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71.
四川红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60年代人工栽培的四川红杉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径阶标准木法”和“样方收割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和枯枝落叶层。据调查数据,应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估测乔木层单株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文中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四川红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135.17t/ha,净生产量为10820.52kg/ha·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13.57t/ha,占林分生物量的84.02%,净生产量为8951.63kg/ha·a,占林分净生产量的82.73%。林分中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占林分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的1.01%和3.16%、4.44%和13.86%。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为14.23t/ha,占林分的10.53%,林分年凋落物量和枯损物量为3996.14kg/ha·a,占林分生产力的36.93%。  相似文献   
72.
73.
一例26岁大熊猫临床表现为精神萎蘼,活动极少,食欲趋于废绝,最初按照消化道疾病常规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后经超声波检查,诊断为严重胆囊炎,经消炎利胆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74.
选用活率、运动速度、活力这三个指标对37℃下温育的大熊猫新鲜精液每隔15 min做一次镜检和质量评估.运动速度从第45 min后开始大幅降低(P<0.05),105 min时活率开始显著降低(P<0.05);0~45 min内活力为78.8%~75.5%(P>0.05), 60~90 min内活力为69.5%~64%,变化显著(P<0.05);90~120 min内活力及运动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认为37℃温育时间应该控制在75 min以内;45 min以内精子运动速度、活率、活力处于最佳状态,此时段为首选输精时间.  相似文献   
75.
2009年11月27日,卧龙大熊猫"网网"和"福妮"启程远赴澳大利亚,首次在南半球开展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胡锦涛主席2007年访问澳大利亚时宣布,应澳大利亚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提供一对大熊猫给澳大利亚供合作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76.
卧龙圈养大熊猫母兽带仔野化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卧龙圈养大熊猫进行母兽带仔野化培训.初步建立了大熊猫初生幼仔到半岁幼兽的野化培训方法;建立了大熊猫幼仔与研究者的隔离方法,避免了培训个体对人和人工饲养环境的依赖;探索了提高圈养大熊猫活力的新方法;初步证明了带仔野化培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7.
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活动密集的"五一棚"区域,设置固定监测样线,定期收集大熊猫在冷箭竹更新竹林和残存竹林中的活动痕迹和生境数据。通过路线监测和样地调查,"五一棚"区域拐棍竹和冷箭竹为海拔梯度分布,2700 m以下为拐棍竹林,2300~3600 m之间为冷箭竹林;冷箭竹的更新竹林和残存竹林呈镶嵌耦合分布,从而有利于大熊猫的季节迁徙、食物转换和面对冷箭竹的开花枯死和自然更新。2012年9月—2013年11月的监测数据表明野生大熊猫主要生活于更新竹林中,利用率达到91.94%,且不同月份之间具有波动性(P<0.05)。比较更新竹林和残存竹林的微生境结构,发现两者之间除小部分变量之外(坡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竹笋密度、成竹密度、种群密度和枯死竹密度),其余各变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竹子质量(地径、株高和生物量)达到大熊猫选择利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78.
1 基本情况 介绍大熊猫“张卡”,雌性,谱系号505,2000年秋出生于四川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2001年5月8日抢救于宝兴野外,2003年9月转至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饲养,目前体重103kg,身体健康状况良好。2005年初次发情,2006年3月19~20日正常发情到高潮,并成功自然交配,21日实施人工授精。经3个多月的妊娠,7月7日出现妊娠反应,外阴逐步出现了变化。7月14日上面乳头开始出现肿胀,7月29日腹部乳头也开始逐渐肿胀。8月3日通过超声波检查,发现胎儿基本发育成熟。该大熊猫在妊娠的后期,保持一定的食欲,每天采食精料400~500g和一定量的新鲜竹子、竹笋。  相似文献   
79.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来源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34只圈养大熊猫(分为a群体和b群体)和7只圈养野生大熊猫(圈养野生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Y161177~AY161218、Ame-μ5~Ame-μ70和g001~g905等30个微卫星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保持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微卫星数据表明,30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好(PIC=0.621~0.640),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水平(a群体:A=5.48,Ho=0.475,He=0.696;b群体:A=5.24,Ho=0.453,He=0.719;圈养野生群:A=3.80,Ho=0.514,He=0.725)高于6个濒危物种(Ho=0.210~0.390,He=0.150~0.430)但低于3个非濒危物种(Ho=0.620~0.710),圈养大熊猫遗传多样性水平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圈养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圈养野生群相比有所降低.F统计量及基因流Nm分析结果证明,a、b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不高(Nm=2.610,Fst=0.0874,Fit=0.4116),存在个体交换和一定程度的近交,b群体近交程度高于a群体(a群体Fis=0.3221,b群体Fis=0.3983).因此,现阶段圈养大熊猫的管理重点是避免近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将圈养大熊猫种群作为同一管理单元,把纠正大熊猫系谱中的错误、科学选择大熊猫个体进行群体间交流作为关键点,利用微卫星技术保持和提高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80.
卧龙大熊猫的保护与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长达16年的监测,发现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基本趋于稳定,但较之70年代种群有所下降。1983年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没有造成卧龙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急剧下降,到2003年,冷箭竹更新竹林才能全面恢复到1983年前的水平。1991-1996年,卧龙共繁殖大熊猫11胎16仔,成活11只,成活率近70%,为人工繁殖大熊猫放归野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