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91篇
  免费   2026篇
  国内免费   236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1261篇
  2020年   963篇
  2019年   1184篇
  2018年   1070篇
  2017年   777篇
  2016年   1030篇
  2015年   1486篇
  2014年   1715篇
  2013年   1852篇
  2012年   2172篇
  2011年   1832篇
  2010年   1134篇
  2009年   1073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999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750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596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9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比较了大熊猫与猪LDH-M_4用胰酶水解后的HPLC肽谱;对分离出的各个肽段测定了氨基酸组成与N-末端。经分析,在两者各有的35个肽段中,22个肽段有相同的氨基酸组成与N-末端且在HPLC图谱上有相同的保留时间。另外有13个肽段在氨基酸组成与保留时间上存在差异。对大熊猫LDH-M中部分肽段测定了氨基酸残基序列。结果表明,与结合NAD~+有关的12肽的序列与一级结构已知的猪LDH-M含有Cys165的相应肽段完全一样;在与底物结合部位含有His191的35肽中,两者只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在N-端的21肽中,有3个残基出现差异;而在C-端的14肽中,仅出现一个残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2.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丹参和甜叶菊愈伤组织在分化过程中一般都出现两个PAL活性高峰。第一高峰在培养第一、二、三天中出现;第二高峰在第十一天前后出现。前者在分化或不分化培养基中都存在,似与组织分化无关,后者只在分化条件下才有,似可作为组织启动分化的指示酶。分化程度不同的组织,PAL活性有很大差异,即将或刚分化的组织活性最高,随着分化的进程活性趋于降低,老化的组织甚至丧失活性。PAL活性、木质素合成和管状份子形成之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3.
烟草愈伤组织分化和芽原基形成期间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的柳叶烟草愈伤组织,未观察到组织分化和芽原基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接种后第6天可见拟分生组织和管胞分化,9—12天有芽原基形成,15—18天可观察到苗端结构。根据碘乙酸、Na_3PO_4和丙二酸抑制试验,以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初步表明烟草愈伤组织呼吸中存在有EMP、HMP和TCAC代谢途径.在发生输导组织和芽原基分化的愈伤组织中(接种后第6—12天),HMP途径的运行程度较高;而芽原基的继续生长(培养12天以后),则与EMP途径的增加有关;分化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始终较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FCAC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104.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an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were compared in normal and dystrophic mouse skeletal muscles. To obtain the maximum respiration control ratio (RCR) and adenosine diphosphate/oxygen (ADP/O) ratio from isolated muscle mitochondri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n advantage in having a low concentration of proteinase and EGTA present in the medium during preparation of mitochondria by centrifugation fractionation. Using pyruvate, acetylcarnitine, and palmitylcarnitine as substrates for oxidation, a high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40-60%) is shown in oxygen uptake by dystrophic muscle mitochondria as compared to normal muscle mitochondria. Studies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apparatus in these sample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reduction of the RCR and ADP/O ratio in dystrophic muscle mitochondria as compared to normal muscle mitochondria.  相似文献   
105.
Data from studies of ascitic cells of Chang hepatoma have shown that acid phosphatase (ACPase) can be localized simultaneously within the trans portion of the Golgi apparatus and in tubules of the Golgi-endoplasmic reticulum-lysosome (GERL) system. Reaction products of thiamine pyrophosphatase (TPPase) were also present consistently within trans elements of the Golgi apparatus and within GERL tubules. These new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close physiological association may exist between the Golgi apparatus and GERL, a concept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observations of fibroblasts. When horseradish peroxidase (PO) i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into ascites-bearing rats and the ascitic cells withdrawn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PO could be localized within vesicles and tubules in the GERL region but could not be detected within the Golgi apparatus. Bulk-phase endocytosis requires a long time and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O to occur. The presence of PO within GERL indicates that this organelle may play a role in transporting or processing of certain exogenous proteins.  相似文献   
106.
107.
以棉花栽培种中棉作母本,野生种戴维逊氏棉作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并用中棉自交作对照,比较研究了杂交情况下花粉粒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受精作用及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1)中棉×戴维逊氏棉花粉粒的萌发及花粉管在异己花柱中的生长基本正常,有花粉管胚珠的频率约20%,为中棉自交的1/4左右;(2)在杂交情况下,有花粉管进入的胚珠基本上能实现受精;(3)杂种胚乳在授粉后7天发育异常,11天开始解体,16天才有部分胚珠的胚乳开始形成细胞壁;(4)杂种胚不分化或畸形分化,在授粉后11—22天坏死。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人胃低分化粘液性腺癌细胞MGC 80-3不同周期时相中ConA受体的分布与侧向运动。MGc 80-3细胞经同步化培养,用F-ConA标记。被标记细胞中G_1、S和G_2期呈不连续的分布,但它们之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M期呈较均匀的强荧光分布(与其它时相细胞比较)。荧光漂白恢复方法测定ConA受体复合物侧向运动表明:各个周期时相之间不仅运动方式不同,而且运动速率也有显著差异。M期与G_1期主要表现出扩散型运动;而S期与G_2期表现为流动型运动。G_1期的扩散系数大干M期的;S期的流动速率大于G_2期的。但可动分子百分比以G_2期最高。这些结果表明了ConA受体的动力学性质。它受到细胞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9.
用庆大霉素产生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 814(Gm~r,Km~r)和链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griseus No. 45(Sm~r,Lm~r)进行了原生质体融合。以抗性为选择标记,选出了融合体。其融合频率在10~(-3)—10~(-4)之间。在电镜条件下,观察了原生质体融合的详细过程,测定了融合体的产抗生素能力,其中一株融合体F106的抗生素产量比亲本菌株814高58%。用羧甲基纤维素薄层对发酵液层析表明,有一个融合体的发酵液比亲本菌株814多一个组份,但没有测出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染色体畸变与微核形成的关系,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0.025—0.4μg/ml),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中期染色体畸变与不同细胞周期形成的微核间的关系。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MMC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ACF),未经培养的G_0期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NC-MNCF)以及培养的淋巴细胞的微核细胞率(C-MNCF),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并可用幂回归方程描述;(2)微核形成与染色体畸变全然无关的NC-MNCF,和C-MNCF一样,与ACF呈良好的正相关;(3)用胞质分裂阻滞(CB)法,检测MMC诱发的CB-MNCF,较C-MNCF无显著提高,MNCF/ACF的比值较小,并随着MMC剂量增加从0.15左右降到0.03。所有上述结果表明,不能简单理解微核形成与染色体畸变间的关系,在分裂的细胞群体中,中期染色体畸变可能仅是微核形成的一种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