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5篇
  免费   1008篇
  国内免费   436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747篇
  2011年   802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708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638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61.
应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就培养液pH值对大乳头水螅(Hydra magnipapillata)的生存、种群增长、无性生殖以及水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3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螅存活的pH上限为10.5,下限为4.0,水螅存活的最适pH范围为5.5~9.5;pH值对水螅种群增长有显著影响,种群密度及种群瞬时增长率均随pH的不同而明显改变。培养15d后,除了pn4.0时水螅种群为负增长外,其他pH梯度下的水螅种群为正增长,其中pH6.5时水螅种群密度最高。以pH6.5为起始点,随着培养液酸性或碱性的增强,水螅种群密度整体都呈递减趋势。水螅SOD活力的转折点在pH6.5,当pH值偏离6.5时(酸性或碱性增强),水螅SOD活力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水螅GSH—PX和CAT活力的转折点却在pH7.0,当pH值偏离7.0时(酸性或碱性增强)GSH—PX和CAT活力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pH6.5时水螅SOD活力最低与pH6.5实验组水螅的无性出芽生殖率最高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实验室培养水螅提供适宜的pH值指标。  相似文献   
962.
以发根农杆菌A4、LBA9402、R1000为实验菌株,从胡萝卜中成功诱导出可在无激素条件下快速生长的毛状根,通过PCR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该毛状根在MSR培养基上生长迅速,1个月左右即可长满整个平板,并经多次继代后仍保持其特性.研究了菌株类型、培养基、菌液量、菌液浓度和共培养天数对胡萝卜毛状根转化频率的影响,筛选出的较优胡萝卜发根条件为:使用A4发根农杆菌菌株,共培养培养基为添加50 mg/L Vitamin C(Vc)的水琼脂,加菌量20 μL,侵染液OD600值0.6,共培养天数2 d.胡萝卜毛状根诱导体系的建立和条件优化为其他植物毛状根的诱导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胡萝卜的次生代谢及建立菌根共生体系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3.
为了研究hsa—miR-663在肿瘤细胞辐射应答通路中的功能,人工合成其前体并构建人表达载体pcD-NA^TM-6.2-GW/EmGFP—miR-663,进一步通过BP/LR重组反应将hsa—miR-663表达框转移至诱导型表达载体pTREx—DEST30中。然后将hsa—miR-663的诱导型载体转染构建的四环素操纵子稳定表达细胞系HeLa—TetR,通过定量反转录PCR及荧光蛋白的表达检测证实了hsa—miR-663在四环素诱导时表达水平升高。本载体的构建为深入研究hsa—miR-663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4.
肌球蛋白X在细胞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球蛋白X(myosin X,Myo X)是一类尾部具有MyTH4(myosin tail homology 4,MyTH4)和FERM(band4.1/ezrin/radixin/moesin,FERM)结构域的非传统型肌球蛋白,广泛分布于脊椎动物细胞中.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yo X尾部结构域能够与众多的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参与调节从丝状伪足形成到胞质分裂等多种细胞运动过程,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Myo X作为一类连接细胞膜与细胞骨架的动力蛋白分子,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功能的揭示将为进一步阐明细胞多种运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5.
双Intein介导3片段vWF的反式剪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von Willebrand因子(vWF)基因突变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由于其基因过大在基因治疗研究中难以为多数病毒载体携带.利用双内含肽(intein)的蛋白质反式剪接功能研究断裂成3段的vWF基因分别表达后在蛋白水平的连接,旨在为vWF基因的3载体联合转移应用于VWD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依据.将vWF cDNA于满足剪接所需的保守性氨基酸Cys1099、Ser2004的密码子前断裂为3段(N、M和C),分别与splitSspDnaE intein的N端(En)、C端(Ec)和splitSspDnaB intein的N端(Bn)、C端(Bc)编码序列融合,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的His-Tag的下游,得到3种表达载体pET-NEn、pET-EcMBn和pET-BcC.分别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以SDS-PAGE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用His-Tag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分析;亲和层析纯化分别表达的带His-Tag标签的3段蛋白,复性后体外混合进行剪接实验以观察3片段vWF的连接.结果显示,3段预期大小的融合intein的vWF蛋白均有表达,用His-Tag抗体进行的Western印迹得到进一步证实;3段纯化的蛋白混合后可见明显的剪接条带形成,与vWF的预期分子量大小一致,表明双intein通过蛋白质反式剪接可有效连接3个片段的vWF,为进一步应用蛋白质剪接技术的3重载体真核细胞转vWF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6.
热休克反应是机体中一个重要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但其对TNF-α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迁移有无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观察TNF-α(20μg/L)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4h后炎症因子IL-1β、IL-6、IL-15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验证热休克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增加;利用细胞趋化实验观察热休克预处理(42℃,1h)对TNF-α所致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TNF-α可明显促进RAW264.7细胞株中IL-1β、IL-6、IL-15等炎症因子的释放;热休克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HSP70、HSP90、HSP25表达增加;细胞趋化实验发现TNF-α处理的RAW264.7细胞迁移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而热休克预处理组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单纯TNF-α处理组明显减弱.上述结果表明,热休克预处理抑制TNF-α所致巨噬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967.
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构象发生剧烈的变化.来自精子高度凝缩的染色质在卵母细胞胞质环境中解凝缩,与雌性染色质融合,发生基因组重编程共同构建合子基因组,激活胚胎基因组转录,获得发育的全能性,并进一步发育成完整的胚胎.表观遗传调节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及组蛋白替代,这些修饰形式改变了染色体的空间构象以及与转录调节因子的结合模式,调控染色体的活性,进而调节胚胎的发生发育.  相似文献   
968.
王伟  叶霆  闫家强  竺俊全 《生物学杂志》2010,27(6):13-16,20
通过测定精子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研究了鮸鱼精子的生理特性,以0.5mL麦细管为冻存管、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冻存鮸鱼精子。结果表明,鮸鱼精子激活与运动的适宜盐度为20~30、适宜pH值为5.5~9.0,适宜的KCl、NaCl、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500~600)mmol/L、(400~500)mmol/L、(300~400)mmol/L,适宜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800~900)mmol/L。无Ca2+、Mg2+及HCO3-的人工海水均能使鮸鱼精子激活,但运动时间及寿命有所下降。以Cortland溶液为稀释液,10%Gly、15%Gly、5%DMSO、10%DMSO、15%DMSO、10%EG、10%PG、15%PG及20%PG为抗冻剂,超低温冻存鮸鱼精子15d后,冻精的活力与鲜精相比无显著差异,其中,以10%Gly为抗冻剂冻存精子的效果最好,冻精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分别达(86.38±1.63)%、(8.24±1.37)min及(10.21±0.42)min。  相似文献   
969.
首次报道了从影像学水平上鉴定中国大鲵性别的研究结果。采用多普勒B超,常规方法直接扫描雌雄中国大鲵腹部,并记录大鲵的精巢或卵巢的形状、内部回声。实验结果表明,雌雄中国大鲵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差畀,在雄性中国大鲵的腹部,可检测到精巢组织;在雌性中国大鲵的腹部,可检测到为卵巢组织和卵泡。初步分析了实验结果,并认为将多普勒B超鉴定法与泄殖孔法鉴定相结合可以作为中国大鲵性别鉴定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70.
目的:探索一种大量表达结核分枝杆菌ESXB-ESXA融合蛋白的方法,分析其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抗体检测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采用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分别扩增esxB和esxA基因,用Linker(G4S)3连接2条目的片段,连接pET-32a(+)载体,构建ESXB-ESXA融合蛋白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纯化,Western印迹分析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建立以融合重组蛋白为抗原的ELISA和胶体金检测方法,分析其在结核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结果:构建了ESXB-ESXA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重组ESXB-ESXA在大肠杆菌中得以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70%以上;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ELISA和胶体金检测结果显示,用重组ESXB-ESXA抗原检测临床结核病患者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重组ESXB-ESXA融合蛋白表达量高并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可作为结核病抗体检测的备选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