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81.
百草枯和草甘膦对多刺裸腹溞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伟  席贻龙 《生态学杂志》2012,31(8):1984-1989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常见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对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48hLC50值,应用生命表实验方法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的百草枯(0、0.01和0.04mg·L-1)和草甘膦(0、0.4和1.6mg·L-1)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草枯和草甘膦对多刺裸腹溞的48hLC50值分别为0.626和26.287mg·L-1;百草枯浓度对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1),草甘膦浓度对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1),百草枯和草甘膦的交互作用对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1)。多重比较显示:当忽略草甘膦的影响时,0.01mg·L-1的百草枯使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显著延长,而0.04mg·L-1的百草枯则相反,0.04mg·L-1的百草枯使多刺裸腹溞的净生殖率显著降低;当忽略百草枯的影响时,0.4和1.6mg·L-1的草甘膦均使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显著缩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01mg·L-1的百草枯和1.6mg·L-1的草甘膦混合液使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显著延长;而0.04mg·L-1的百草枯和0、0.4、1.6mg·L-1的草甘膦混合液均使多刺裸腹溞的世代时间显著缩短,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降低。随着草甘膦浓度的升高,0.04mg·L-1的百草枯对多刺裸腹溞的毒性显著降低,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2.
葛雅丽  席贻龙  马杰  许丹丹 《生态学报》2012,32(16):5034-5042
对芜湖市镜湖和汀棠湖中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的发生及其形态特征进行了一年的观察,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镜湖中,剪形臂尾轮虫出现于7月至10月,且仅存在短后棘刺型个体;2样点内,除了前外棘刺长以外,轮虫的其他各形态参数均随季节显著变化,形态参数的样点间差异也因季节的不同而异;轮虫的各形态参数均随pH的升高而延长,随过滤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和水体中总叶绿素a含量的升高而缩短;体长和体宽均随晶囊轮虫密度的升高而增大。汀棠湖中,短后棘刺型个体出现于6月至10月,而长后棘刺型个体仅出现于6月至8月;2种形态型个体同时存在时,长后棘刺型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始终高于短后棘刺型个体,并与水温、水体中总叶绿素a含量以及枝角类、桡足类和晶囊轮虫的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2样点轮虫短后棘刺型个体各形态参数均随季节显著变化;长后棘刺型个体在1号样点内仅前外棘刺和后棘刺长有显著变化,而2号样点内仅体长、体宽和后棘刺长有显著变化;2样点内长后棘刺型个体的体长、体宽以及前外棘刺和后棘刺均显著长于短后棘刺型个体;同一形态型个体形态参数的样点间差异因季节的不同而异;短后棘刺型个体的前外棘刺和后棘刺长均与水体中总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后者与过滤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和枝角类密度也呈显著的正相关;长后棘刺型个体的后棘刺长与桡足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前内棘刺长与水温、溶氧量和晶囊轮虫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两湖泊内剪形臂尾轮虫的后棘刺长和体长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提示其后棘刺的延长并不是对体长的异速增长。  相似文献   
83.
硬膜外应用局麻药为手术提供麻醉与镇痛,同时胸段硬膜外麻醉与镇痛也被广泛应用于心脏,大血管,胸部和腹部的手术中.它不仅可以加快病人麻醉后的苏醒,而且可以提供很好的术后镇痛.除了上述优点,许多基础及临床研究发现硬膜外麻醉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作用,如:减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通过暂时性的阻滞胸交感神经提供心肺及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改善免疫和凝血功能.本文就近年来胸段硬膜外麻醉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不同方法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的疗效,提高转复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4-2011.05我院住院治疗的37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比较心律平与胺碘酮的药物转复率,构成比采用x2检验,α=0.05。结果:37例患儿中,13例治疗原发病后自动转率,24例患儿给予心律平治疗,其中1例放弃治疗,5例未见效,心律平转复率为69.77%,5例未见效患儿改用胺碘酮治疗,1例死于原发病,1例控制症状后行射频消融术治愈,胺碘酮转复率为75%,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心律平与胺碘酮均能较好的治疗小儿PSVT,对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小儿PSVT,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者心肌细胞中连接蛋白(connexin CX)CX43和原癌基因蛋白(C-JU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2008-2011年青岛市市立医院病理科现有的蜡块中选取心性猝死者40例.其中冠心病22例,肺动脉栓塞10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扩张性心肌病3例,选取因交通事故、外伤等死亡的病例1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病例中心室肌细胞中C-JUN和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心源性猝死(SCD)组中心肌细胞中C-JUN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心性猝死组中CX43的表达却低于对照组.SCD组中心肌细胞中C-JUN与CX43的表达正相关(r=0.315,P=0.022).结论:SCD患者心肌细胞中CX43表达和分布异常,结构的重塑导致了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反生,SCD患者心肌中C-JUN高表达,且与CX4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SCD的发生发展,不仅可以用于临床相应药物的研发,还可能称为法医学上对SCD的鉴别提供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MC)及类胰蛋白酶(tryptase)与甲状腺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及其对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组织化学染色和PV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116例甲状腺癌、56例甲状腺腺瘤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C和tryptase及其CD3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对MC和tryptase与MVD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状腺肿瘤中MC的数量和tryptase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甲状腺,而且与肿瘤的类型有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各组甲状腺组织MC数量和tryptase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900,r=0.636,P<0.05)。结论:MC及其分泌的tryptase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因而可促进甲状腺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87.
 该文比较系统地综述了美国东部杜克森林76年来植物种类变化、种群动态和森林演替研究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该森林内永久性森林样地的 设置和调查规范,以及最近10年来利用永久样地数据进行树木空间格局和自然干扰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将杜克森林永久样地监测规范和数据管 理方法与目前主要的森林监测网络进行了一定的比较,旨在对目前国际上蓬勃开展的长期定位植物多样性监测和空间格局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  相似文献   
88.
一株洛菲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洛菲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洛菲不动杆菌B69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B69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OXA、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测序确定耐药基因型别;粗提酶水解亚胺培南纸片试验检测酶活性。结果洛菲不动杆菌B69具有多重耐药性;PCR扩增IMP基因阳性,经测序为IMP-8;粗提酶水解亚胺培南。结论产IMP-8型金属β-内酰胺酶是洛菲不动杆菌B69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9.
目的:考察性别、不同分组和言语对儿童分类能力的影响.方法:被试为122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为7-8岁.实验材料为两套内容同质的分类卡片,每套卡片都存在四个维度的差异.首先通过前测将儿童的分类能力分为高水平、低水平两种类型,然后进行两两配对.因变量指标为: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之间的差值.结果:1.能力水平配对因素影响同伴合作.2.有无言语交流对分类成绩存在显著性影响,有言语交流组成绩明显高于无言语组.3.性别配对对同伴合作没有影响.4.能力水平配对与有无言语交流的交互作用明显,其中低.高组中有言语交流成绩明显优于无言语交流成绩.结论:与水平比自己高的同伴合作效果好于水平相当或比自己水平低的同伴之间的合作.言语交流的效果能明显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90.
人工沟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郗敏  吕宪国  刘红玉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71-1476
人工沟渠主要指以排水和灌溉为目的人工挖掘的水道.人工沟渠作为排水和引水的廊道改善了土壤的结构、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人工沟渠这种景观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水文效应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生态环境效应.在整个降雨期间或之后,观察显示出沟渠对出口径流的贡献:一些沟渠收集和向河流输送水;另一些沟渠收集水但是减慢了水流的速度.本文从水文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及其生境的影响到对生态环境整体影响方面总结了人工沟渠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沟渠的生态环境效应,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