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目的:观察EPO微球剂降低小鼠免疫原性方面的优势.方法:WOW复乳法制备EPO微球,对BALB/C小鼠进行皮下注射,并利用水针剂型作为对照.采用促UT-7细胞生长抑制法检测小鼠体内的EPO抗体,观察小鼠血清中EPO抗体的量.结果:水针组小鼠血清加入细胞培养液以及一定效价的EPO溶液培养染色裂解后,吸光值比空白值有较大降低,说明其中的EPO抗体量较多.而W/OAV微球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则比水针组要少,这说明EPO做成微球剂型,给药后可以减少抗体的产生,在降低免疫原性方面优于水针组.结论:微球剂型给药比水针在降低免疫原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对膳食诱导肥胖(Diet Induced Obesity,DIO)大鼠与健康对照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的分析比较,寻找造成2组大鼠菌群结构差异的分子标识物,探讨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与宿主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ERIC—PCR结合Southern-blot得到肠道菌群基因组指纹图谱,利用Southem-blot与多元统计方法(PCA、PLS等)找出差异条带,回收差异条带进行测序,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定量PCR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ERIC-PCR图谱表明膳食诱导肥胖大鼠在肠道菌群结构上与正常大鼠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根据杂交结果找到一段基因组DNA片段为膳食诱导肥胖大鼠组所特有,定量分析表明该DNA片段在2组大鼠间区别明显。结论膳食诱导肥胖大鼠所特有的一段基因组DNA片段可作为肥胖大鼠肠道的特征分子标识物,该标识物有望用于膳食诱导肥胖的机制研究中。  相似文献   
43.
徐鸽  沈玫  吕彬华  许百华  李绍顺 《生物磁学》2009,(13):2569-2572,2578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是一类在小肠粘膜(SGLT1)和肾近曲小管(SGLT2和SGLT1)中发现的葡萄糖转运基因家族。它们用于肾脏血糖的重吸收。SGLT2是一种低亲和力的转运系统,其在肾脏中特异性的表达并且在近曲小管的肾脏血糖重吸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性地抑制SGLT2,是一种创造性的治疗策略,即通过增加尿糖的排出来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本文介绍了SGLT2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综述了SGLT2抑制剂的作用机理、部分在研SGLT2抑制剂的生物活性数据以及临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4.
基因治疗是把DNA或RNA等外源物质输送到靶细胞,以改善由于基因缺陷和变异引起的疾病,达到治疗目的。有效的基因治疗依赖于外源基因高效而稳定的表达以及有效载体介导的基因输送。电脉冲介导的基因导入技术以其高效率导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就在体电脉冲基因导入技术的概况、装置、机理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交联小分子量聚乙烯亚胺衍生物PEI-Et对大鼠肝细胞(BRL-3A)的细胞毒性、转染效率和携带高血压相关基因血管紧张素原(AGT)短发卡RNA(shRNA)沉默AGT表达的能力。方法:MTT法检测PEI-Et/shRNA复合物对BRL-3A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PEI-Et/shRNA复合物对BRL-3A细胞的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EI-Et/shRNA对AGT的基因沉默效果。结果:在相同质量比(w/w)时PEI-Et/shRNA的细胞毒性小于PEI 25kDa/shRNA(P0.01),PEI-Et/shRNA在w/w为30时达到最高转染效率,高于PEI 25 kDa(P0.01),PEI-Et/shRNA能高效沉默BRL-3A细胞中AGT基因的表达。结论:PEI-Et在BRL-3A细胞中是一种低细胞毒性、高转染效率的非病毒基因载体(与商业化的PEI 25kDa比较),能携带AGT shRNA高效沉默BRL-3A细胞中AGT基因的表达,通过用PEI-Et/AGT shRNA来抑制AGT的表达将为高血压的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结构组成成分,是许多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质,还发挥着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作用。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与磷脂的代谢异常有关,对磷脂的分析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磷脂的研究已经成为医学,生物和药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因为磷脂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对磷脂的分析一直比较困难,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质谱技术,文献报道应用HPLC-ESI-MS进行磷脂分析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认识磷脂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过程等,本文从磷脂的提取方法,色谱分析,质谱检测方法和代谢组学研究等四个方面对对近年来针对磷脂分析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提高其水溶性并扩大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范围。方法:在均相体系中HOBt和EDC的催化下,采用酰化缩合反应将小分子磷盐连接到壳聚糖主链上,合成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季磷盐,并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一射线衍射谱表征产物的结构以及结晶性能。测定壳聚糖季磷盐的水溶解度及溶液的pH稳定性。结果:合成得到12.1%和21.5%两种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季磷盐。与壳聚糖相比,两种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季磷盐的结晶性能均有所下降,水溶性有很大的提高,并且溶液的pH稳定性显著增强。结论:使用小分子磷盐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得到水溶性良好且具有一定pH稳定性的壳聚糖衍生物,在用作药物输送栽体及抗茵材料等领域内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目的:在胰岛索非注射给药研究中,经皮给药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近年来医药领域的研发重点。控释膜的研究是经皮给药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涉及胰岛素通过控释膜释放的研究报道不多。本实验室通过紫外光催化技术合成出一种丙烯酸酯-PEG复合薄膜作为胰岛素控释膜。本实验目的在于考察该复合薄膜在24小时内对胰岛素的体外控释作用,从而为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的基础研究作出贡献。方法:通过紫外光固化方法合成丙烯酸酯-PEG400复合薄膜,通过HPLC的方法考察丙烯酸酯-PEG400复合薄膜对不同浓度胰岛素溶液的控释作用,通过比较薄膜对不同浓度胰岛素溶液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等参数,研究薄膜对胰岛索的控释规律。结果:实验数据显示:丙烯酸酯-PEG复合薄膜对3.0mg/mL,6.0mg/mL,9.0mg/mL这三种不同浓度胰岛素控释曲线的相关因子分别为:0.9921,0.9950,0.9964。相关因子均大于0.99,表明该薄膜能很好的控制胰岛素溶液实现线性释放。经计算,薄膜对3.0mg/mL,6.0mg/mL,9.0mg/mL这三种浓度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266.69μg/cm-2,343.65μg/cm-2,460.10μg/cm2。渗透速率分别为:9.24μg/cm-2·h-1,13.40μg/cm-2·h-1,19.04μg/cm-2·h-1。以上两组数据表明,薄膜对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丙烯酸酯一PEG复合薄膜能控制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溶液以恒定速率释放,通过对比薄膜对各浓度胰岛素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等参数,发现该薄膜对胰岛素的释放速率受胰岛素浓度调节,具体表现为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该薄膜不仅可以稳定控制胰岛素实现零级释放,而且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浓度实现调节胰岛素释放速率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该薄膜是一种理想的胰岛素控释膜。同时本实验作为胰岛素控释膜的基础研究,也为日后以该薄膜为控释膜的胰岛素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降钙素(一个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药之一。降钙索的劣势是其半衰期过短,需要一天一次注射给药,本实验旨在制备突释小,药物释放浓度稳定的降钙素微球制剂。方法:制备降钙素羧酸葡聚糖颗粒和降钙素硫酸葡聚糖颗粒组合物,分别将其包裹于PLGA微球内,制备成降钙素组合微球,采用C18反相色谱柱研究药物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所制得的降钙素葡聚糖颗粒缓释微球体外释放一个月,释放曲线比较完美,接近零级释放。结论:本研究制得的降钙素葡聚糖颗粒缓释组合微球能实现理想的体外缓释效果,为后期药动学实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微球剂型在肿瘤动物模型治疗作用。方法:建立肿瘤动物模型,微球剂型对该肿瘤模型治疗效果考察及毒性评价,同时与市售的注射水溶液剂型进行比较。结果:微球剂型和市售水溶液注射剂型同剂量对肿瘤模型治疗效果,微球剂型的效果明显好于市售的;同时微球剂型的毒性也小于市售的。结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球能提高GM—CSF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