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11篇
  免费   1774篇
  国内免费   360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470篇
  2021年   833篇
  2020年   639篇
  2019年   865篇
  2018年   763篇
  2017年   630篇
  2016年   785篇
  2015年   1060篇
  2014年   1293篇
  2013年   1319篇
  2012年   1621篇
  2011年   1503篇
  2010年   1014篇
  2009年   921篇
  2008年   1037篇
  2007年   950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742篇
  2004年   603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郭宇  姚亦锋  王振波  任传堂 《生态学报》2023,43(7):2569-2582
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阵地。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构建以水系统为纽带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加权法、空间自相关、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探究2018年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绿色发展及各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格局,并对绿色发展的问题区域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呈由下游、中游至上游递减趋势;各主体功能区绿色发展指数表现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2)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值位于0.365—0.656之间,多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的临界区间,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偏低。(3)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长江中上游地区绝大部分城市绿色发展主要受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及由此带来的生态和生活问题限制,且长江中上游地区各省会或直辖市对区域内其他城市绿色发展带动能力不足。从主体功能区视角来看,优化开发区以生态问题为主,仅上海和嘉兴两市;重点开发区以生态和生产问题为主,集中于武汉都市圈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限制开发区以生产和生活问题为主,主要位于省际边界型城市地区。最后综合问题识别结果,分别对长江经济带各主要问题区域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2.
张雯  刘倩倩  王慧  陈彬 《生态学报》2023,43(12):4943-4953
高强度农业开发引起的农业水土资源生态问题日益增多,探究粮食及蔬菜(粮蔬)生产中水土资源空间配置及短缺压力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水足迹视角出发,分析了山东省3种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玉米及大豆)和两种不同种植模式蔬菜(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的生产水足迹空间特征;同时将资源数量及资源质量的概念纳入研究框架,分析了农业水土资源数量及质量匹配格局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了农业水土资源短缺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山东省粮食和蔬菜的生产总水足迹为811亿m3,其中粮食生产总水足迹占比78.50%,蔬菜生产总水足迹占比21.50%;粮蔬生产水足迹受地势影响明显,鲁西北及鲁西南平原地区的粮蔬生产水足迹占比较大。(2)考虑资源数量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均值为0.622×104 m3/hm2,考虑资源质量的匹配系数均值为0.416×104 m3/hm2;水土资源数量及质量匹配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一致性,表明山东省农业生产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水平高的地区同时面临着较大的农业面源污染压力。(3)整体上,土地资源短缺压力略高于水资源短缺压力;基于生产视角的水土资源短缺压力受生产环境因素制约显著,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社会因素对水土资源短缺压力无显著影响。研究可为农业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为全面理解粮蔬生产所产生的水土资源短缺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甜樱桃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以1年生的甜樱桃嫁接盆栽苗为试材,研究了自然高温处理及胁迫后恢复对其叶片生理和超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连续3d日最高气温均值达57.7℃胁迫后,甜樱桃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显著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叶绿素含量、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变化不显著。同时对叶片显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胁迫引起叶绿体变性,基质内囊体发生扭曲,部分基粒类囊体片层消失,出现大量巨型淀粉粒及嗜锇颗粒。恢复2d后SOD、POD、CAT、APX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总含量均显著下降,而GR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以上表明,连续3d自然最高气温达57.7℃对甜樱桃叶片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特性等产生了显著影响,叶绿体超显微结构受到明显破坏,对叶片造成了不可逆...  相似文献   
84.
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苯环结构的有机物,它们结构稳定,不易分解,并可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细菌具有超强的分解代谢能力,能降解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等多种难降解芳香族污染物。吸附和转运是细菌进行芳香族化合物细胞内代谢的前提。虽然芳香族化合物的细菌降解已取得较为显著的研究进展,但吸附和转运机理仍不甚清楚。本文讨论了细菌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有积极作用的细胞表面疏水性、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菌趋化性等影响因素,总结了FadL家族、TonB依赖性受体蛋白、OmpW家族等外膜转运系统和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MFS)转运体、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 ABC)转运蛋白等内膜转运系统对该类化合物跨膜运输作用,并对跨膜转运机制进行了讨论和阐述,旨在为芳香族污染物的防控和治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87.
Xie  Qinmi  Yuan  Zhongxun  Hou  Hui  Zhao  Hongliang  Chen  Hao  Ni  Xilu 《Protoplasma》2023,260(1):307-325
Protoplasma - Aerenchyma form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rvival of Potamogeton perfoliatus in submerged environment. To understand the regulatory rol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相似文献   
88.
Fang  Siyu  Li  Jie  Zheng  Wenfeng  Liu  Zhiyong  Feng  Hui  Zhang  Yun 《Protoplasma》2023,260(1):225-236

Isolated microspore culture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breeding programs to produce doubled haploid (DH) lines and thus accelerates the breeding process. However, low microspore embryogenesis frequency in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remains a key obstacle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microspore culture protocol for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that would be applied for heterosis breeding. Microspores of five genotypes, 19AY05, 19AY06, 19AY10, 19AY12, and 19AY15, were successfully induced to produce embryos in NLN-13 medium. Microspores of two genotypes, 19AY05 and 19AY15, were cultivated in NLN-13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0.01, 0.05, 0.1, or 0.2 mg·L−1) of compound sodium nitrophenol (sodium nitrophenol, 5-nitrophenol) to enhance microspore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without an intervening callus pha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0.05 ~ 0.1 mg· L−1 sodium nitrophenol and 0.01 ~ 0.2 mg· L−1 of 5-nitrophenol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induction of microspore embryogenesis of two genotypes, and the best concentration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genotypes are different. Moreover, 0.1 mg· L−1 sodium nitrophenol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lant regeneration rate of the two genetypes. The 5-nitrophenol at 0.01 mg·L−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ate of embryos directly convert to plant in 19AY15. In addition, the average doubled haploid rates in the five genotypes were close to 63%. Horticultural traits of DH lines from 19AY05 were identified and all of them were self-incompatible lines. They showed a high uniformity and consistency that can be directly used for hybrid breeding. Furthermore, the hybrid combination was prepared with the selected DH lines and the Guangdong nucleus genic sterile line GMS019 to screen the excellent hybrid combination for the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breeding program. This method accele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spore culture in hybrid breeding of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相似文献   
89.
Fang  Siyu  Ma  Yuying  Liu  Zhiyong  Feng  Hui  Zhang  Yun 《Protoplasma》2023,260(2):545-555
Protoplasma - Microspore embryogenesi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obtaining double haploid (DH) lines in only 1 year. However, the microspore embryogenesis protocol was not efficient in...  相似文献   
90.
2021年8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牛王寨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蛇类标本1号。经形态比较发现,该蛇明显不同于大别山地区已有的东亚腹链蛇属物种——棕黑腹链蛇(H. sauteri)和绣链腹链蛇(H. craspedogaster)。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该标本与东亚腹链蛇(H. vibakari)遗传关系最近,且形态上符合东亚腹链蛇特征,提示该标本应为东亚腹链蛇。东亚腹链蛇是安徽省和大别山地区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这也是该物种在中国东北地区之外首次被报道。该分布新记录扩大了对东亚腹链蛇的分布范围的认知,对东亚腹链蛇的种群分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