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收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58例。A组患者使用高剂量甲钴胺联合GM1治疗,B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甲钴胺联合GM1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神经电生理、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79%和96.55%,显著高于B组的39.66%和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腓神经及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且A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0%,B组为3.45%,两组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甲钴胺联合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常规剂量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老年复发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复发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0)行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n=40)仅行全身静脉化疗。持续四个周期后统计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CD3~+、CD4~+、CD4~+/CD8~+;持续随访,统计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结果觌察组总有效率(75.0%vs 52.5%)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vs 80.0%)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72.5%vs 55.0%)、2年生存率(27.5%vs 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16.8±2.1)月vs(13.8±1.8)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复发卵巢癌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榆林市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进行跟踪观察,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榆林市12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跟踪随访12个月,在就诊后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检测全部患者的血糖水平、C-肽释放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总结患者的胰岛功能变化特点。结果:随访期间,糖尿病患者C-肽释放量持续降低,且在就诊后3个月内,C-肽释放量下降明显(P0.05),与就诊后6个月时及12个月时比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放量持续降低,就诊后3个月内下降最明显(P0.05);患者胰岛素分泌指数持续降低(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持续升高(P0.05),且与6个月时和12个月时比较,3个月时变化幅度最为显著(P0.05)。结论:随着病程的延长,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逐渐降低,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且3个月内患者的胰岛功能下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动脉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19例予静脉内尿激酶溶栓,实验组24例予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管总再通率较高、NIHSS评分、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较低,差异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推测其与降低患者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纤维蛋白溶煤原活化剂(t-PA)、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PA、Hcy、MMP-9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脑血流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5%(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32/45)](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83±0.51)%vs(6.91±1.21)%],Barthel指数大于对照组[(82.10±4.03)%vs(64.86±5.39)%](P0.05),血清t-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59±0.16)IU·mL~(-1) vs(0.52±0.14)IU·mL~(-1)],血清Hcy、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49±1.97)ng/L vs(15.92±2.01)ng/L、(16.35±1.30)mol/L vs(21.54±2.53)mol/L、(159.07±14.53)pg/mL vs(231.34±16.72)pg/mL](P0.05);观察组MCA、PCA显著大于对照组[(49.40±6.30)cm2 vs(41.36±5.76)cm2、(34.86±4.29)cm2 vs(29.76±4.20)cm2](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Hcy、MMP-9水平,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90例在我院及山西医科大学进行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前、术后7天及术后12个月腰椎后凸角度、Cobb角、JOA评分、ODI评分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引流管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高于手术前,ODI评分低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髂骨移植应用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效果较好,不仅可纠正脊柱侧弯,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感及不适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75只5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中剂量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每组各15只。五组大鼠均给予常规适应性喂养,模型组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以60 mg/kg的给药剂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白藜芦醇低剂量组按20 mg/kg、白藜芦醇中剂量组按50 mg/kg、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按100 mg/kg的给药剂量每日给予白藜芦醇灌胃。观察12周后5组大鼠晶状体的混浊程度,检测血糖、体重后处死大鼠,检测晶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改变。结果:随着白藜芦醇剂量的升高,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血糖逐渐降低而体重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干预组大鼠晶状体的浑浊程度均低于模型组,且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大鼠晶状体的浑浊程度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大鼠SOD、GSH-PX和CAT酶活力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均明显升高,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随着白藜芦醇剂量的升高,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大鼠SOD、GSH-PX和CAT酶活力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白藜芦醇可更为明显地降低血糖浓度,提高晶状体SOD、GSH-Px及CAT酶活力,改善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的浑浊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作为辅助剂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治疗中,对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我院2011 年6 月-2015 年6 月接诊的50 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 A 组(亚砷酸钠治疗组)和B 组(亚砷酸钠联合ATRA)。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铁蛋白、EPO、叶酸和维生素B12 恢复情况。结 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所有血清EPO、铁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各指标均有所改善(P<0. 05);治疗后B 组患者中EPO、血清B12、血清铁蛋白和叶酸恢复正常水平者明显多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辅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清EPO、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 的异常,对于疾病 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氟醚及七氟醚复合麻醉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需行ASAⅠ或Ⅱ级行外科手术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异氟醚全身麻醉诱导;实验组43例予以异氟醚及七氟醚复合全身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T1)、苏醒时间(T2)、aldrete评分达9分或9分以上时间(T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aldrete评分为9分或9分以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及七氟醚复合麻醉能够缩短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SCCmec基因分型情况并对其耐药谱进行分析。方法:收集临床标本522例,应用多重PCR法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部分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522例中分离出146例MRSA,其中10株为SCCmec I型(6.84%),29株为SCCmec II型(19.86%),103株为SCCmecⅢ型(70.55%),未分型4株(2.74%)。MRSA分离株对奎奴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复方磺胺甲恶唑、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SCC mecII型与SCC mecIII型对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7.59%和11.65%,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13.79%和2.91%,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其余均呈高水平耐药。146例MRSA患者中治愈52例,占35.62%;感染相关死亡者12例,占8.22%。结论: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检测以SCC mecIII型为主,且对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