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9篇
  免费   1489篇
  国内免费   179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1049篇
  2020年   696篇
  2019年   852篇
  2018年   824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818篇
  2015年   1216篇
  2014年   1430篇
  2013年   1475篇
  2012年   1773篇
  2011年   1557篇
  2010年   956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857篇
  2006年   760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人体和动物模型的体表物理信息地形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体头面、躯干、四肢、耳廓各局部几十个及整个人体等体表部位正、背面等210个部位进行超微弱冷光和温度测量,输入电子计算机,经特殊的自编程序处理,获得十分清晰的,由3000多数据构成的各个局部或人体整体的冷光和温度地形图。 对家兔左、右耳廓、胸腹部、背部都分别观察32个部位的冷光与体表温度,经计算机分析处理,每观察区域获得约由2000个数据构成的精确的冷光、温度地形分市图。并可见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及不同病程家兔体表冷光、温度等地形图呈有规律的改变。 此外,我们还编制了以体表左右相应对称部位差值为分析数据进行地形图分析的程序,用以人体和动物体表物理信息对称规律的研究。 本工作以图形的形式显示物理参量在体表的广泛的分布规律,以揭示机体内部的不同生理、病理状态。本方法定位准确、直观醒目,为研究体表信息及机体生命活动规律提供了与逐点直接测量方法相互补充的有益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2.
郑坚  潘敬运 《生理学报》1991,43(4):330-337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PVN) and alpha 1 adrenergic receptor of PVN in the pressor responses to stimulation of renal afferent nerve in alpha 1-chloralose-anesthetized cats with carotid sinoaortic denervation and vagotomy. The pressor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of renal afferent nerve consisted of a primary and a second components. The primary component response was completely blocked while the second component was not blocked by autonomic blocking agents (hexomethonium and atropine). Bilateral lesions of PVN greatly attenuated the pressor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autonomic blockade.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and PVN injection alpha 1, adrenergic antagonist (prazos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pressor response to stimulation of renal afferent nerv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 and alpha 1 adrenergic receptors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specially in PV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sor responses to stimulation of renal afferent nerve.  相似文献   
43.
对浙江省1982~1984年注射了美国产浓缩Ⅶ因子制剂的18例血友病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TSA)检测了血清中淋巴腺病病毒/人T细胞Ⅲ型病毒(LAV/HTLV-Ⅲ)抗体,发现4例阳性,并经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印迹法证实。2例应用了国产浓缩Ⅷ因子者抗体阴性。一例从美国来华旅游死于艾滋病者,LAV/HTLV-Ⅲ抗体阳性。本研究证明,LAV/HTLVⅢ病毒巳通过美国生产的Ⅷ因子制剂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44.
我们将三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合成肽段在联结载体或不接载体的情况下,分别制备成4种免疫原对兔子进行了免疫。大部分兔子都产生了抗肽抗体。其中抗P_(122-48)(auw)与抗P_(122-148)(adw)都能与天然HBsAg反应,而抗P_(122-148)(adw)的抗HBs活力比文献报道的都高,通过结构分析表明:含有天然蛋白上免疫显性区域的免疫原是合成疫苗的理想选者。  相似文献   
45.
用标准的磷酸铅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对百合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穿壁运动期间及其前后三个时期中的腺苷三磷酸酶(ATP 酶)活性进行了超微结构的定位。结果表明:(1)在穿壁前,ATP 酶活性主要定位于质膜、胞间连丝及细胞间隙;在内质网、高尔基体、质体和某些局部的基质(groundplasm)中,也表现有 ATP 酶活性反应的产物;但在染色质和核仁中,一般都没有这种反应。(2)在穿壁时,染色质从一个细胞穿壁转移到另一个相邻细胞,同时看到染色质和核仁内出现密集的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腔内以及质体的片层上也产生明显的 ATP 酶活性反应;而在质膜、胞间连丝及细胞间隙内 ATP 酶活性明显降低,甚至看不到明显的活性反应。(3)在穿壁后,质膜及细胞间隙中又产生明显的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但核内染色质上的 ATP 酶活性则显著降低,而核仁内则仍有较高的活性。同前二个时期一样,内质网、高尔基体和质体上的 ATP 酶仍表现明显的活性反应。最后讨论了三个不同发育时期 ATP 酶活性及其分布部位的改变与染色质胞间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青海贵德、共和两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本文记述了青海省贵德及共和两盆地的几个含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地层剖面及采自18个地点的26种(代表20个属)哺乳动物化石.对其中的 Myospalax arvicolinus, Microtus, Anancus, Leptobos crassus gonghenensis subsp. nov., L. vallisarni, Bison (Superbison) crassicornis, Boopsis breviceps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讨论.通过对动物群的分析初步确定了盆地主要堆积物的时代——贵德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共和盆地:早—中更新世,并简略探讨了两盆地的发育历史.  相似文献   
47.
湖北蕨类植物区系基本成分和主要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湖北蕨类植物区系中,属种数量最多的科有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和蹄盖蕨科(Athyriaceae)。并以鳞毛蕨属(Dryopteris)、耳蕨属(Polystichum)和蹄盖蕨属(Athyrium)为最主要代表。区系的主要特点为:种类丰富,地理成分错综复杂,联系广泛,显示出多种区系成分交叉在一起的过渡特色。  相似文献   
48.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血清抗体半微量空斑抑制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一种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中和抗体的简化空斑抑制试验方法,用BHK21传代细胞在24孔塑料板上进行试验,在细胞未形成单层时,将病毒直接接种在刚消化的细胞悬液内,孵育后加甲基纤维素复盖物,再培养,细胞层经染色后即可计算空斑数。 用该法检查47名儿童乙脑疫苗免疫前后的中和抗体,与常规的鸡胚细胞全量法或BHK21传代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法与其它常规法的敏感性一致,且具有简便快速、节省人力和原材料、空斑形成率高的优点,便于大量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49.
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8个分泌抗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根据它们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具有FA和ELISA特性(FN1、FN4、FN29、FN30、FN35、FNl22);(2)具有FA、ELISA和HI特性(FN7);(3)具有ELISA、HI特性和中和能力(FN106),根据FN30和FN106的ELISA试验,可将11个NDV毒株分为二种不同的抗原群,应用FN4-FITC,FN7-FITC和FN29-HRP试剂,对人工感染NDV和野外送检病例检测结果表明,单抗试剂的DFA阳性率(92.3%)高于病毒分离阳性率(87.2%),两种方法的符合率89.7%,这些单抗试剂用于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50.
Isolation of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from the faeces of diarrhoeic swin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April and May 1983, a total of 124 samples of faeces from 124 swine was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by a variety of isolation procedures. The organisms were recovered from 48˙4% of the swine, which all had diarrhoea. The strain belonged to serotypes 0: 3 and 0: 9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pathogenic for hum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