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3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01.
The effects of potassium cyanide (KCN) pretreatment on the response of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plants to salt,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nd cold stres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Here, we found that KCN pretreatment improved cucumber seedlings tolerance to stress conditions with maximum efficiency at a concentration of 20 µ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treatment with 20 µM KCN alleviated stress‐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plant cells and clearly induced the activity of alternative oxidase (AOX) and the ethylene production. Furthermore, the structures of thylakoids and mitochondria in the KCN‐pretreated seedlings were less damaged by the stress conditions, which maintained higher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photosystem II (PSII) proteins levels than the control. Importantly, the addition of the AOX inhibitor salicylhydroxamic acid (1 mm ; SHAM) decreased plant resistanc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ven compromised the cyanide (CN)‐enhanced stress tolerance. Therefore, our findings provide a novel role of CN in plant against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indicate that the CN‐enhanced AOX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cavenging and the protection of photosystem by maintaining energy charge homoeostasis from chloroplast to mitochondria.  相似文献   
102.
103.
根据模式标本和新采集的标本,重新描述了齿锤角叶蜂属和双齿锤角叶蜂Odontocimbex svenhedini Malaise, 1934,其中双齿锤角叶蜂的雌虫是首次报道。简要讨论了齿锤角叶蜂属Odontocimbex 和锤角叶蜂属Cimbex Olivier、壮锤角叶蜂属 Palaeocimbex Semenov以及毛锤角叶蜂属Trichiosoma Leach的区别。重新指定了双齿锤角叶蜂Odontocimbex svenhedini Malaise的正选模。编制了锤角叶蜂科亚洲分布属分属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4.
为考察组氨酸标签(His-tag)对Brevibacterium sp.DGCDC-82中胆固醇氧化酶基因(ChoAb)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影响,将PCR扩增后得到的结构基因与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ChoAb(不带His-tag),pETChoAbn(His-tag位于N端)和pETChoAbc(His-tag位于C端)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对重组酶进行酶活检测,结果表明His-tag位于ChoAb的C端和N端,COD单位体积酶活由未带标签时的1.72 U/mL分别提高到4.03 U/mL和11.36 U/mL.利用软件Quantity One对SDS-PAGE电泳条带进行灰度分析,结果显示与不带His-tag的COD相比,His-tag位于ChoAb的C端和N端,COD表达量由8.8%增加到16.4%与72.3%.同时菌体浓度分别提高了1.2倍和3.2倍.作为纯化标签,该研究结果对His-tag用于诊断用酶COD的分离纯化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比较红景天属不同红景天药材的有效成分的差异,采用HPLC-DAD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青藏高原14种红景天属药材中红景天苷、酪醇、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4.6 mm,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五种化合物在选定的条件下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在97.36%以上,RSD小于2.31%。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为红景天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植物种子衰老与线粒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生物学过程。种子衰老与线粒体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衰老的线粒体学说认为,线粒体中活性氧的过量产生是种子衰老的主要原因。深入了解种子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对于揭示种子衰老机理和种子安全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有关种子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结构、呼吸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对种子衰老与线粒体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荒漠植物白刺属4个物种的生殖分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河  辛智鸣  高婷婷  王赛宵  徐军  孙非 《生态学报》2012,32(16):5054-5061
选定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白刺属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样株在花期的各生殖构件的数量特征及生物量调查,系统研究了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大白刺(Nitraria roborowskii Kom.)和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4种白刺属植物在生殖枝水平上的生殖分配。结果表明:不同白刺属植物在分株高度、生殖枝长、生殖枝基径、单枝花数、花序干重、枝叶干重等生殖构件的数量性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泡泡刺的各生殖构件的数量均最小;除了西伯利亚白刺的生殖分配值达到44.51%外,其余3种白刺的生殖分配值均没有超过20%。经统计分析,4种白刺种群的生殖枝长分别与分株高度呈显著(P<0.05)的直线性正相关关系;生殖枝花序干重与分株高显著正相关;4种白刺的生殖分配随着分株生殖枝生物量的增加而减少,即白刺的个体大小与生殖分配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种生殖分配特点反映了不同白刺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资源利用、与克隆繁殖的权衡及对生态适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8.
浙江北雁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标本和文献查阅以及野外调查,对浙江北雁荡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雁荡山共有蕨类植物37科71属156种(含种下分类群);以单种和寡种分布的科和属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5.7%和91.5%.该区域蕨类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型和泛热带分布型为主,分别有14和20科,占总科数的37.8%和54.1%;热带成分总计22科,占总科数的59.5%,而温带成分仅1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9类型2亚型,包含世界分布型17属、热带分布型47属、温带分布型7属;其中,泛热带分布型属数量最多区28属),占总属数的39.4%.种的分布区类型以东亚分布型最多(93种),其中,中国-日本分布亚型有65种,占总种数的41.7%.中国特有种有21种(占总种数的13.5%),其中2种为仅分布于本区域的特有种,分布类型以华东-华南分布最多.由分析结果可见:北雁荡山蕨类植物具有组成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多样、热带区系特征明显及特有种数量匮乏等特点,但与周边区域蕨类植物分布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诱导治疗的新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8例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诱导期分别接受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联合(研究组n=7)与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和氟康唑联合治疗(对照组n=11).比较两组治疗方案在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病死率、病原学转阴率、脑脊液改变等方面的差异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培养阳性分别为5例和8例(P =0.676),治疗1周后分别为5例和8例(P =0.676),治疗2周后分别为2例和4例(P =0.572),治疗3周后分别为0例和1例(P=0.611),治疗4周后,无死亡病例,两组脑脊液新型隐球菌培养均为阴性,脑脊液生化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较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6.82±41.30 vs 97.00±22.02,P=0.003)、尿素氮(8.45±3.18 vs 5.54±1.28,P=0.020)升高更明显.结论 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联合治疗非AIDS、非器官移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诱导期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0.
以红阳猕猴桃叶片和茎段为实验材料,通过优化培养基,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红阳猕猴桃遗传转化体系,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把猕猴桃ACO基因(ACC oxidase gene)的反义链导入红阳猕猴桃,共获得47株潮霉素抗性植株.随机挑选其中14株进行PCR鉴定,其中9株成功扩增到了目的条带,初步统计阳性植株为64.3%左右.此研究为利用分子遗传基因工程手段培育优质延熟保鲜的转基因猕猴桃新品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