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通过对28株不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菌株的粘附力、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大肠杆菌的共聚合等指标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成功筛选出粘附力最高的菌株R28.研究了该菌株的耐酸性和耐胆盐能力.结果表明,R28与其它菌株相比具有良好的粘附能力.该菌株的自聚集能力和疏水性分别为26.25%和75.5...  相似文献   
112.
113.
研究了如何提取基因图谱信息的方法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因"标签"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秩和检验法选取基因"标签",得到不同显著性水平下基因"标签"的数目,然后将秩和检验法和分类信息指数相结合,在与基于SVM建立的分类模型比较后,提取最合适的基因"标签",再结合分类信息指数重复数次对这些基因"标签"选取主基因,最后用SVM检验主基因选取及分类的准确率,发现准确率有所提高,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4.
聚合酶链式反应热流变化的DSC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CR每个循环中,目的基因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实现快速扩增,同时伴随着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而不同循环数的扩增效率不同,引起的热现象也不同。实验通过差示扫描量技术,以HBV为PCR扩增体系,分别研究了变性、退火和延伸阶段的热焓及其随循环数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出:变性阶段是放热过程,第17个循环放热量达到最大,退火和延伸阶段是吸热过程;3个阶段的热焓随循环数增加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变性阶段的热流变化最关键。  相似文献   
115.
细菌胞外多糖生物合成转录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因其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在食品、制药和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在食品行业中,黄原胶、结冷胶和热凝胶等细菌EPS备受青睐。转录调控因子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ps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菌EPS的生物合成。目前细菌EPS转录调控因子的研究报道较少,且多数已知的EPS转录因子调控机制尚未阐明。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细菌EPS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其研究方法和调控机制,以期为细菌EPS转录调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6.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布和存活与其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有关,生物膜对逆性环境有抵抗力,细菌会从生物膜中分离导致食品持续性的污染。生物膜的形成、成熟和结构取决于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并且多种调控机制起着重要作用。文中旨在阐述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包括胞内作用、胞间作用和种间作用),以控制食品加工环境中致病性生物膜的形成,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7.
NAD激酶能催化NAD生成NADP。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基因组中获得NAD激酶基因,以pET30a(+)为表达载体、E.coliBL21(DE3)为宿主菌,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中NAD激酶编码基因大小为816bp,酶分子量大约为35kD。酶学性质分析表明,来源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NAD激酶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5℃、pH7.5,在35qC中保温2h后仍能保持80%左右的活性。Mn2+、Ca2+对该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在最适反应条件下该酶的比活力为4.43U/mg。动力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NAD激酶对底物NAD催化的k和圪。,分别为1.46mmol/L和0.25tzmol/(L·min)。NAD激酶在大肠杆菌的异源表达为以NAD为底物生物合成NADP提供了更多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8.
过氧化物酶体吞噬是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自我调控方式。过氧化物酶体吞噬是多种吞噬相关蛋白的共同作用,而且吞噬相关蛋白质之间的作用具有严格的时序性。由于毕赤酵母有两种吞噬方式、全基因组序列已知、基因操作技术成熟,所以毕赤酵母是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吞噬的良好素材,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毕赤酵母过氧化物酶体吞噬的启动、两种吞噬类型的形成、过氧化物酶体在液泡中降解的研究进行梳理,为毕赤酵母过氧化物酶体吞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可视化抗体阵列技术。【方法】将免疫学技术与蛋白芯片技术相结合,基于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原理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的高通量,结合可视化结果判定技术,用一份样品,同步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两种病原。【结果】检测结果肉眼可见,检测周期短至90 min,纯菌液检测灵敏度达105 CFU/mL,模拟带菌检测灵敏度为106 CFU/mL,与常规的ELISA灵敏度等同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结论】该可视化抗体阵列检测结果肉眼可见,检测通量高,无需大型设备,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廉,同时为快速检测致病菌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0.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步行的功能,严重时会造成偏瘫等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寻找新的有效的下肢康复训练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下肢康复训练方法有肌电生物反馈与综合康复训练结合法、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法、电刺激疗法和步态训练法。本文针对近年来下肢康复训练方法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回顾及总结,尤其对早期介入的减重步态训练康复模式进行了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