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联合利用治疗光源、光敏剂和氧分子,选择性治疗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的精准靶向疗法。光源作为PDT治疗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发光波长、照光方式和剂量直接影响疗效。本文详细介绍了太阳光、近红外光、X射线、在体发光和发光二极管等5种PDT光源的研究新进展,并分析了这五种治疗光源在生物组织穿透深度上的不同特性以及所存在的不足。随后,重点讨论了以提高PDT治疗精度为目标的体表照光和体内照光等两种个性化照光模式。研发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新型PDT光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平行、盲法、对照的对比试验设计,比较其试验产品和对比产品对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共测定240份临床血液标本。试验产品和对比产品的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6.15%,总符合率为97.92%。对比产品和试验产品结果不一致的5例标本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进行验证后,试验产品与临床诊断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100%。采用Kappa检验考核两种产品测定结果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958。经McNamara's test分析,两产品之间无差异,χ2=3.20,P>0.05。结论试验产品显示出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标志物,试验产品与对比产品等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实验研究脉冲1.338μm激光的角膜损伤效应,确定其损伤阈值,并与10.6μm激光角膜损伤特点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输出波长1.338μm、脉冲宽度5 ms的Nd:YAG激光为照射光源,角膜光斑直径1.7 mm,以不同剂量的激光照射新西兰白兔角膜,于照后1 h观察角膜损伤情况,统计损伤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在1.5倍阈值剂量下比较该激光与10.6μm激光角膜损伤的特点。实验中注意观察晶状体和眼底是否有损伤。结果:脉冲1.338μm激光角膜损伤阈值为27.0 J/cm2(95%置信区间25.8~28.1 J/cm2)。阈值水平下,角膜损伤斑肉眼观察呈淡淡的灰白色,裂隙灯下可见一与角膜同厚的灰白色反光带,晶状体或视网膜正常;1.5倍阈值剂量下,角膜损伤斑为清晰的瓷白色,裂隙灯下可见一与角膜同厚的白色反光带,同时观察到晶状体前表面白色反光点,但视网膜无变化。与之相比,10.6μm激光角膜损伤在裂隙灯下仅观察到一很窄的亮白反光条,位于角膜表层。结论:脉冲1.338μm激光在光斑直径1.7 mm,脉冲宽度5 ms条件下的角膜损伤阈值为27.0 J/cm2。角膜损伤特点是,损伤斑呈灰白色或瓷白色,累及角膜全层,而10.6μm激光损伤仅累及角膜浅层。  相似文献   
84.
在低氧预处理延迟心肌保护中钙网蛋白表达升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Xu FF  Fu Y  Liu FY  Zhu XM  Liu XH 《生理学报》2006,58(6):536-546
本文分别在整体实验和细胞培养条件下研究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在低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延迟心肌保护中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1)整体实验时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仅结扎冠状动脉的心肌缺血(myocardial infarction,MI)组和HPC后再结扎冠状动脉的HPC+MI组,分别于术后24h、14d和28d观察HPC对缺血后心功能和梗死区、危险区面积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RT表达以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APK)活性。(2)原代培养Sprague—Dawley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低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组、HPC组、HPC+H,R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HPC+H/R(SB+HPC+H/R)组、SAPK抑制剂SP600125+HPC+H瓜(SP+HPC+H/R)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台盼蓝排斥实验、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检测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RT表达及p38MAPK、SAPK的磷酸化水平。主要结果如下:(1)整体动物实验结果表明,HPC改善缺血对心肌左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度(+dp/dtmax)的抑制,限制心肌梗死面积;HPC后CRT表达呈动态变化:术后24h时HPC+MI组CRT表达增高106%(P〈0.05vsMI组),以危险区最为显著;14d至28d表达逐步降低。相关分析显示,术后24h时CRT表达量与心功能呈正相关(r=0.9867,P〈0.05),与梗死面积呈负相关(r=-0.9709,P〈0.05)。(2)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HPC可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LDH漏出,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单纯HPC可诱导CRT表达轻度增加(222%,P〈0.05vs对照组),而损伤性H/R诱导CRT过表达(503%,P〈0.05vs对照组),HPC可降低H/R诱导CRT表达升高的幅度;p38MAPK活性与HPC诱导的CRT表达呈正相关(r=0.9021,P〈0.05),而SAPK活性与其呈负相关(r=-0.8211,P〈0.05)。由此得出结论:(1)整体实验中HPC可明显改善缺血后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限制心肌梗死范围,促进危险区心肌恢复;心肌梗死早期,HPC诱导CRT表达上调,参与心肌保护;(2)细胞培养实验中HPC可诱导CRT适度表达,增强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对H/R损伤的抵抗力;p38MAPK可能介导HPC诱导的CRT表达,而SAPK激活可能不利于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85.
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是内质网中主要的Ca2+结合分子伴侣,具有调控细胞Ca2+稳态、蛋白质合成与修饰等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凋亡、应激、心血管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CRT属于心脏胚胎基因家族,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肌原纤维形成、促进糖原分解、诱导肥大相关基因转录、调节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及心肌细胞凋亡等,在心脏发育及心肌肥大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本文对CRT在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6.
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3,IRF-3)是IRF家族中重要 转录因子之一,在调控干扰素(interferon, IFN)基因表达和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 用. 最新发现的MITA (mediator of IRF-3 activation, 又称STING/ERIS)蛋白是宿主抗病 毒天然免疫反应中的一种重要调节分子. 病毒侵染时,MITA与IRF-3相互作用,特异性激活 IRF-3,并募集TANK结合激酶1(TANK binding kinase 1, TBK1)与IFN通路中的线粒体抗 病毒信号蛋白MAVS(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形成复合物,且MITA可 被TBK1磷酸化,诱导Ⅰ型IFN及IFN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 genes, ISG)的表达 ,诱发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 同时还发现,泛素连接酶RNF5(ring finger protein 5)可对MITA 发生泛素化修饰从而抑制其对IRF-3活化,实现对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负调节作用. 本 室研究发现,严重性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 ronavirus, SARS-CoV)和人类新型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 NL63, HCoV-NL63)的 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 PLP)利用其特有的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se, DUB)活性,通过宿主细胞泛素-蛋白酶体信号系统对IRF-3的泛素化等翻译后修饰进行调节 ,从而成为该种病毒逃逸机体抗病毒防御系统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7.
p53作为重要的抑癌基因已经成为一个治疗癌症重点的突破目标之一。直接调节p53基因或调节P53和MDM2蛋白质相互作用是再激活p53基因的两种重要机制。对于表达野生型P53的癌症设计小分子阻断剂阻断MDM2与P53蛋白相互作用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癌症的方向。文章主要总结了作为治疗癌症的新方法-MDM2-P53蛋白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最新的是人工合成化合物Nutlin-3和MI-219。  相似文献   
88.
NF-κB激活在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肌核因子-κB(NF-κ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活化情况,探讨NF-κB促进无复流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只穿线不结扎)和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冠状动脉2小时,再灌注1小时),每组12只。采用凝胶阻滞迁移分析方法(EMSA)检测正常区、缺血区和无复流区心肌组织中NF-κB活性;ELISA法测定不同时点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光镜、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与正常区相比,缺血区和无复流区心肌组织中NF-κB活性异常升高(P<0.01)。(2)与结扎前相比结扎后2h、再灌注后1h血浆IL-6、CRP、TNF-α水平呈进行性升高(P均<0.05)。(3)NF-κB的活性与无复流面积、血浆IL-6、CRP以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844,P<0.01;r=0.682,P<0.05;r=0.687,P<0.05;r=0.893,P<0.01)。(4)无复流面积与血浆IL-6、CRP以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861,P<0.01;...  相似文献   
89.
串珠素的生理与病理生理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串珠素 (perlecan)是细胞外基质中主要的蛋白聚糖之一 ,由核心蛋白和硫酸肝素侧链组成 ,可以通过调节生长因子的结合和活性影响血管壁细胞的增殖、迁移 ,并影响细胞与基质的粘附 ,在机体心血管和软骨发育、血管生成与功能调控等多种生命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听毛细胞钙信号转导及其与细胞能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fluo-3/fura-red双重荧光标记法,研究豚鼠耳蜗分离外毛细胞钙信号转导及其与细胞能动性的关系。外毛细胞(outerhaircel,OHC)受药物或机械刺激后,其钙信号起源于一侧质膜,可形成钙波传向全细胞,对其中1个OHC测得传播速度为0.025-0.047μm/s。钙信号转导过程中各亚细胞区域游离钙浓度增加幅度不同。胞内游离钙增高时伴有细胞长度变化,缩短者占6/10,伸长者占4/10。对照组(不予刺激且胞内游离钙无变化者)3个外毛细胞中,缩短者2个,长度无变化者1个。实验表明,听毛细胞受刺激后可产生钙波,钙信号具有不均匀性,外毛细胞的钙依赖慢运动表现为细胞伸长,细胞缩短则在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或保持于静态基准浓度时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