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32篇
  免费   2555篇
  国内免费   381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1558篇
  2020年   1109篇
  2019年   1403篇
  2018年   1276篇
  2017年   961篇
  2016年   1225篇
  2015年   1860篇
  2014年   2275篇
  2013年   2365篇
  2012年   2877篇
  2011年   2500篇
  2010年   1635篇
  2009年   1528篇
  2008年   1649篇
  2007年   1497篇
  2006年   1253篇
  2005年   1119篇
  2004年   889篇
  2003年   810篇
  2002年   658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354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 RP-18和Sephadex LH-20柱从雪白睡莲的干燥花蕾中分离得到7个酚类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isostrictiniin(1)、老鹤草素(2)、鞣花酸(3)、短叶苏木酚(4)、Annulatin 3’-O-β-D-xyloside(5)、短叶苏木酚酸甲酯(6),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7)。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和6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52.
Centrosomes are required for efficient cell cycle progression mainly by orchestrating microtubule dynamics and facilitating G1/S and G2/M transitions. However, the role of centrosomes in S-phase progression is largely unknown. Here, we report that depletion of FOR20 (FOP-related protein of 20 kDa), a conserved centrosomal protein, inhibits S-phase progression and prevents targeting of Plk1 (polo-like kinase 1) to centrosomes, where FOR20 interacts with Plk1. Ablation of Plk1 also significantly induces S-phase defects, which are reversed by ectopic expression of Plk1, even a kinase-dead mutant, but not a mutant that fails to localize to centrosomes. Exogenous expression of centrosome-tethered Plk1, but not wild-type Plk1, overrides FOR20 depletion-induced S-phase defects independently of its kinase activity. Thu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recruitment of Plk1 to centrosomes by FOR20 may act as a signal to license efficient progression of S-phase. This represents a hitherto uncharacterized role of centrosomes in cell cycle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953.
从莲座蓟(Cirsium Esculentum C.A.Mey)植物的根及根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2)、刺槐素(3)、β-胡萝卜苷(4)、蒙花苷(5)、绿原酸(6)。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54.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北京地区栓皮栎和油松人工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两种人工林内,大团聚体含量均随土层加深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油松人工林中大团聚体(>0.25mm)含量占总团聚体的71%~77%;栓皮栎人工林中大团聚体含量(51%~58%)与微团聚体(≤0.25mm)含量(42%~49%)差异不明显.油松人工林土壤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显著高于栓皮栎人工林,分形维数D值小于栓皮栎人工林.在两种林分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层次的加深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油松人工林中水稳性大团聚体的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为58%~83%,高于栓皮栎人工林水稳性大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49%~66%).油松人工林比栓皮栎人工林更利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和土壤有机碳的保护.  相似文献   
955.
采用DDRT—PCR技术,对低温(4℃)胁迫处理不同时间(0、8、12、24和48h)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抗寒品种‘紫阳圆叶’(‘Ziyangyuanye’)叶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离和测序,并采用半定量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12个引物对扩增出有明显差异的cDNA片段,其中3个片段是与抗寒性相关的差异片段,分别被命名为Csgsf.Cscafl和Cscaf2,碱基数分别为217、316和232bp。比对结果显示:Cscaf与茶树品种‘安吉白茶’(‘Anjibaicha’)和‘龙井43’(‘Longjing43’)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6%和91%,与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油棕(ElaeisguineensisJacq.)、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inn.)和水稻(Oryza sativa Linn.)等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0%以上,因此,Cscafl应为茶树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片段;Cscaf2与干旱胁迫条件下茶树表达的cDNA的同源性为100%,为茶树应答干旱和低温胁迫的基因片段;Cscafl未检索出同源序列,推测其为与冷胁迫相关的未知基因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Cscafl和Cscafl在低温胁迫的初始期即开始表达且表达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下调;而Cscaf2的表达量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逐渐上调并在胁迫48h后达到最大,3个片段的表达特性均与差异扩增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56.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高脂饮食引起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附睾损伤中的作用及褪黑素(MT)的干预机制。方法将12只ApoE基因敲除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及MT处理组。高脂饮食组为ApoE基因敲除小鼠,给予高脂饮食;MT处理组给予高脂饲养外,并MT灌胃。以6只野生型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饲养12w后,取附睾组织制片,HE染色观察附睾的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检测GRP78和CHOP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形态结构不清,细胞萎缩。对照组和褪黑素处理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完整,细胞排列整齐。免疫组化显示高脂饮食组小鼠附睾中GRP78、CHOP表达增强(P〈0.01)。MT处理组和高脂饮食组相比,附睾中GRP78、CHOP表达下调(P〈0.01)。结论内质网应激参与高脂饮食导致的附睾损伤;MT可能通过抑制附睾内质网应激,减轻高脂饮食对小鼠附睾的损伤。  相似文献   
957.
赋予氨基酸编码方法下除终止子之外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子时每一位发生的变化权值,利用矩阵来表示所有的突变方式和难易程度,综合亲水性与疏水性理化性质,提出亚氨基酸编码方法,并给出该编码方法下同义密码子的相对使用度fSubtypesRelativeSynonymousCodonUsage,SRSCU).然后选取15条H5N1序列,使用MEGA4.0分析它们的同源性,并分别在氨基酸编码、拟氨基酸编码、亚氨基酸编码这三种环境下研究所选序列使用密码子的偏好性,对比结果验证,亚氨基酸编码方法具有相应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58.
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育种技术在跨越种间隔离障碍、加速育种进程和获得新奇特变异方面具有传统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将其用于观赏植物育种将会极大地提升产品品质并可增强产业竞争力。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国内观赏植物研究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59.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茎秆的光合特性,以1龄和3龄毛竹为材料,观察了茎秆和叶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测定了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发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茎秆中叶绿体发育完整,其类囊体垛叠程度高于叶,并含有淀粉粒。茎秆中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及Chla/b含量显著低于叶(FI〈O.05)。茎秆发射荧光光谱在735nm处没有明显的主峰,1龄和3龄毛竹茎秆光系统lI与光系统I的半峰宽比值分别比叶降低了7.0%和11.3%(P〈0.05),峰高比值比叶分别增加了6.5%和18.3%(P〈0.05)。四阶导数光谱在650—800nm波长范围内出现了6个极大值,代表LHCII、CP43、CP47、RCI和ILHCI的发射荧光峰以及PSI和PSII的发射荧光副振峰:其中,茎秆中RCI和LHCI特征发射荧光峰与叶相比有不同程度的红移。表明毛竹茎秆叶绿体通过提高Chlb的相对含量和增加类囊体垛叠以及降低LHCI含量,来适应毛竹茎秆以红光为主的光环境。进而协调激发能在2个光系统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生机制和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5例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并复习文献。结果组织学胃肝样腺癌具有管状腺癌、粘液性癌和肝样分化腺癌的移行过渡,肿瘤细胞呈小梁状、巢团状,间质为丰富的血窦。免疫表型胃肝样腺癌AAT(5/5)、ACT(5/5)、CEA(5/5)、AFP(4/5)均为阳性,Heppar1灶性阳性(2/5)。结论胃肝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侵袭性强的特殊类型胃癌,组织学呈肝细胞样腺癌,免疫表型AFP、AAT和ACT阳性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