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00篇
  免费   5301篇
  国内免费   20647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1223篇
  2022年   2028篇
  2021年   2221篇
  2020年   2176篇
  2019年   2516篇
  2018年   1651篇
  2017年   1563篇
  2016年   1737篇
  2015年   2332篇
  2014年   3252篇
  2013年   2881篇
  2012年   3988篇
  2011年   4051篇
  2010年   3296篇
  2009年   3331篇
  2008年   3592篇
  2007年   3374篇
  2006年   3211篇
  2005年   2666篇
  2004年   2110篇
  2003年   1754篇
  2002年   1561篇
  2001年   1540篇
  2000年   1418篇
  1999年   891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52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96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55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33篇
  1975年   26篇
  1974年   25篇
  1973年   29篇
  1950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纯化的高粱PEP羧化酶活性随pH升高(pH6.6~8.0)而增大。在G6P和Mal存在下,酶活性仍有随pH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但G6P对酶的激活百分率和Mal的抑制百分率随pH升高而降低。高粱PEP羧化酶活性的最适温度高于40℃、酶的催化效率(V_(max)/K_m)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下,反应激活能降低,Mal对酶活性抑制百分率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I_(0.5)值增大,Mal增大K_m(PEP)的效应变小。  相似文献   
82.
采后预处理使甜橙果皮含水量减少,改善理化性状,降低果实对低温的敏感性,从而控制了福斑病的发生,使发病率从61.7~66.0%降至4.7~6.7%。低温贮藏的呼吸强度和内源乙烯的生成也受到明显的抑制,但对果实的主要内含物和质量并无影响。控制褐斑病发生的适宜的预处理,是在10~15℃和85~90%相对湿度下处理7~10d,使果实重耗约2.5~4.0%。  相似文献   
83.
大豆下胚轴线粒体的衰老与膜脂的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离体的大豆下胚轴线粒体,在人工衰老条件下,产生了结构膨胀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下降。衰老的线粒体也发生膜脂的过氧化作用——丙二醛、脂质的氢过氧化物和荧光脂褐色素明显增加。而且,线粒体衰老时产生的膜脂过氧化产物雨二醛,可能是膜脂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中的亚麻酸发生过氧化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采用一种简便而快速的方法分离了盐泽螺旋藻的藻胆体。藻胆体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8 nm,室温下荧光反射峰位于677~678 nm。利用7~15%SDS—聚丙烯酸胺梯度凝胶板状电泳,可分出三条有色多肽,其中藻蓝蛋白的α亚单位与别藻蓝蛋白的α亚单位几乎重叠,不易区分;另有分子量为117,99,53,49,27,24.5和14kD的七条无色多肽。117和 99kD多肽可能联结藻胆体和类囊体,并作为末端能量受体,而14kD多肽多为“核”亚结构的组分,其余的可能为“棒”亚结构内和“核”“棒”亚结构间的联结蛋白。  相似文献   
85.
荔枝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86.
吴强  楚雍烈  房益兰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3):163-168
联合运用HSV-1和HSV-2型特异性核酸探针对28株HSV临床分离株做了鉴定分型,并与应用HSV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三种免疫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核酸探针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符合率为100%,但分型率不同,核酸探针为100%,单克隆抗体为64—82%。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HSV-McAb-APAAP桥联免疫酶染技术具有简便、敏感、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
我国横断山区滇芎属植物花粉形态分化及演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8.
昆明山海棠根的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9.
Y Chu  M T Hsu 《Nucleic acids research》1992,20(15):4033-4038
We investigated the in vivo effect of ellipticine, a mammalian topoisomeraseII(topoII) inhibitor, on SV40 DNA topology. In contrast to epipodophyllotoxins, ellipticine did not cause significant double stranded cleavage of intracellular SV40 DNA. Furthermore, ellipticine reduced cleavage induced by epipodophyllotoxins, VP16 and VM26. Unexpectedly, ellipticin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e superhelical density of a fraction of intracellular SV40 DNA.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suggest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is highly supercoiled DNA species (Ih form DNA) is not due to the inhibition of topoII per se, but is the result of intercalation by ellipticine in a subfraction of the intracellular SV40 chromatin followed by the fixation of DNA linking number by a topoisomerase activity. Based on the linking number change and the known unwinding angle of ellipticine, the intercalation density was calculated as one ellipticine molecule per 10-20 bp in the Ih DNA. This result suggests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intracellular SV40 chromatin with respect to the accessibility to ellipticine intercalation.  相似文献   
90.
何小瑞  施蕾 《生理学报》1992,44(3):215-221
实验在α氯醛糖和氨基甲酸乙酯混合麻醉的大鼠中进行。脑室内注射高张盐水(icv.HS)后,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尿量、尿钠排出量、尿钾排出量和渗透物质清除率均增加,游离水清除率下降。去除垂体后,icv.HS不再能引起上述肾脏反应。另外给大鼠静脉注射血管升压素(VP)拮抗剂(V_1和V_2受体拮抗剂),并不能削弱上述icv.HS引起的肾脏反应。脑室内注射高张盐水后,尿中多巴胺(DA)排出量无显著增多;给予多巴脱羧酶抑制剂苄丝肼也不能削弱icv.HS引起的肾脏反应。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刺激脑内渗透压感受器引起的肾脏反应依赖于垂体的完整性,但看来并不依赖于外周的VP和DA,故垂体通过何种机制介导icv.HS引起上述肾脏反应,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