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第1血清型(UU1)、第3血清型(UU3)和第4血清型(UU4)对昆明小鼠下生殖道的致病性。方法:将10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雌二醇组、UU1组、UU3组和UU4组,每组20只;空白组和雌二醇组为对照组,UU1组、UU3组和UU4组为实验组;雌二醇组和实验组雌二醇化后1周,将UU1、UU3和UU4分别接种至UU1、UU3和UU4组小鼠泌尿生殖道,将液体培养基接种至空白组和雌激素组。2周后检测各组小鼠泌尿生殖道的IL-8、SIgA、TNF-α并取小鼠子宫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小鼠UU接种都获得成功。IL-8、SIgA、TNF-α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U4组和UU1组及UU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空白组和雌二醇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U1组和UU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理显示:UU1、UU3和UU4组昆明小鼠子宫组织有炎细胞浸润,UU4组小鼠宫颈病变更明显。对照组小鼠子宫未见明显改变。结论:UU1、UU3和UU4可能导致昆明小鼠下生殖道产生病理反应;UU4可能短期致病力更强。  相似文献   
72.
研究两种不同的样本标记方法对人全基因组高密度60mer寡核苷酸芯片背景信号的影响。收集5对患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提取总RNA后,采用限制性显示技术(restriction display,RD)进行样本双色(Cy3/Cy5)荧光标记,与5张Agilent 60mer高密度(22K)Human 1B寡核苷酸芯片进行杂交。芯片全部杂交点分3组:基因探针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采用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直接掺入法进行标记。对全部杂交信号点的Cy3和Cy5背景信号值,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转换、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变异系数分析和重复数据的方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y3 标记的背景信号值均高于 Cy5标记的背景信号值。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表明,在Cy3 和Cy5标记中,两种不同标记方法间的背景信号值的差异极显著(PCy3<0.01, PCy5<0.01),且RD标记点的背景信号平均值低于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直接掺入标记法标记的阳性对照点。RD标记方法是一种有用的低背景信号的高密度长链寡核苷酸芯片样本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73.
药(毒)物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宙  李学博  莫耀南 《昆虫学报》2010,53(4):464-469
药(毒)物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影响是法医昆虫毒理学领域里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结果可对与药(毒)物相关死亡案件的死亡时间作出修正。随着近年来全球毒品及药物滥用情况的日趋严重,其所导致的死亡案件也越来越多。这类案件常常需要应用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历期来推算死后经历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为了阐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本文在阐述法医昆虫毒理学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药(毒)物分类,对近年来药(毒)物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影响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某些药(毒)物对尸食性蝇类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种属差异。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限于宏观现象观察阶段,其研究范围在不断拓宽,既有的研究也在进一步深化,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相思子属三种药材中的氨基酸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比较相思子属三种药材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结果9个样品都检测出17种氨基酸和2种色氨酸衍生物。结论:不同样品中的氨基酸含量有所差异,但其中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5.
TNC是心脏发育的标志基因,但该基因在斑马鱼中的表达尚未研究。斑马鱼TNC基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含有5132bp,编码1710个氨基酸,采用生物信息学结合PCR的方法获得了斑马鱼TNC基因的片段。将所得的PCR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并将重组质粒(pGEX-4T-1-TNC)转化大肠杆菌BL21;通过IPTG诱导表达GST—TNC融合蛋白,通过尿素洗涤沉淀蛋白并切胶回收纯化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表明,制备的抗体具有良好的高效价性和特异性。利用该抗体进行斑马鱼胚胎抗体染色分析表明,TNC蛋白在心脏组织中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76.
以香石竹四倍体材料‘紫蝴蝶’(2n=4x=60)为母本,二倍体材料‘珍珠粉’和‘NH6’(2n=2x=30)为父本,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授粉后花粉管生长情况,统计其座果率、亲和指数及种子萌发率,并对杂交后代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紫蝴蝶’柱头上,‘珍珠粉’和‘NH6’的花粉2h开始萌发,花粉管多处出现胼胝质塞,且花柱组织出现胼胝质反应,4h花粉管到达柱头中部并出现胼胝质塞,6h花粉管到达柱头基部,17h柱头基部的花粉管增多,花粉管进入子房组织且子房组织出现胼胝质反应,17~24h花粉管能与胚珠结合,但结合率低;‘紫蝴蝶’ב珍珠粉’杂交未获得植株,‘紫蝴蝶’בNH6’杂交获得3株植株,染色体倍性鉴定表明3株植株均为四倍体,这可能是‘NH6’产生2n配子的缘故。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香青兰总黄酮高剂量(50 mg/kg)组、香青兰总黄酮中剂量(25 mg/kg)组,以及香青兰总黄酮低剂量(12.5 m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再灌后22 h,测定脑梗死面积、组织病理学变化、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结果显示香青兰总黄酮可明显减少缺血区域梗死面积、改善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MPO活性和ICAM-1的表达。在三个香青兰总黄酮处理组中,高剂量香青兰总黄酮作用最强。以上结果表明,香青兰总黄酮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抗短暂性脑缺血,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将26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广西分离毒株以及参考株M41和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共30个毒株,分别与根据这些毒株S1基因高变区Ⅰ的基因分型结果而选取的属于3个不同亚群的7个代表性分离毒株和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制备的共10个单因子血清,在鸡胚气管环培养(TOC)上进行病毒中和试验,然后根据中和试验结果对1985~2008年间课题组所分离的26个IBV广西地方流行毒株与3个常用疫苗株H120、Ma5和4/91以及参考毒株M41的抗原相关性及其血清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0个试验的毒株分属7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26个分离株有两个优势血清型(占总分离株的68%),分别是血清1型(包含13个毒株)和血清2型(包含5个毒株)。此外,我们还将分离毒株的血清分型结果与重要抗原基因(包括S1、N、M和3′UTR)的分型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分型结果不尽相同。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西存在多个血清型IBV的流行而且不同时期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不同,分离毒株之间以及分离毒株与疫苗毒株之间的抗原相关性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79.
莫非  赵晓琴 《蛇志》2012,(4):346-348
目的研究腹内压升高及持续时间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mmHg腹内压(IAP)模型组,20mmHg腹内压(IAP)模型组,每组15只。各IAP组大鼠以头皮针于腹腔穿刺,通过三通管连接压力计及氮气袋,运用氮气气腹法制作SD大鼠腹内高压动物模型,对照组不充气。各组动物按腹内压持续时间分别于1、2、4h处死,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每个动物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 10mmHg和20mmHg IAP持续4h组的血清AST、ALT含量均明显高于持续1h和2h组(P<0.01,P<0.05);20mmHg IAP 2h组血清AST、ALT含量亦明显高于1h组(P<0.05);但10mmHg IAP持续2h组血清AST、ALT含量与1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P维持1h的3组(10mmHg组,20mmHg组,对照组)大鼠的血清AST、AL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P持续2h,20mmHg IAP组的AST、ALT含量明显高于10mmHg IAP组和对照组;IAP维持4h,20mmHg IAP组血清AST、ALT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较10mmHg IAP组血清AST含量增高(P<0.05),而ALT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0mmHg IAP组持续4h组血清AST、ALT含量高于对照组4h组(P<0.01,P<0.05)。结论腹内高压可致肝损伤,并与腹腔压力和时间密切相关。SD大鼠腹内高压动物模型的制作简易、稳定可靠,且可重复。  相似文献   
80.
通过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对整联蛋白粘合体156种成份及相互间的690个反应实现网络可视化,并通过网络分析软件network analyser得到该网络节点间的平均连接并不复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网络,网络较稳定,信息传递很快等。直接可视化的网络通过节点的形状改变视图有助于我们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更好的认识这一复杂的作用网络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