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
为开发和利用白刺生态和药用的双重价值,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研究青藏高原唐古特白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种子油的化学成分。应用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检出的28个化合物中共鉴定了12种成分,占总量的85.99%。分别是(Z,Z)-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双环[10.1.0]十三碳-1-烯,7-十五炔,γ-谷甾醇,γ-生育酚,1,E-8,Z-10-十六碳三烯,9,12-十八碳二烯醛,24-甲基-5-胆甾烯-3-醇,(Z)-9,17-十八碳二烯醛,豆甾烷-3,5-二烯,二十烷等。其中,(Z,Z)-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65.85%。  相似文献   
72.
人工食物对高原鼠兔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玉米面、小米面和绿豆粉 (质量比为 5∶3∶2 )的混合食物饲喂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种高原鼠兔 ,4 0d后断头杀死 ,取其后腿肌肉测定稳定性碳和氮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 ,用混合食物饲喂后 ,高原鼠兔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显著升高 ,由对照的 (- 2 4 6 6± 0 2 5 )‰上升为 (- 19 0 5± 0 0 9)‰ ;稳定性氮同位素的组成变化较小 ,仅由对照的 (3 2 8± 0 13)‰增加为饲喂后的 (3 6 1± 0 32 )‰。经人工食物饲喂后 ,高原鼠兔与其食物间稳定性碳同位素的分馏效应为 4 73‰ ,稳定性氮同位素的分馏效应为 2 79‰。C4组分食物的加入影响高原鼠兔的稳定性同位素 (特别是氮同位素 )代谢模式 ,其稳定性同位素代谢周转率可能高于原来预测的 4 0d。  相似文献   
73.
1植物名称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又名鸡爪大黄. 2材料类别无菌种子苗. 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无激素培养基.前期分化培养基:(2)MS 2,4-D 1 mg·L-1(单位下同) KT 1 ZT 0.5 6-BA 0.5.后期分化培养基:(3)MS 2,4-D 1 KT 2 ZT 0.5 6-BA 1.以上3种培养基均附加CH 300、肌醇200、3%蔗糖、5 g·L-1琼脂粉.生根培养基:(4)MS NAA 1 3%蔗糖;(5)1/2MS NAA 1 3%蔗糖;(6)1/2MS NAA0.5 1.5%蔗糖;(7)1/2MS NAA 0.5 3%蔗糖;(8)1/2MS NAA 1 1.5%蔗糖.pH 5.8.培养温度为(25±1)℃,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度为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2 h·-1.  相似文献   
74.
唐古特大黄休眠芽诱导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植物名称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又名鸡爪大黄. 2材料类别休眠芽. 3培养条件分化培养基:以white、B5和190-2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1.0~3.0 mg.L-1(单位下同) NAA 0~0.2 肌醇200 CH 300.增殖培养基:MS 6-BA 3.0 NAA 0.1 肌醇200 CH 300.诱根培养基:MS NAA 0.5 肌醇200 CH 300.上述培养基均附加3%蔗糖、0.5%琼脂,pH 5.8.培养温度为(20±1)℃,光源为日光灯,光照度为2 000 lx,光照时间18 h·d-1.  相似文献   
75.
青海高原地木耳中氨基酸特征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木耳在青海民间视为山珍 ,能清热解毒、凉血明目 ,是一种天然的营养保健食品。文中采用美国 6 0 0E氨基酸分析仪 ,日本岛津RF5 4 0荧光仪测定了青海高原地木耳中 1 8种氨基酸的含量 ,为科学地开发利用青海高原地木耳食物资源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藏红花 (CrocussativusL .)又名番红花、西红花 ;藏药中称为苟日苟木。它是鸢尾科草本植物 ,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我国长期以来把它作为珍贵的中藏药。其药用部位是柱头 ,有效成分主要是藏红花素、藏红花酸、藏红花醛和藏红花苦素。丁葆祖等于 1979年首次从藏红花的球茎获得完整的植株[1 ] 。Sano等人 1987年在离体条件下 ,诱导花柱 柱头状物再生获得成功[2 ] ,此后国内外不断有相关报道[3~ 7] 。但试验大多集中在由外植体直接或由愈伤组织间接诱导柱头状物 ,且花柱 柱头状物的频率低和数量少。我们试图先由藏红花…  相似文献   
77.
鹅观草属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鹅观草属是禾本科小麦族中的最大的属,现知全世界有4组,20系,126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中国有4组,18系,79种,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华北和东北,是鹅观草属植物种类最为集中的区域,尤其高原东北部的唐古特地区又是我国鹅观草属分布相对密集之地,有3组,12系,30种,而且其间不同等级,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均有分布,该地可能就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同时,唐古特地区多汇聚有鹅观草属不同等级的原始类群和与原始类群有很缘的短柄草属植物,其中最原始的大柄鹅观草特产于该区,而该区缺乏的是高级的大颖组类群,故推测唐古特地区可能又是该属的起源地,起源时间大约在青藏高原明显增高,气候转凉的晚第三纪初的中新世,鹅观草属起源后,在中国境内地质活动比较剧烈的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分化,但只有少数适应性较强的类群大概以3条路径扩展到国外,并向东到在北美的巴芬岛,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滨岸,向北进入寒冻的北极地区。  相似文献   
78.
高寒草甸小嵩草种群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从繁殖生态学的角度对高寒草甸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嵩草属寒冷中生密丛短根茎地下芽植物,在高寒生境中采用以营养繁殖为主、有性繁殖为辅的繁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虽然小嵩草种子产量达4553.8粒/m^2,但种子萌发率较低,室内和野外萌发率分别仅有4%和1%,经氢氧化钠溶液和赤霉素溶液处理后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1%和2%,而削去种皮后种子萌发率达52.6%,种皮坚硬是造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进入种子库、保留至返青期且具有活性的种子仅占种子总数的24.35%,其室内萌发率仅有3%,而在野外理论实生苗仅为11.09个/m^2,与此相反小嵩草营养繁殖所形成的新个体数为6256.25个/m^2,远远多于种子萌发所形成的实生苗数。此外,小嵩草营养繁殖效力也远高于有性繁殖效力,营养繁殖效力占总繁殖效力的90.92%。  相似文献   
79.
两种生境下鹅绒委陵菜无性系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调查统计的方法研究了矮嵩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两种生境下鹅绒委陵菜无性系的形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矮嵩草草甸内的鹅绒委陵菜无性系绝大多数特征参数大于金露梅灌丛内,形态可塑性较显著,这与不同生境下的资源异质性特征密切相关。研究为生境适应假说提供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80.
综述了UV-B辐射增强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对光破坏的响应与适应性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许多研究表明UV-B辐射增强对植物具有破坏作用能引起植物光抑制,光氧化和光损伤,植物依靠自身修复系统而对其破坏又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