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应用钛夹预防高频电切除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72例77枚胃肠道隆起性病变行高频电切除后应用钛夹钳夹残蒂或创面,观察术后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0天,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应用钛夹能有效预防高频电切除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后迟发性出血。  相似文献   
32.
王敏  李蓓  张光环 《生物磁学》2009,(14):2628-2630,F0002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气道重构模型的建立的方法。方法:SPF级BALB/C6-8周龄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每组20只。哮喘组经卵蛋白(OVA)混悬液0.2ml致敏并反复雾化吸入2周、4周,正常对照组由生理盐水代替。各组分别于末次雾化激发后进行取材,收集肺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气道周围胶原沉积情况;PAS染色法观察气道黏液分泌情况;测定单位气道面积基底膜周径(Pbm)、管壁总面积(WAt)、内壁面积(wAi)、平滑肌面积(WAm)、胶原面积(Wcol)、粘液面积。结果:哮喘模型组WAt/Pbm、WAi/Pbm、WAm/Pbm、Wcol/Pbm、粘液分泌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哮喘4周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其对应2周组(P〈0.05)。结论:反复的过敏原(OVA)吸入可导致哮喘气道重构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建立哮喘小鼠气道重构模型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细辛挥发油镇痛作用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辛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辛挥发油成分,将其配制成不同剂量组,检测乙酸致痛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NO、PGE2、MDA含量以及NOS和SOD活性.结果:细辛挥发油提取物能使乙酸致痛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NO、PGE2、MDA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细辛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NO、PGE2、MDA含量及NOS活性.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4.
研究脱氢弯孢酶菌素(Dehydrocurvularin,DCV)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腹腔(peritoneal macrophages,PMs)和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的影响。MTT方法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处理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炎性信号通路NF-κB和MAPK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脱氢弯孢酶菌素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iNOS、COX-2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激活也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结果表明,脱氢弯孢酶菌素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不同来源的免疫细胞的炎症。  相似文献   
35.
万涛  郑军 《生命的化学》2021,(2):361-367
纳布啡是一种新型的菲族镇痛药,属于混合型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可在脊髓水平激动κ受体发挥强效的镇痛效果,其镇痛作用起效迅速、药效持久、疗效确切;同时由于纳布啡独特的部分μ受体拮抗特性,使其与吗啡相比,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呼吸抑制轻、血流动力学平稳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纳布啡在围手术期镇痛和临床麻醉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结合纳布啡独特的药代动力学、药理学特点及作用机制,对纳布啡在围手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合理、有效镇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6.
动脉粥样硬化从脂质条纹的形成到更复杂的病变和斑块破裂的进程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共同参与作用的,其中最主要的是Th17细胞和Treg细胞及它们分泌的细胞因子。大量研究显示,Th17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仍存在争议,但大部分研究仍认为其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Treg细胞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Th17/Treg平衡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将对Th17细胞、Treg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Th17细胞、Treg细胞和Th17/Treg平衡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mina53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1例胃癌患者组织标本以及20例癌旁组织中mina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RT-PCR结果显示20例癌旁组织中仅2例mina53基因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0%;71例胃癌组织标本中有43例mina53基因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0.56% (P<0.05);其中Ⅰ、Ⅱ、Ⅲ、Ⅳ期胃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比例分别为11/23、15/29、12/14及5/5(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0例癌旁组织中仅3例mina53蛋白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5.00%;71例胃癌组织标本中有35例mina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9.30%(P<0.05);其中Ⅰ、Ⅱ、Ⅲ、Ⅳ期胃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比例分别为7/23、13/29、11/14及4/5 (P<0.05).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mina53在胃癌中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存在高表达,并且随肿瘤分期的进展而表达量增高,检测mina53表达水平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和预测肿瘤的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MPS)在诊断及治疗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的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来源,然后行针对性治疗.结果:2009年5月~2011年5月共54例患者,其中直肠25例,结肠22例,盲肠7例.根据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对其中44例黏膜隆起性病变根据病变大小及深度分别行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ESD)等内镜下治疗,其中除结肠、盲肠囊肿及气囊肿5例外,余均送检病理,结肠、盲肠脂肪瘤6例,直肠类癌5例,大肠息肉28例,其中幼年性息肉2例,腺瘤18例,增生性息肉4例,炎性息肉4例;5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其中3例直径小于1 cm的患者要求观察随访,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直肠巨大黏膜隆起病变小探头超声内镜来源显示不清,改为环形扫描超声内镜确定来源后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均证明确实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1例直肠淋巴瘤行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内镜、内镜后病理及手术后病理均得到证实;还有2例肠腔外压迫,2例手术后改变.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对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够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尼龙绳和钛夹在预防大肠宽蒂息肉切除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11年9月连续选择155例患大肠宽蒂息肉和有蒂且顶部直径大于10mm息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3例),将尼龙绳套扎息肉的基底部,然后使用常规的套圈器进行息肉电切术.B组(52例),使用常规的套圈器进行息肉电切术,然后残端使用钛夹缝合.C组(50例),使用常规的套圈器进行息肉电切术.结果:所有息肉均成功摘除.A组和B组1例出血;C组5例出血,其中1例需要手术干预.结论:大肠宽蒂息肉常规圈套器进行息肉电切术具有较大的出血风险;尼龙绳和钛夹对内镜下切除大肠宽蒂息肉术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0.
藏书建设是医院图书馆的基础工作,是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广大医护人员对所需信息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图书馆,必须对藏书建设的发展进行更多的思考。根据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及时调整原有藏书规划,以便为新形势下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提供相应的文献服务。把握一般藏书与重点藏书的关系1医院图书馆属于专业图书馆,它应收藏那些专业性强、学术性强、情报价值高的文献。医院图书馆的藏书可分为一般藏书和重点藏书。所谓一般藏书,是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