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19篇
  免费   4601篇
  国内免费   4404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683篇
  2022年   960篇
  2021年   2992篇
  2020年   2074篇
  2019年   2497篇
  2018年   2339篇
  2017年   1803篇
  2016年   2544篇
  2015年   3628篇
  2014年   4379篇
  2013年   4434篇
  2012年   5286篇
  2011年   4762篇
  2010年   2882篇
  2009年   2598篇
  2008年   2937篇
  2007年   2634篇
  2006年   2261篇
  2005年   1886篇
  2004年   1509篇
  2003年   1420篇
  2002年   1072篇
  2001年   909篇
  2000年   889篇
  1999年   810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77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413篇
  1993年   326篇
  1992年   446篇
  1991年   324篇
  1990年   284篇
  1989年   260篇
  1988年   210篇
  1987年   194篇
  1986年   176篇
  1985年   154篇
  1984年   115篇
  1983年   122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63篇
  1976年   46篇
  1974年   54篇
  1973年   45篇
  1972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71.
本文用哺乳动物细胞系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制备了HBsAg的微团化(Micelle)和免疫剂激复合物(Immune-stimulating Complexes,简称ISCOMS)两种形式的抗原。在电镜下观察,微团化抗原是由球形亚单位颗粒组成直径100~150nm的较原颗粒大得多的大颗粒,在蔗糖中的浮力密度为1.24g/ml;而ISCOMS在电镜下为直径30~40nm左右稍大于原颗粒的多面体形态颗粒。SDS-PAGE分析表明,这两种形式的颗粒都是由HBsAg的P23和GP27蛋白所组成。 小鼠免疫接种结果显示,ISCOMS的免疫原性优于微团化抗原,后者又优于原22nm HBsAg颗粒。在抗体产生的速度和强度上,ISCOMS组显著优于微团化抗原组,而微团化抗原组略优于22nm HBsAg组。 ISCOMS的免疫性强,抗体产生早,强度高,又易于制备,而且不需要使用氢氧化铝胶佐剂,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新一代的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172.
电刺激乌拉坦麻醉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可使缰核(Hb)内51.0%的单位兴奋,15.7%的单位抑制,其中发生兴奋反应的单位有15.4%可被逆行激活。双侧Hb内微量注射利多卡因,电刺激LH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42.0±28.0%;反之,双侧LH内微量注射利多卡固,电刺激Hb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62.0±26.4%。结果表明,LH与Hb在血压调节中相互依赖,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3.
174.
冲击波负压对大鼠肺致伤效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了不同的冲击波负压峰值对大鼠肺的影响。各种条件下的冲击波负压值可由负压发生装置来模拟调节,这种装置可满足化爆、核爆和爆炸性减压下负压参数的一般要求,参数稳定,重复性好。冲击波负压峰值范围为-13~-90kPa,下降时间为1~90ms,持续时间为14~2 000ms。6组Wistar系大鼠,分别暴露在-47.2~-84.0kPa的冲击波负压环境中,伤后立即解剖动物,重点观察肺伤情。实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冲击波负压环境中,肺可出现从无伤至极重度伤;出血、充血以及肺表面压痕酷似肺冲击伤的病理表现。随着冲击波负压峰值的变化,各组肺伤情亦随着变化,冲击波负压峰值(△P)和减压倍数(P_i/P_a)分别与肺出血面积和动物死亡率相关显著或非常显著。本实验提示,一定条件下的冲击波负压具有明显的致伤作用,且伤情变化范围与超压所致肺伤情变化范围相同,超压和冲击波负压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伤情指标等效。  相似文献   
175.
176.
青龙河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论述了青龙河底栖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结构等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应用Beck、Gleason、Shannon、Simpson等生物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青龙河除个别断面受污染外,大部分河段属尚清洁水。  相似文献   
177.
酸性水和投加铝、钙对鲢鱼早期发育和鳃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酸性水和投加铝、钙对鲢鱼胚胎孵化和鱼苗存活以及幼鱼鳃超微结构的影响。pH4.0引起所有胚胎在24小时内死亡,暴露于pH4.5—6.0的胚胎孵化率和暴露于pH4.0—6.0的5—15日龄鱼苗存活率随pH值上升而增高。投加0.5mg Al~(3+)/L使在酸性pH暴露条件下的胚胎孵化率和鱼苗存活率进一步降低。投加3.0mg Ca~(2+)/L可显著提高暴露于pH4.5和5.0的胚胎孵化率;投加2.0mg Ca~(2+)/L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暴露于pH4.5和5.0的鱼苗存活率。幼苗经pH4.5暴露8小时后出现严重的鳃超微结构损害;投加1.0mg Al~(3+)/L使鳃结构损害加剧;投加5.0mg Ca~(2+)/L可明显缓解酸性水对鳃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8.
本文研究了中国广东汉族健康人群apoAI-CⅢ-AIV基因簇DNA限制性内切酶PstI、SstI和EcoRI片段长度多态性。其中等位基因P_1,P_2,S_1,S_2,R_1和R_2的频率分别为0.98,0.02,0.96,0.04,0.90和0.10。经卡方检验符合Hardy-Weinbery氏遗传平衡,与其他种族比较,本文结果显示中国广东汉族人P_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日本人、亚洲印第安人和高加索人,S_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日本人、菲律宾人、沙特阿拉伯人和亚洲印第安人,而与高加索人相近,R_2等位基因频率稍高于高加索人。不同种族间apoAI-CⅢ-AIV基因簇DNA多态频率无疑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单独或联合作用所致。对P_1、P_2,S_1、S_2和R_1、R_2构成的单倍型和连锁平衡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单倍型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79.
The nucleus of a blastula cell from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a, family Cichlidae, order Perciformes) was transplanted into an enucleated egg of Loach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family Cobitidae, order Cypriniformes). From among 3747 nucleo-cytoplasmic hybrid (NCH) eggs two NCH larval fish (0.05%) were obtained; one died on the 6th day and the other died on the 12th day after the operation.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s showed that both NCH larval fish had developed normally with an opened mouth except they could not take food after complete utilization of their egg yolk on the 5th day of development.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obtaining such inter-order NCH larval fish are discussed.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indicating that inter-order NCH larval fish can be obtained in spite of their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相似文献   
180.
小竹鼠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生活于山坡稀树灌丛、阔叶林、橡胶园及居民点附近。在盈江县分布于海拔300-950米地带。取食、休息、繁殖主要在洞道内。洞系由洞口、取食道、趋避道、窝及“厕所”组成。食物主要有棕叶芦、芦竹及三叶橡胶等18种,尤喜食橡胶树主根,因而对橡胶树危害很大。13号标本中雌7雄6。在盈江每胎2-3只,以2只为多。成年小竹鼠过独居生活,雌雄各有自己的洞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