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8篇
  免费   1398篇
  国内免费   180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482篇
  2021年   968篇
  2020年   716篇
  2019年   786篇
  2018年   698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1000篇
  2014年   1214篇
  2013年   1159篇
  2012年   1448篇
  2011年   1267篇
  2010年   748篇
  2009年   720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6篇
  197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叶杨配囊及胚珠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叶杨胚珠、胚囊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及不溶性多糖的分布和消长。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及功能大孢子中含较少不溶性多糖,但却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功能大孢子经分裂发育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四核胚囊开始积累细胞质多糖,成熟胚囊中除反足细胞外充满淀粉粒。反足细胞形成后不久即退化。助细胞具多糖性质的丝状器,受精前两个助细胞退化。卵细胞核对Feulgen反应呈负反应。二极核受精前由胚囊中部移向卵器,与卵器接触后融合形成次生核。发育早期的胚珠为厚珠心,双珠被。晚期,内珠被退化,故成熟胚珠为单珠被。四核胚囊时期,珠孔端珠心组织退化,胚囊伸向珠孔形成胚囊喙。合点端珠心组织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一性质与绒毡层性质相似,可能涉及胚囊的营养运输。胚囊的营养来源于子房和胎座细胞内贮存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52.
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已继代培养三年零六个月共30多代的鳞芽愈伤组织,目前仍有分化能力。通过愈伤组织形态细胞学的观察,发现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形成小鳞茎的途径有二:一是由特化了的愈伤组织表皮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不定芽而形成小鳞茎;二是由愈伤组织表层或内层特化了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胚状体而形成小鳞茎。不定芽和胚状体的形态发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53.
利用我们研制的厌氧培养皿及管,共检验了39份牙髓炎及牙周炎标本,分离出厌氧菌59株,标本中厌氧菌分离的阳性率为100%。其中类杆菌28株,消化链球菌9株,消化球菌7株,韦荣氏球菌5株,真杆菌2株,梭形杆菌8株。在类杆菌中产黑素类杆菌21株,占类杆菌总数的75%。结果表明使用厌氧培养皿及管研究厌氧菌简便、有效、经济,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54.
铝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铝的植物毒性。将不同浓度的 AlCl 加入培养液,对幼苗处理30天。10ppm 以上的铝明显抑制水稻幼苗根和地上部分的生长。5.0ppm 以上铝可引起毒害症状。铝对根的毒害作用大于对地上部分的作用。铝主要积累在根部,少部分转移到地上部分。5.0ppm 以上的铝对叶绿体 Hill 反应和光合磷酸化作用以及根线粒体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钙对铝的此种抑制作用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5.
蚕豆根端细胞核中微核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豆(Vicia faba)根端分生组织细胞为材料研究了微核仁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特点。结果表明;微核仁是直径0.3—0.5μm 的卵圆形或球形结构。常规染色时,微核仁与集缩染色质的电子密度相仿,但两者之间在结构上没有任何联系。细胞化学研究指出,微核仁含有 RNA 和蛋白质,其结构成分主要是与核仁颗粒组分十分相似的 RNP 颗粒。报道了植物细胞核中微核仁发生于核仁的过程并对微核仁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新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地区几种始新世哺乳类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文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三个泉地区依希白拉组中采到的踝节类、蹠行类、全齿类和恐角类化石。根据这些化石,依希白拉组的时代可能和北美中始新世勃力吉期相当。文内,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周明镇和胡长康(1956)记述的真恐角兽的前臼齿可能产自三个泉附近的依希白拉组。  相似文献   
57.
Summary P-protein and the changes it undergoes after wounding of sieve tubes of secondary phloem in one- to two-year old shoots ofHevea brasiliensi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P-protein in the form of tubules with a diameter of 8–9 nm and a lumen of 2–2.5 nm occurred in differentiating sieve elements and appeared as compact bodies which consisted of small aggregates of the tubules. As the sieve elements matured, these P-protein bodies dispersed with a disaggregation of the tubules before they turned into striated fibrils, 10–11 nm in diameter. In wounding experiments, as the mature sieve elements collapsed after cutting, their striated P-protein converted into tubules. These tubules were the same in ultrastructure as the tubules in differentiating sieve elements and they often were arranged in crystalline aggregates.  相似文献   
58.
五种水蛭对不同P^H值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使用常规试验方法研究5种水蛭:宽身舌蛭(Glossiphonia lata)、八目石蛭(Erpobdella octoculata)、光润金线蛭(Whitmania laevis)、尖细金线蛭(Whitmania acranulata)和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对12个pH值的24—96小时急性生物效应。结果表明:稻田3个种(尖细金线蛭,光润金线蛭和日本医蛭)均较湖泊近岸2个种(八目石蛭和宽身舌蛭)对pH值的变化要敏感,其中尖细金线蛭最敏感(pH6.0—7.2),八目石蛭的忍耐限度最宽(pH4.0—10.5);当pH值在9.5时,稻田3种水蛭的死亡率在40%以上,其中日本医蛭高达70%;当pH值在3.0时,湖泊近岸2种在24小时内全部死亡,日本医蛭仅死亡10%。日本医蛭是华中农村地区一种主要吸血蛭类,生石灰是一种从稻田消灭蛭类的有效手段,然而水的pH值必须不低于8.6。  相似文献   
59.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东方土拔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志宏  杨波 《病毒学报》1990,6(1):74-76
  相似文献   
60.
冬虫夏草多糖的分子结构与免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虫夏草多糖(在本文中名为CS-81002)是由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在人工发酵条件下产生的胞外多糖。用凝胶过滤法测出CS-81002的分子量Mr=43kD。CS-81002的单糖组成为Man:Gal:Glc=10.3:3.6:1。甲基化分析和部份酸水解结果表明,CS-81002是多分支的杂多糖,由→6)-Manp-(1→形成主链,大约每10个主链Man残基中,有6个在C3位上被取代(即形成→3,6)-Manp-(1→分支),有4个在位C2上被取代(即形成→2,6-Manp-(1→分支),从而形成侧链。主链中还有少许未被取代的Man残基。侧链则由→3-)-Galf-(1→,→4)-Glcf-(1→,→4)-Manp-(1→和→2)-Manp-(1→组成。位于非还原末端的,则三种单糖残基都有。CS-81002在5mg/kg体重×12剂量条件下,对正常的昆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同样剂量条件下,对正常LACA小鼠脾脏溶血斑形成细胞(PFC)对绵羊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无显著影响。不同程度的部份酸水解可使CS-81002的分子量下降,分支减少,并且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促进作用亦有下降趋势。在所得到的各个部份酸水解级分(分子量分别为41000,40000,32000,16000和12000)中,分子量为12000的级分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