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9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贵州剑河辣子寨村辣子寨剖面杷榔组的杷榔动物群是近期发现的一个化石丰度较高且较复杂多样的动物群。该产地的化石库含有两个化石富集的层位,即下化石层和上化石层。通过对两个化石富集层的岩石结构、构造、沉积特征、生物类群组成及化石丰度和保存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表明,下化石层与上化石层内化石组合和埋藏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下化石层类群组成多样、化石丰度较高,以掘头虫类三叶虫、三叶形虫Naraoia、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Isoxys、Tuzoia及古蠕虫、海绵等为主,且化石主要保存在事件沉积层内,保存质量较好,为外陆棚沉积环境下大量生物个体发生原位快速沉积埋藏作用形成。而上化石层内化石以具硬壳的三叶虫为主,有较大的埋藏量,少量或碎片状的Naraoia,Isoxys,且这类化石数量少,主要在背景层中保存,可能为静水沉积时,沉积界面积累了大量生物遗体并暴露于基底表面一定时间后,再被沉积物逐渐堆积掩埋而形成,为生物遗壳的原位或近原位埋藏。  相似文献   
992.
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垂直结构与林下植物更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2011年,在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一个典型坡面的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建立24个20 m×20 m的固定样地,测定不同林冠层次(上层、中层和下层冠高分别为:>8、4~8和0~4 m)的覆盖度并监测林下植物的更新,研究林冠垂直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林下植物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2008年特大冰冻灾害后森林的恢复,林冠总覆盖度显著增加,从2009年的54.0%提高到2011年的67.4%,不同冠层覆盖度和恢复增长存在显著差异,上层林冠覆盖度显著高于中、下层,而中、下层林冠的恢复增长显著优于上层林冠.林下更新的木本植物共55种,优势科和优势种与现有群落的基本一致.同一年份不同坡位林下更新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坡位不同年份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冠层的覆盖度与更新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相关性不显著;中层、下层和林冠总覆盖度与林下更新植物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冠层覆盖度显著影响着林下更新,中、下层林冠对林下更新植物多样性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3.
生态移民安置区内,不同群体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基于安置区内利益群体对风险类别、干扰强度的识别,构建相应的决策模型,是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划分出生态移民安置区4类不同利益群体,并采用参与式半结构访谈法和定性聚合法,构建了3类一级变量和13个二级变量的生态风险因子体系,进一步运用模糊认知图模型(FC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开展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识别.结果表明: 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生态风险变量认知来看,其共同点是不同利益群体对垃圾污染风险变量提及数量最多,但整体上又存在显著差异,即管理者注重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居民则关注生活水平的提高,且直接关系到其环保意识和行为;经济活动者多追求经济利益;环境保护者专注于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认知图论指数结果显示,管理者和环境保护者对安置区生态风险认知较为全面且清晰.从安置区4方利益相关者的整体风险认知结果来看,生态环境风险因子显著影响居民的人身安全及满意度;公共政策对安置区风险管理起关键作用;风险变量的中心度结果进一步表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防范生态风险的关键.从利益相关者群体生态风险感知与管理情景模拟结果来看,解决垃圾污染有助于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且关键是要完善和落实相关公共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居民生活水平和环保行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景观生态格局、生物生境和多样性,同时可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994.
构建可以稳定表达Aβ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的哺乳动物细胞株。应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以前期建立的Aβ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8)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为模板,构建scFv的基因片段,通过(G_4S)_3或p2A两种不同的连接肽(Linker)序列,拼接得到多种形式的scFv基因片段,用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分别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Western blot鉴定scFv的表达情况;以潮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抗Aβ的scFv细胞株,以间接ELISA和斑点印迹分析所得scFv的抗原识别能力;采用体外细胞实验,在超微病理水平分析所得scFv的细胞保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Aβ特异性scFv的3个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A-VL-(G_4S)_3-VH、pSecTag2/HygroA-VH-(G_4S)_3-VL和pSecTag2/HygroA-VL-p2A-VH,获得了2株稳定表达Aβ特异性scFv的细胞株Hela-VL-p2A-VH和CHO-VL-(G_4S)_3-VH。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了相应scFv的正确表达,间接ELISA和斑点印迹结果表明所分泌的细胞上清具有Aβ抗原识别能力,体外实验显示其具有阻断和抑制Aβ寡聚体细胞毒性的作用。稳定表达Aβ特异性单链抗体的细胞株有助于AD免疫治疗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95.
青霉素结合蛋白及其介导细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膜表面的膜蛋白,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靶位。在细菌合成细胞壁肽聚糖的过程中,PBPs主要发挥糖基转移酶、肽基转移酶和D-丙氨酰-D-丙氨酸羧肽酶(D,D-羧肽酶)活性,是细菌生长繁殖中不可或缺的酶。不同种类细菌所含PBPs各不相同,其结构的改变、数量的增多、与抗生素亲和力的下降以及产生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是直接导致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随着各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其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全球围绕PBPs开展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多。本文对PBPs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及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6.
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 cells,CSCs)是在肿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它具有正常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能够无限增值和自主分化为各种具有异质性的肿瘤细胞。CSCs在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CSCs对目前大多数治疗如化疗、放疗不敏感,甚至具有耐药性,这也就导致了恶性肿瘤在治疗后容易复发。鉴于此,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由于其微创性,不良反应少,靶向性强等特点在肿瘤的治疗研究中不断得到发展。本文将从CSCs的特性入手,结合PDT治疗的最新进展,探讨PDT治疗在肿瘤干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7.
肝癌晚期,手术切除往往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低。因此,通过新的辅助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生存期是必要的。光动力疗法作为晚期肝癌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光敏剂是光动力疗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几十年来,光敏剂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已出现了许多新型光敏剂,它们具有靶向性高、脂溶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随着肝脏肿瘤多学科合作模式的逐渐开展,新型光敏剂及光动力疗法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98.
温度对波纹龙虾存活、摄食、蜕壳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东科  梁华芳  张志  温崇庆 《生态学报》2017,37(18):5973-5980
波纹龙虾是热带和亚热带重要经济虾类,养殖潜力巨大。本文进行温度渐变和骤变对波纹龙虾存活、摄食影响试验,以确定存活和摄食的水温范围;进行了波纹龙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22、25、28、31、34℃)对其存活率、饵料用效率、蜕壳和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以确定最适养殖水温,试验时间90 d。结果表明:波纹龙虾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3—36℃,适宜温度为20—30℃。在温度22—31℃范围内,波纹龙虾的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在28℃达到最大值,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温度显著影响波纹龙虾对鲜活饵料的利用效率,饵料系数最高的是31℃组,为6.43±0.28;28℃组的波纹龙虾饵料系数最低,为5.75±0.70,与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波纹龙虾的蜕壳周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31℃组周期最短(16.7 d),22℃蜕壳周期最长(18.8 d),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因素考虑,波纹龙虾养殖水温宜控制在28℃。  相似文献   
999.
2008特大冰冻灾害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果  温远光  朱宏光  王磊 《生态学报》2017,37(4):1137-1146
林冠结构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众多关键生态功能和过程的重要参数,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林区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对其林冠结构及动态特征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在广西大明山中山区选择了一个斜坡水平长200 m、宽160 m的典型坡面,在整个坡面建立了80个20 m×20 m的样地,将样地均匀分为5个坡段,每个坡段包含16个连续的样地,在2009—2012年的生长季测定了林冠高度(CH)、林冠体积(CV)、林冠覆盖度(CC)、林冠上/下冠盖比(HLr)和林冠叶面积指数(LAI),分析了各林冠结构指标的坡位及年际动态,揭示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特征及短期动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的一般特征是:平均CH(12.09±0.05)m,平均CV(2642.51±278.33)m~3(每400 m~2样地),平均CC(59.90±3.29)%,平均HLr2.48±0.23,平均LAI 2.00±0.06。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存在多层性,上层林冠覆盖度平均为42.20%,中层为30.35%,下层为18.05%。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存在坡面和年际差异,坡面变异系数为CV(29.84%—55.89%)HLr(32.90%—53.52%)LAI(22.48%—43.89%)CC(16.61%—25.74%)CH(8.26%—12.77%);年际变异系数为HLr(47.33%—57.00%)CV(39.70%—49.06%)LAI(21.58%—48.13%)CC(20.35%—24.15%)CH(9.19%—12.59%),表明CH有较强的稳定性。林冠LAI存在明显的坡面尺度效应,即向下顺坡每滑动100 m冠层LAI升高0.34。坡位对CH、HLr有显著(P=0.022)和极显著(P0.001)影响;年份对HLr有显著影响(P=0.013),对CV和CC有极显著影响(P0.001);坡位×年份对CV和LAI的交互作用显著(P=0.016,P=0.017)。回归分析发现树冠面积与林木胸径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此研究结果表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高度较低、林冠体积较小、林冠覆盖度不高、上/下冠盖比和叶面积指数偏小,这与研究区域的海拔较高(934—1223 m),土层浅薄(30—45 cm)以及经常受到冰冻灾害(特别是2008年的特大冰冻灾害)的影响有关,是山地常绿阔叶林树冠结构与山地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流溪河水库敞水区轮虫多样性与群落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溪河水库是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大型峡谷型供水水库,于2013—2014年对该水库敞水区轮虫群落及其环境因子进行观测,分析敞水区轮虫多样性与群落动态特征。流溪河水库介于贫营养到中营养水平之间,丰水期(5月—9月)的总磷、透明度均高于枯水期(10月—4月),两年的总磷的平均值为0.019mg/L,透明度为2.55m。两年共检出轮虫40种,单月检出物种数波动范围为8—19种,月均检出轮虫13种。螺形龟甲轮虫、真翅多肢轮虫、沟痕泡轮虫和胶鞘轮虫是主要优势轮虫。2013、2014年轮虫年均总丰度分别为68.9、66.9个/L,两年物种丰富度在丰水期大于枯水期,但枯水期轮虫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大于丰水期。采用Bray-Curtis距离测度群落之间的相异性,计算表明两年的枯水期轮虫群落之间的平均距离均大于丰水期,即丰水期时轮虫群落相似性较高,枯水期时轮虫群落变异较大。丰水期的水温和水质参数的变化相对稳定,种类的优势度更为明显,导致丰水期群落之间更为相似。主成分分析表明,无柄轮属、胶鞘轮属、多肢轮属、异尾轮属、泡轮属、晶囊轮属和皱甲轮属的主要种类的全年分布有较大的差异,而其余多数轮虫种类全年分布差异较小,反映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水温全年变幅小,可维持较多的全年性种类共存。群落的方差解析与RDA分析表明,相对于生物与化学变量,物理环境变量主导了流溪河水库敞水区轮虫群落的变异,就单个变量而言,水温和食物是影响流溪河水库敞水区轮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降雨则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变异的宏观因素。绝大多数轮虫为滤食性的,处于食物链底端,个体小、生活史短,轮虫群落在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上与浮游植物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