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3篇
  免费   1149篇
  国内免费   465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492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66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844篇
  2011年   836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631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用地高辛标记引物酶显色法,检测了63例e抗原阴性慢性肝炎HBV基因多态性。结果突变率为53.9%(34/63)。前C/C区1896位突变率最高为49.2%(31/63),1814位38.1%(24/63);BCP区1762位、1764位均为39.7%(25/63),552位突变率为14.3%(9/63)。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简便易行。严格控制杂交温度及显色温度是检测操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2株耐低温微生物处理污水模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下水管道的污泥中分离筛选到耐冷细菌H6和耐冷酵母菌J1,采用此2菌株进行模拟污水低温(8℃)处理试验。H6和J1菌株对模拟污水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6.6%和72.2%;H6、J1菌株对有机氮去除率分别为76.9%和64.5%;H6、J1菌株对总磷去除率分别为53.9%和14.0%。说明低温微生物在低温环境的污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介绍5种已经商品化的微生物除草剂和包括真菌、根际细菌、病毒、放线菌4种具有除草潜能的微生物类型的除草剂,并对我国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B群链球菌的生长和荚膜多糖的合成规律,采用摇瓶试验,探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培养基的pH值、葡萄糖的含量、生长因子、种子菌的接种量和溶氧等因素对B群链球菌生长的影响,优化发酵参数。并放大到10 L发酵罐中培养,菌浓度最高可达到20亿/mL;荚膜多糖的含量在培养的5 h达到652μg/mL。经过多次试验,建立了稳定的GBS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995.
脂筏是质膜双层中富含鞘脂、胆固醇及特殊蛋白质的质膜微区.对其功能的研究,首先要对其进行分离和鉴定.常利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将其分离,然后以脂筏中富含的神经节苷脂GM1作为标志分子,利用荧光或生物素标记的霍乱毒素-B亚基进行亲和标记来鉴定脂筏.但这一鉴定方法操作复杂、费时、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所用关键试剂霍乱毒素不易获得,再加上一些组织GM1含量甚微或不含GM1,使其应用受到局限.为建立一个特异性高又对各种组织广泛适应的脂筏鉴定方法.对两种细胞系脂筏的脂类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可用鞘磷脂作为脂筏的特异性标志分子,采用高效薄层层析技术对脂筏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96.
实验采用AFLP的荧光标记分析技术和常规的AFLP银染技术,对施用农药和未施用农药的狼蛛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用4对引物扩增和银染法共检测出32条带,荧光标记技术共检测出223条带.荧光技术比银染方法在每个位点上多检测到24条带,检测效果更为理想,更适于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研究;对两种方法的费用和工作效率做了初步分析,AFLP荧光标记技术的检测效率是银染法的690倍,同时对AFLP荧光标记技术中低成本、高通量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Genescan软件数据分析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岩溶区生态恢复和重建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自然更新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对岩溶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指导性意义.以桂林岩溶试验场为研究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垭口、1号洼地和砂页岩区3个样点(样方为20m×20m)进行种属组成、植物生活型谱和植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丫吉村岩溶试验场经过近20年的自然恢复,其植物多样性增加,生境获得改善,整个区域的群落向着更加稳定的阶段演替.  相似文献   
998.
重组人LFA-3/IgG1融合蛋白Alefacept通过特异性地阻断APC-T细胞与LFA-3/CD2的结合而抑制T细胞的活性,引起CD4 、CD8 记忆T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它比其他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更有效、更安全,成为当今免疫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Alefacept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毒性反应,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9.
酸提高绿茶提取物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合酶和肥胖、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相关.获取高活性脂肪酸合酶抑制剂有重要应用价值.50%乙醇的绿茶提取物具有抑制脂肪酸合酶和经口服降低大、小鼠体重的功能.该提取物在酸的作用下可明显地提高其抑制脂肪酸合酶的能力.采用1 mol/L硫酸或盐酸在100℃下处理绿茶提取物,发现该提取物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活性随时间逐步提高.在25℃至120℃温度下,提高处理温度使抑制活性提高的速度加快和程度加大. 用1 mol/L盐酸120℃处理35 min或3 mol/L盐酸100℃处理30 min可使绿茶提取物抑制脂肪酸合酶的半抑制浓度下降20倍左右,达到1 μg/ml以下.用pKa值4.76至1.27的1 mol/L浓度的4种有机酸在100℃作用150 min使绿茶提取物抑制活性分别提高到1.48至5.84倍.提高酸的浓度也使被作用的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提高的更多.表现抑制活性提高的速度及程度和氢离子浓度正相关.判断绿茶提取物在酸作用下抑制活性的提高来源于其中所含儿茶素在氢离子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初步实验表明其变化过程比较复杂,确定其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生物处理石油污染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微生物降解石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逐步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实际环境的处理中。处理环境中菌群的数量及组成、生物降解的有效性、实际环境中出现的影响因子对降解的影响、石油的毒性和极限环境下的生物降解石油等,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此外,一些研究者也尝试着通过构建生物降解模型,可以使微生物降解石油的研究能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