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根据2017年和2018年在我国南海海域采集到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中型群雄性样本,利用生物统计分析和线性模型拟合等方法研究其有效繁殖力特性及其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雄性胴长分布范围为114 ~ 153 mm,体重分布范围为55.2 ~ 174.7 g。个体精荚囊的长度为22 ~ 124 mm,精荚囊重量为0.03 ~ 3.07 g,两者呈幂函数关系,且均随着性腺发育而逐步增大。精荚囊长度及其重量与胴长和体重均呈线性函数关系。精荚囊长度及其重量均在性腺成熟度Ⅵ期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4.33 ± 21.64)mm和(1.57 ± 1.07)g。有效繁殖力为1 ~ 144条,胴长相对有效繁殖力为0.02 ~ 1.62 条/mm。随着个体生长发育,有效繁殖力在Ⅵ期达到最大值,相对有效繁殖力则在Ⅵ ~ Ⅶ期时趋于稳定。有效繁殖力与胴长、体重均呈线性函数关系,相对有效繁殖力与胴长、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精荚长度为4.79 ~ 36.60 mm,精荚重量为0.000 2 ~ 0.020 0 g,两者符合幂函数关系,且均在Ⅵ期达到最大值。同时,精荚长度及其重量与胴长、体重均呈线性函数关系。研究表明,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雄性个体的精荚囊、精荚和有效繁殖力均随着性腺发育而不断增大,且三者均与个体胴长、体重呈显著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2.
枸杞岛岩礁生境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及食物竞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枸杞岛沿岸岩礁生境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岩礁生境中的3种定居性鱼类(褐菖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和3种非定居性鱼类(花鲈、黄姑鱼和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及食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麦秆虫、钩虾、褐菖鲉幼鱼、鳀鱼和中国毛虾等是6种鱼类的主要饵料生物,且饵料组成随季节而变化.3种定居性鱼类中,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在秋季食物竞争激烈;3种非定居性鱼类中,黄姑鱼和小黄鱼在夏季食物竞争激烈;非定居性鱼类和定居性鱼类之间,黄姑鱼分别与褐菖鲉(秋季)和大泷六线鱼(冬季)食物竞争激烈.黄姑鱼是引起岩礁生境中6种主要鱼类食物竞争的关键鱼种.枸杞岛岩礁生境中6种主要鱼类的摄食活动对褐菖鲉幼鱼的资源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3.
南极鱼类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唯一未被人类活动大量影响的地区, 其极端寒冷的环境为南极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温床”。过去三千万年间, 南极鱼亚目鱼类在南极海洋逐渐变冷的过程中快速进化, 从一个温暖海域的底栖祖先分化成南极海域最为多样化的鱼类类群。由于其在南极圈内和南极圈外的各种温度区间都有分布, 因而成为研究鱼类适应性进化和耐寒机制的良好生物模型。本文综述了有关南极海域鱼类区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现状, 南极鱼亚目鱼类适应低温的一系列特化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关键的遗传进化机制。现有研究表明: 南极鱼类在几千万年零度以下低温环境的进化中发生了大量基因的大规模扩增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如铁调素、卵壳蛋白和逆转座子等118个基因发生了显著的扩增。另外, 有些从南极鱼中获得的抗寒基因已经用于提高动植物低温抗性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几年中, 将会有多个南极鱼物种的全基因组得到破译, 在低温适应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进化方面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这些研究将深入揭示低温压力下基因组的进化规律以及鱼类低温适应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4.
东南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主要渔获种类垂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延绳钓渔获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可以帮助人们制定有效措施减少兼捕鱼种的渔获率,更好地了解大洋生态系统结构,并为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2013年9月-2014年1月我国金枪鱼科学观察员在东南太平洋采集的延绳钓钩位深度数据和主要渔获种类的钓获钩位数据,分析了各钩位的上浮率和钓获鱼种的垂直分布,比较了不同鱼种垂直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 钓钩相对上浮率变化范围为8.9%~17.1%,平均相对上浮率为13.5%;14种渔获物钓获深度范围差异较大,斑点月鱼的平均钓获深度最深,鲣鱼最浅;除黄鳍金枪鱼和条纹四鳍旗鱼外,其他兼捕鱼种钓获深度均与长鳍金枪鱼(目标鱼种)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5.
东大西洋热带海域拟锥齿鲨繁殖生物学特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锥齿鲨(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隶属拟锥齿鲨科拟锥齿鲨属,为卵胎生鱼类,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近海和赤道海域均有发现。该鲨鱼被延绳钓渔业渔获, 但由于其商业价值低, 常被丢弃, 其生物学数据非常缺乏。    相似文献   
116.
中西太平洋鲣鱼的年龄鉴定和生长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等生物学参数对于准确评估渔业资源非常重要.本文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利用围网渔船在中西太平洋海域采集了262尾鲣鱼样本,现场测定其叉长(278~746 mm)和体质量(345~9905 g),并搜集第一背鳍鳍棘用于鉴定其年龄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鲣鱼叉长(L, mm)与体质量(M,g)的关系式为M=3.612×10-6L3. 278 (R2=0.9782),性别对其影响不显著(F=2.002,P>0.05);经赤池信息量标准(AIC)评估,在幂函数、线性及指数3种回归关系中,线性回归模型最好地拟合了鲣鱼叉长与鳍棘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AIC=2257.4);采用Fraser-Lee法求得的鲣鱼1~5龄平均逆算叉长分别为398.4、494.2、555.4、636.8和728.8 mm;经残差平方和分析,雌雄鲣鱼的生长状况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670;df=182;P>0.05),推得鲣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706.51(1-e-0.64(t+0.037)).  相似文献   
117.
拟锥齿鲨是热带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重要的兼捕物种,对其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可为该鱼种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09—2015年在热带大西洋海域(6.38° S—14.92° N,42.03°—18.53° W)调查时采集的1085尾拟锥齿鲨数据及Tweedie类分布理论和特点,建立了GAM-Tweedie模型,对其CPUE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时空因子(年、月、经度、纬度)和环境因子对拟锥齿鲨名义CPUE的总偏差解释为40.2%,其中时空因子对其的影响均显著,环境因子中,海表面高度、叶绿素a浓度、作业时天气、海表面盐度、海表面气压对其影响显著,而海况、农历对其影响不显著;不同纬度和不同月份下海平面温度与拟锥齿鲨CPUE呈显著相关.2009—2015年拟锥齿鲨标准化CPUE呈现波动,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8.
119.
本文依据2009—2010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调查期间在南极半岛北部(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水域收集的南极磷虾样本,应用Bhattacharya法分析了该水域南极磷虾的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1月份南极磷虾体长范围分布在38.2—64.0mm,2月份体长范围分布在33.2—59.0mm,且1月份和2月份体长分布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K-S检验,Z=1.061,p=0.211>0.05);种群内最多可能包含5个年龄组,即2 ,3 ,4 ,5 和6 龄虾。年龄组成的区域变化较大,2 龄虾仅在个别区域存在;1月份5 龄在种群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57.23%),其次为4 龄(23.42%),而2月份6 龄(53.29%)所占比例也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其次为3 龄(25.85%)。  相似文献   
120.
Feng YJ  Liu Y  Han Z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4):957-963
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模拟土地利用情景,有助于理解其变化机理,并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空间决策支持.本文基于生物进化过程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将CA参数编码成为染色体,在模拟结果与真实结果差异值的引导下,通过选择、杂交和变异算子使最优的染色体得以遗传和保留,从而建立智能优化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浙江省嘉兴市1992-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为例,分别利用6%(66个·km-2)和3%(33个·km-2)两种样本方案构建遗传CA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并通过混淆矩阵、Kappa系数和景观指数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遗传CA模拟结果能在数量、位置和景观格局上以超过80%的水平接近真实分类,且大样本量构建的遗传CA的模拟精度更高;2008年的模拟精度和景观综合指数低于2001年,表明遗传CA的模拟精度和景观综合指数随模拟时间而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