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6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王艳梅  余燕  牛红星 《四川动物》2007,26(4):807-809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板活性电泳,分析了普通伏翼的心、肝、肾、胸肌、肺、胃、小肠、舌8种组织的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3种同工酶。结果表明:普通伏翼8种组织的3种同工酶存在差异,其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与器官或组织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2.
记述了采自中国河南省太行山区和福建光泽的叶蜂科粘叶蜂属1新种:半环粘叶蜂Caliroa semicincta Wei,sp.nov.。该新种与欧洲种C.annulipes(Klug,1814)比较近似,但后足胫节基部3/5和基跗节基部4/7白色,触角第3节等长于端部4节之和,前翅2r脉等长于Rs脉第4段,锯腹片锯刃内外侧均具2枚明显的亚基齿,刃间膜等宽于锯刃,并明显鼓起,节缝刺毛带很宽,最宽处等宽于带间距等,与后者不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模式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3.
米小其  邓学建  郭克疾  牛艳东  周毅 《四川动物》2007,26(2):377-378,I0007
2005年1~2月,在Nikon体视镜下对挂榜山小鲵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对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了数码拍照。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将挂榜山小鲵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1个时期。在水温6.5~10℃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1134h孵化出膜,初孵幼鲵全长约16.50mm。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大豆异黄酮是多酚类混合物,有防治肿瘤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异黄酮合酶(isoflavone synthase,IFS)是合成异黄酮的关键酶。本文为了利用异黄酮的特有生物学功能,从大豆中克隆了该基因。方法:采用PCR扩增从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总RNA中分离了异黄酮合酶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并测序。结果:得到全长1583bp的片段。以期用于构建诱导表达基因敲除系统,并用于无性繁殖植物的无标记基因转化。结论:序列分析表明,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含1583个核苷酸,与已报道的序列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2%。  相似文献   
115.
几种理化因子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pH、温度、供氧状况、投菌量、氨氮初始浓度等理化因子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理化因子对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均有明显影响,海洋硝化细菌的最佳作用条件是pH 8.5,25℃,好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投菌量的增加而增强。在适宜条件下,海洋硝化细菌对海水中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研究海洋硝化细菌在去除氨氮过程中D IN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发现,在处理系统中随着NH4 -N含量的降低,NO2--N、NO3--N含量持续增加,大约有66.57%的D IN在海洋硝化细菌作用过程中以其他形式脱离了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6.
湖南鱼类新记录4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8月~2005年7月,在湖南安化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期间,发现湖南鱼类新记录4种:漓江副沙鳅、盎堂拟鲿、越南鲇和司氏(鱼央).  相似文献   
117.
1植物名称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2材料类别叶片。3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6-BA 1 mg·L~(-1)(单位下同) 2,4-D 0.5、1、2、3、4;(2)诱导芽分化培养基:MS 6-BA 1 NAA 0.5、1、2、3、4;(3)诱导生根培养基:1/2MS IBA 0.5、1、2、3、4。培养基均加30 g·L~(-1)蔗糖、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地红蝽Pyrrhocoris tibiali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植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泛。本研究测定地红蝽对不同植物的取食偏好及分析寄主植物物理性状和营养物质在地红蝽成虫寄主选择行为中的作用,以期从寄主理化性状的角度来探讨地红蝽寄主选择行为机制,为指导作物抗虫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由选择方法研究地红蝽成虫对5种寄主植物(谷子Setaria italica、高粱Sorghum bicolor、绿豆Vigna radiata、大豆Glycine max和玉米Zea mays)叶片的取食选择性;使用Y型嗅觉仪进一步检测地红蝽对5种植物叶片气味的趋性反应;测定分析5种植物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与地红蝽取食选择性的相关性。【结果】地红蝽成虫对5种寄主植物叶片的取食选择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依次为谷子>高粱>绿豆=大豆>玉米,与对这5种寄主植物叶片气味的趋性反应百分率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地红蝽成虫的取食选择性与叶片长宽比、含水量和背面茸毛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 0.884和0.906,而与地红蝽成虫取食前后寄主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和总蛋白质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和-0.951。通径分析表明,寄主植物叶片背面茸毛密度和总蛋白质含量变化是地红蝽寄主选择性的重要决定因素。【结论】地红蝽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存在取食选择和趋向性差异,地红蝽成虫取食选择与寄主植物叶片长宽比、背面茸毛密度、含水量以及可溶性糖和总蛋白质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9.
福建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生态保护重要性是表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要性程度的综合指标,确定生态保护空间范围是协调保护与发展、保障生态服务持续供给的基础。在明确福建省生态本底和关键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构建福建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生态极重要地区,能够为优化生态保护策略、划定生态红线和主体功能区划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占福建省陆地总面积的38.94%,生态重要性空间格局基本沿福建省闽西大山带、闽中大山带与海岸带分布,其中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面积为3.96万km~2,以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为主;生态极敏感性区面积占福建省陆地总面积的9.71%,水土流失是主要的生态问题,占福建省陆地总面积的8.93%,土地沙化极敏感区集中在海岸带附近,与海岸侵蚀极敏感区空间范围基本一致。研究建议,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作为划定生态红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依据,支撑福建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0.
介绍并比较探讨了生物类相关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涉及的3个相似方程:微生物细胞生长动力学中的莫诺方程、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米氏方程、吸附分离过程中的等温吸附方程,以供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