TFⅢA型锌指结构, 并且在C端含有一个可能具有转录抑制功能的EAR-motif, 但不具有任何已知的核定位信号。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 ZFP207与植物中已经发现的单锌指蛋白亲缘关系较近。通过RT-PCR方法分析了ZFP207基因在成株期水稻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发现ZFP207在茎和叶中表达量较高, 而在穗和根中表达量较低。在酵母中的转录激活实验结果显示, ZFP207在酵母中不具有转录激活功能。  相似文献   
315.
水稻Qb-SNARE蛋白OsNPSN11多克隆抗体制备、鉴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真核生物细胞囊泡运输过程中的膜融合主要是由SNARE蛋白介导的, OsNPSN11是从水稻中克隆的Qb-SNARE家族基因, 文章将OsNPSN11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与6个His标签融合, 重组质粒pET-OsNPSN11转化BL21(DE3)0.5 mmol/L IPTG诱导4 h后获得了高效表达。用镍离子亲和树脂(Ni2+-NTA His Bind Resin) 纯化融合蛋白, 以纯化后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 该抗体能特异识别在原核系统表达的抗原, 以及水稻不同组织质膜组分中的OsNPSN11, 可用于转基因水稻中目标蛋白的表达分析。  相似文献   
316.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雄配子发育的解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石蜡切片和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方法观察了甜椒(Capsicum annuum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保持系8B雄配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都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绒毡层细胞无明显差异,形成了正常的四分孢子。在四分体单核居中期后,不育系的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并伸进药室,挤压花粉粒,同时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不育系单核晚期花粉粒开始崩出内含物。致使不育系的雄配子在双核花粉粒形成之前就完全裂解,不能发育成正常的花粉粒。此外,超薄切片还观察到不育系花粉粒在单核早期绒毡层细胞线粒体空泡化,这种变化表明雄性不育的遗传缺陷包括在花药发育早期发生的线粒体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317.
四倍体不结球白菜的诱导及染色体倍性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子叶期不结球白菜生长点对其进行染色体倍性操作,根据形态解剖学、细胞学特征和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浓度为0.2%的秋水仙素处理4次的效果最好,四倍体诱变率为8.42%.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花器官、气孔等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结实率降低;抽薹较晚.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对照DNA相对含量为100,疑似株为200,表明是四倍体;疑似株有2个值与对照的比值约为1和2,表明是嵌合体(2x 4x).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与染色体计数法鉴定结果一致,表明流式细胞仪可以较准确地检测不结球白菜突变株倍性.  相似文献   
318.
二倍体和四倍体扬花萝卜的品质特性及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二倍体扬花萝卜及其同源四倍体萝卜的生长和品质特性及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二倍体萝卜相比,四倍体萝卜叶片极显著增厚、增宽、增重、叶色加深,叶片中的还原糖和VC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肉质根的长、直径、重量和小区产量均极显著增加,其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和VC含量极显著提高,而硝酸盐含量则极显著降低(P<0.01)。(2)经过2℃、10 d低温胁迫后,四倍体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大于二倍体,SOD、POD活性大幅度提高且高于二倍体,MDA含量低于二倍体。研究发现,四倍体较二倍体萝卜在叶片和肉质根形态上表现出巨大性,优质高产,且耐寒能力强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319.
棉花细菌人工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BAC-FISH)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BAC-FISH)技术是植物染色体识别、物理作图等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对于某些物种尤其是多倍体植物,由于大量重复序列的存在等问题,使得该技术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选择棉花分子遗传图中高重组区的微卫星位点(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的策略,筛选到不含或含有少量重复序列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同时,在通用FISH技术程序基础上,通过改进发根、变性、洗脱条件等步骤,构建出适合于棉花的BAC-FISH技术,简化了操作流程的同时,获得稳定的杂交结果及较高的检出率;并通过将一随机获得的BAC进行染色体的物理定位,进一步引入双探针、双色及重复杂交技术,显示了该技术的成熟与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320.
为了揭示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Makino)开花调控转录因子(MADS AFFECTING FLOWERING 2)MAF2在开花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BcMAF2基因的全长序列。结果表明:(1)BcMAF2基因含有1个长度为58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196个氨基酸;将BcMAF2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MAF2氨基酸比较表明,BcMAF2基因与其他物种中该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2)将BcMAF2与YFP和HA标签融合,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pEarleyGate101 BcMAF2 YFP HA,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瞬时表达于本氏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片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BcMAF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表明BcMAF2符合作为转录因子的功能。(3)将BcMAF2基因遗传转化拟南芥中进行功能验证,通过蛋白印迹试验获得5个过表达株系,且在选取的蛋白表达量较高的第8、10株拟南芥中均表现出明显延迟其抽薹开花表型。研究推测BcMAF2基因可能参与植物开花的春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