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王超  管滢芸  栾鑫  陆琴  方超 《生物磁学》2013,(35):6833-6837
目的:制备F56多肽修饰的长春新碱纳米粒(F56-VCR-NP),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优化制备F56.VCR-NP:HPLC法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CBQCA试剂盒测定纳米粒表面多肽密度,XPS进行表面元素分析。结果:优化制备的F56-VCR-NP粒径约为153nm,Zeta电位为-20.8mv,包封率为21.4%,载药量为1.9%,多肽连接效率为26.3%。结论: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原料,长春新碱为模型药物,成功制备出纳米粒子,并建立起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对该实验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纳米粒子尺寸均匀,表面多价连接F56多肽,载药量和包封率稳定可控,工艺成熟。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检测小鼠血浆内新型多靶点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药物双美普他酚-乙二酰胺杂合物(ZLA)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样品经甲醇沉淀去蛋白,应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2.1×100 mm,3.5μm),以甲醇-水(含5 m M甲酸铵,p H 9.8)(85:15,v/v)为流动相,流速0.25 m L/min;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选择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待测物分别为m/z 304.3→107.0(ZLA)和m/z 621.7→232.1(内标)。分别给予KM小鼠腹腔和尾静脉注射ZLA 5mg/kg,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用于ZLA定量分析。结果:ZLA和内标保留时间分别为3.2 min和2.5 min。血浆中ZLA线性范围为1-1000 ng/m L。血浆中提取回收率超过9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腹腔注射时ZLA可快速分布到血浆中,在10.2 min达到峰值,且能达到良好的生物利用度(47.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ZLA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好,并成功应用于小鼠血浆中ZL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本研究资料将为ZLA在AD治疗中的进一步临床前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乳铁蛋白修饰的PEG-PLA纳米粒为递药工具包载α-M,探讨其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AD相关脑内病理特征的改善作用。方法: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载α-M的PEG-PLA纳米粒NP(α-M),将巯基化的乳铁蛋白连接于纳米粒表面,得到Lf-NP(α-M)。7月龄SAMP8系小鼠尾静脉给予注射生理盐水、Lf-NP(α-M)或空白纳米粒溶液,每日一次,连续两周。正常老化小鼠SAMR为模型对照组,通过对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Lf-NP(α-M)对SAMP8小鼠脑内炎症、Aβ沉积等AD特征性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0.5、2 mg/kgα-M对SAMP8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以及Aβ沉积均无显著影响;0.5mg/kg Lf-NP(α-M)可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P0.001),2 mg/m L Lf-NP(α-M)显著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以及Aβ沉积(P0.05)。结论:乳铁蛋白修饰的包载α-M的可降解纳米粒脑靶向递药系统成功有效,显著提高α-M的成药性并改善AD模型小鼠脑内特征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王申捷  孙凡  朱亮 《生物磁学》2014,(3):571-574
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是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转运体(5-HT transporter,5-HTT)可将5.HT再摄取,降低细胞外5-HT浓度,从而调节神经信号传导。5-HTT异常在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如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抑郁和焦虑共病等常见的精神疾病。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五种SSRIs,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本文详细介绍近年来在临床上药物治疗抑郁症取得的成果以及这类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并简要介绍SSRIs在其它疾病领域取得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是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转运体(5-HT transporter,5-HTT)可将5-HT再摄取,降低细胞外5-HT浓度,从而调节神经信号传导。5-HTT异常在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如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抑郁和焦虑共病等常见的精神疾病。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五种SSRIs,被誉为抗抑郁药的"五朵金花"。本文详细介绍近年来在临床上药物治疗抑郁症取得的成果以及这类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并简要介绍SSRIs在其它疾病领域取得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制备K237多肽修饰的紫杉醇隐形纳米粒(K237-PTX-NP),并评价其对HCT-15和HUVEC两种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优化制备K237-PTX-NP;HPLC法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CBQCA试剂盒测定纳米粒表面多肽密度。以Taxol和PTX-NP为对照,采用CCK-8方法研究比较K237-PTX-NP对HCT-15和HUVEC细胞的细胞毒性差异。结果:优化制备的K237-PTX-NP粒径为约150 nm,Zeta电位为-20 mv,包封率为33.5%,载药量为2.8%,多肽连接效率为24.5%,平均每个纳米粒表面连接的K237数目约为474个。作用24 h时,K237-PTX-NP抑制HUVEC活性的IC50为0.01 nM,而抑制HCT-15活性的IC50大于1μM。结论:与HCT-15相比,HUVEC对K237-PTX-NP高度敏感,提示K237-PTX-NP具有潜在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治疗以HCT-15为代表的、P-gp等膜转运蛋白高表达的耐药肿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同源模板所获得M1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模型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方法:以牛视紫红素受体、人源β2-肾上腺素受体、M2胆碱受体和M3胆碱受体为模板,分别对M1胆碱受体进行同源建模;采用分子对接获得各M1胆碱受体同源模板与配体的互作模式,并与已报道的M胆碱受体晶体结构进行静态比对,得到最佳M1胆碱受体同源模板;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配体与关键残基距离的变化,对M1胆碱受体同源模板进行动态验证。结果:M2胆碱受体与M1胆碱受体的序列相似度较高,为67.9%;以Inactive M2胆碱受体为模板构建的M1胆碱受体(M1R_(inactive-M2R))与其他晶体结构间RMSD值的均值最低,为1.39;M1R_(inactive-M2R)别构位点K392及E397残基侧链与结合口袋距离更近,与配体结合构象更匹配;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双位点别构激动剂VU0184670与M1R_(inactive-M2R)别构结合位点Y85、Y381的距离分别为4.8、6.8,优于其他模型;分子动力学模拟后,配体与Q177残基的距离由7.4降至2.9,提示配体VU0184670向Q177方向偏转,与文献结果一致。结论:以Inactive M2受体结构为模板构建的M1胆碱受体模型最为合理,更接近M1胆碱受体的晶体结构。本研究为M1胆碱受体药物开发提供重要工具,为其他GPCRs受体同源建模提供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中,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根据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将药理学教学与临床密切联合,开展以药物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提升教学质量。目前,由于教学课时、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组成及硬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临床应用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仍需进行新的探索使之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具有pH响应的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2-六亚甲基亚胺乙酯聚合物,测试材料pH功能响应,以及建立聚合物纳米粒载药方法。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鉴定ATRP(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聚合反应所获得的化合物结构。滴加-搅拌挥发法制备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2-六亚甲基亚胺乙酯纳米粒,酶标仪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仪分析测定其粒径,包载DiR红外荧光探针检测纳米粒pH响应功能。结果:分别成功合成得到2-溴代异丁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甲基丙烯酸-2-六亚甲基亚胺乙酯单体。通过ATRP聚合反应成功合成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2-六亚甲基亚胺乙酯聚合物材料,并通过核磁氢谱对聚合材料进行鉴定。通过滴加搅拌法制备包载有模型药物香豆素-6的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形态表征及载药量进行测定。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聚合物纳米粒尺寸均匀,具有预期的pH响应效果,可以装载模型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海马神经元谷氨酸离子型受体--AMPA受体亚基GluA1的831位丝氨酸(GluA1Ser831)磷酸化角度,探讨M1乙酰胆碱受体对AMPA受体GluA1亚基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成熟的原代海马神经元为实验对象,用不易被降解的卡巴胆碱(Carbachol,CCh)作为胆碱受体激动剂,以免疫印迹法作为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主要检测手段,结合不同蛋白抑制剂研究M1受体调控AMPA受体GluA1亚基的关键信号分子及其机制。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CCh组Ser831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2CCh促进Ser831磷酸化的现象在M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哌仑西平(Pirenzepine)+CCh组消失,CCh升高GluA1-Ser831磷酸化水平的作用由M1受体介导。3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loride,CHCL)能对抗CCh促进GluA1-Ser831位点磷酸化的作用,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kinaseII,CaMKII)抑制剂KN62不能对抗CCh的作用。4为检测体内GluA1-Ser831的磷酸化情况,用小鼠海马组织定位注射CCh和CHCL,CCh组小鼠海马组织GluA1-Ser8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升高,CHCL能对抗这种作用,PKC介导了M1受体激活所导致的GluA1-Ser831磷酸化水平的升高。结论:M1受体通过激活PKC促进GluA1-Ser831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