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0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探究补充维生素D联合益生菌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患者菌群多样性、代谢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诊断并治疗的PCO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补充组(30例)和维生素D组(30例),联合补充组同时使用维生素D和益生菌,维生素D组只补充维生素D。对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并比较代谢因子和激素水平,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菌群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及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且联合补充组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维生素D组(t=4.496,2.896,均P<0.05);治疗后两组GSH、TAC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联合补充组TAC显著高于维生素D组(t=2.505,P=0.002);治疗后两组MDA、TT显著降低,其中联合补充组MDA、TT显著低于维生素D组(t=2.371,2.177,P=0.021,0.034)。副拟杆菌属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339,P=0.040),肠杆菌科与TT呈显著正相关(r=0.330,P=0.046),粪杆菌属与TAC呈显著正相关(r=0.437,P=0.007),乳杆菌属与TAC呈显著正相关(r=0.350,P=0.033),与TT呈显著负相关(r=-0.371,P=0.024)。结论补充维生素D联合益生菌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代谢因子及激素水平,且其肠道微生物与PCOS代谢及激素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52.
香椿木材解剖构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扩大和培育香椿资源和填补国内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求,为其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及科学的理论指导,依照GB1927-91实验方法对其木材的解剖和物理力学性质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椿纤维13年生后形态均匀,长宽比46.18,双壁厚11.00μm,纤维壁腔比0.56,腔径比0.76;导管分子平均长度383.52μm,宽度143.98μm;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分别为0.415g/cm3和0.475g/cm3,属“轻”型;差异干缩为1.93;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分别为67.85MPa、6179.82MPa和38.23MPa,综合强度106.08MPa,均属“低”级,香椿的综合品质系数为2556.1×105 Pa,为高等级材。综合分析表明香椿材质优良。  相似文献   
953.
在室内采用叶子圆片培养基饲养棉蚜的方法,研究不同温度(32、34、36、38、40 ℃)和密度(每皿5、25、50、75)对棉蚜死亡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和持续天数的增加,棉蚜累计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互补重对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β值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随着棉蚜密度的增加,温度对棉蚜的作用减弱;不同持续天数的γj值不同,说明棉蚜条件死亡率受温度和作用时间的共同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密度显著影响棉蚜的繁殖率,且存在交互作用.32~36 ℃范围内,棉蚜繁殖率随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40 ℃条件下,不同密度棉蚜繁殖率没有差异,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对棉蚜的作用逐渐减弱.即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和密度范围内,温度和密度对棉蚜的作用大小、主次发生了改变.研究结果为棉蚜种群监测、预警和改进害虫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4.
蝙蝠是携带人兽共患病毒最多的一种哺乳动物,调查蝙蝠携带病毒的病原生态学本底对防范蝙蝠病毒威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云南省部分地区蝙蝠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在一组食虫蝙蝠样品中发现了A群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es,RVA)序列,经过进一步RT-PCR筛查验证及病毒的分离鉴定,最终从勐远县的1只三叶蹄蝠中分离出一株轮状病毒。扩增该毒株的VP7与VP4基因进行分型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VP7基因为G3型,与来自阿根廷的1株马轮状病毒的同源性最高,为93%;其VP4基因为P[10]型,与来自泰国的1株人轮状病毒同源性最高,为94.8%。通过与本实验室之前分离的首株蝙蝠G3P[3]型轮状病毒MSLH14的比较,确定该毒株为一株新的蝙蝠轮状病毒,命名为RVA/Bat-tc/MYAS33/2013/G3P[10],简称MYAS33。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蝙蝠轮状病毒的多样性,突显了蝙蝠作为轮状病毒潜在宿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5.
目的利用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平台,评估PB2 E627K对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探究A/H6N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分子基础。方法通过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A/Mallard/San-Jiang/275/2007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和点突变技术拯救病毒rA/H6N1和PB2 E627K位点发生突变的rA/H6N1-627,两株拯救病毒分别以101EID50~106EID50的攻毒剂量人工感染BALB/c小鼠,通过体重变化、死亡率、病毒滴定等方面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平台,rA/H6N1的8个基因片段完全源于A/H6N1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及生物学特性与A/H6N1完全一致。rA/H6N1能够人工感染BALB/c小鼠,但不致死,对BALB/c小鼠呈现低致病性(MLD50>106.5EID50),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各个脏器中的病毒滴度与A/H6N1保持一致;rA/H6N1-627能感染小鼠,引起小鼠体重下降,但不能引起所有106EID50组小鼠死亡,病毒能在小鼠的肺脏和脑部进行增殖。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H5N1禽流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PB2-E627K位点并非A/H6N1流感病毒的毒力决定因子。A/H6N1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还有待继续研究,该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和点突变技术的建立为研究该亚型流感病毒致病机制、传播机制及病毒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56.
为构建东方马脑炎病毒E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完成E2蛋白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E2编码全基因,大小为1 260 bp,将酶切后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构建成重组质粒pET30a(+)-EEEV-E2,采用酶切和测序分析方法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E2蛋白表达,并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分析和鉴定目的蛋白;最后,用纯化的E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小鼠随机分成4组:PBS对照组、弗氏佐剂对照组、E2蛋白免疫组和E2蛋白+弗氏佐剂免疫组,每组小鼠免疫2次,两次免疫间隔时间为14天,免疫剂量均为100μL/只;小鼠初次免疫后第10天,用细胞因子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6、IL-12与TNF-α的浓度,加强免疫后第14天,用EEEV的假病毒检测血清中E2蛋白抗体的中和作用。结果表明完成了E2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E2构建和成功表达了带有His标签的E2融合蛋白,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为53.0 kDa;免疫小鼠血清中产生了高水平的IL-6、IL-12与TNF-α和具有较强中和作用的E2蛋白抗体。研究结果为今后E2蛋白作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57.
肝癌细胞的恶性转化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和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关.但是HBV没有直接诱导肝癌发生的生物学功能,HBV可通过其x蛋白(HBx)激活生长信号,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在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的早期,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基因被激活,而AFP能激发PI3K/AKT信号传递,由于PI3K/AKT信号途径具有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所以AFP的表达在HBV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本文就HBV通过优先驱动AFP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自然重编程从而诱发肝癌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对认识AFP在HBV相关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预警肝癌发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58.
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尚  任大川  夏涛  李京梅  杜国英  王栋  王其翔  张涛 《生态学报》2013,33(19):6254-6263
海洋生态资本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海洋生态资源。海洋生态资本价值由海洋生态资源存量价值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组成。海洋生态资本评估包括海洋生态资源存量评估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在海洋生态资本理论框架体系下,针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服务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建立了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的技术框架。基于物质量可量化、价值量可货币化、数据可获得性三条评估原则,筛选出9个指标定量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并给出了对应的评估方法、计算公式、参数和数据来源。海洋供给服务采用养殖生产、捕捞生产和氧气生产3个指标评估;海洋供给服务采用气候调节、废弃物处理2个指标评估;海洋文化服务采用休闲娱乐、科研服务2个指标评估;海洋支持服务采用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2个指标评估。养殖生产、捕捞生产等指标采用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氧气生产、废弃物处理、科研服务等指标采用替代成本法进行评估;气候调节指标采用替代市场价格法进行评估;休闲娱乐指标采用旅行费用法或收入替代法进行评估;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持等指标采用条件价值法进行评估。该套方法体系已经应用于山东省7个沿海地级市和福建省东山湾、罗源湾的近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海洋管理部门的认可,被国家标准《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吸收采用。该套方法紧密切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可为海洋主管部门的生态资本核算、生态补偿业务、环评审批提供关键技术手段,也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精确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59.
SGT1(suppressor of the G2 allele of skpl)是多种植物抗病基因介导的抗病信号途径中的重要元件.该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出甘薯近缘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的SGT1基因,命名为ItSGT1.该基因含有一个长度为1 08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61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40.1 kD,等电点为5.05.Blast及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他植物中的SGT1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且具有SGT1蛋白典型的功能域结构,即TPR区、VR1区、CS区、VR2区和SGS区.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SGT1基因在三浅裂野牵牛基因组中是多拷贝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ItSGT1基因在三浅裂野牵牛的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960.
中国黑戈壁地区植物区系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戈壁是戈壁中最为干旱的区域,为了系统的研究其植被及物种多样性,该研究采用无人机航拍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中国西北内陆的黑戈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内陆的黑戈壁地区共记录植物154种,分属28科,85属;植物生活型组成简单,主要以灌木、半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植物物种比例的70%以上。(2)在植物物种组成方面,与整个荒漠区比较,黑戈壁地区物种数量少,但灌木所占比例远高于荒漠区。(3)黑戈壁地区植物科、属内物种组成贫乏,科内属、种数量比较多的为藜科、菊科、豆科等。(4)黑戈壁地区优势群落的建群种为红砂、盐生草、膜果麻黄等,中国特有植物为新疆沙拐枣、哈密黄蓍、胀果甘草等,主要国家保护植物有胡杨、裸果木、胀果干草等。(5)黑戈壁地区植物区系表征科主要为蒺藜科、蓼科、麻黄科等,而属的分布型以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北温带分布为主,占黑戈壁地区总属的47%以上,是群落组成的优势种和建群种。(6)与其他荒漠地区植物区系相比,黑戈壁地区植物旱生种比例增加,适应类型更为贫乏,缺乏特有成分,具有明显残遗性;由于特殊极端干旱环境,形成黑戈壁地区特殊植物类群和区系特征;黑戈壁地区是荒漠地区的区域特色植物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的重要区域和保存地,而黑戈壁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