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41.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1世纪初近10年的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育期调研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为基础, 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残差插值”方法, 绘制了2000年后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等值线图, 通过研究两个时期(1971-1980年和21世纪初近10年)华北地区气候资源及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 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1)华北地区北部年均气温及≥10 ℃积温增加显著, 但降水减少, 暖干趋势明显, 中部和南部年平均气温和≥10 ℃积温也呈现增加趋势, 但降水增多, 日照下降, 出现暖湿趋势; (2)除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冬小麦播种期无明显变化外, 华北地区冬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 一般在7-10天; 冬小麦返青期变化较为复杂, 西部地区的冬小麦返青期推迟2-10天, 而东南部的山东、安徽及江苏地区冬小麦返青期明显提前, 一般在5-7天; 华北地区冬小麦的拔节期提前, 北部地区幅度较大, 为5-10天; 冬小麦抽穗期推迟明显, 以华北中部和北部最为明显, 为10-15天; 除华北南部胶东半岛外, 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小麦成熟期推迟, 一般在5-10天; (3)气候要素的波动是引起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日照时数与冬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呈显著相关, 日照时数减少, 冬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提前, 而受年平均气温升高的影响, 冬小麦抽穗期有所推迟, 积温的增加对冬小麦成熟期有推迟作用, 同时降水对冬小麦生长的拔节和抽穗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2.
上海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氮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野外采样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市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依次为:水稻田(3.86 kg·m-2)>旱地(3.17 kg·m-2)>林地(3.15 kg·m-2)>撂荒地(2.73 kg·m-2)>城市草坪(2.65 kg·m-2)>园地(2.13 kg·m-2)>滩涂(1.38 kg·m-2).通过相邻样地法,分析了水田转变为旱地、农田撂荒及水田转变为人工林地等3种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总氮的影响.由水田转化为旱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显著降低;在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农田管理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平原地区,农田撂荒并不是一种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有效方式;水田转变为人工林地4~5年后,林地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均低于相邻的水稻田,表明水田转变为林地并未引起土壤碳、氮的增加,从短期来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汇集效应因植被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3.
Li YM  Xiang Y 《Journal of genetics》2011,90(3):453-457
We conclude that composite 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 measures be adopted in population-based LD mapping or association mapping studies since it is unaffected by Hardy-Weinberg disequilibrium. Although som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LD measures have been recently studied, the effects of genotyping errors on composite LD measures have not been examined. In this report, we derived deterministic formula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genotyping errors on the composite LD measures Δ'AB and rAB, and compared the robustness of Δ'AB and rAB in the presence of genotyping err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Δ'AB and rAB depend on the allele frequencies and the assumed error model, and show varying degrees of robustness in the presence of errors. In general, whether there is HWD or not, rAB is more robust than Δ'AB except some special cases and the difference of robustness between Δ'AB and rAB becomes less severe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of two SNP alleles A and B becomes smaller.  相似文献   
144.
GA3和变温层积对天女木兰种子萌发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质量浓度GA3浸泡天女木兰种子并结合变温层积处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时期种子中4种激素GA3、IAA、ABA、ZR含量进行测定,并测量种胚长和萌发率,以探讨天女木兰种胚发育,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种子休眠萌发之间的调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天女木兰成熟种子胚发育不完全,胚乳内高浓度ABA和低浓度GA3是其休眠的主要原因。(2)GA3处理能促使天女木兰种子提前30d完成形态后熟,并以1 500mg·L-1 GA3处理效果最佳。(3)在变温层积过程,天女木兰种胚发育可分三个阶段:阶段Ⅰ(0~70d)完成种胚进一步分化;阶段Ⅱ(70~120d)种胚快速生长时期;阶段Ⅲ(120~150d)休眠完全解除,种子具备发芽能力。种子能否打破休眠主要取决于阶段Ⅰ和Ⅱ的状况。(4)GA3/ABA、IAA/ABA和ZR/ABA在种子后熟期间的变化同胚生长发育存在一致性,认为内源激素的相对水平对种子休眠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5.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水热通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连续两年的通量观测,对2009—2010年生长季芦苇湿地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感热通量(Hs)和潜热通量(LE)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芦苇湿地NEE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两个CO2吸收高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6:00左右,其特点是在午间出现了碳交换通量的降低。CO2吸收的日最大值在两个生长季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分别出现在2009年7月(-0.30 mg CO2m-2s-1)和2010年6月(-0.37 mg CO2m-2s-1)。CO2排放的日最大值两个生长季均出现在9月,分别为0.19和0.25 mg CO2m-2s-1。Hs和LE的日动态均为单峰型,极值都出现在中午前后,生长季生态系统的能量消耗主要以潜热为主,且在日尺度上,热通量和NEE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季节尺度上,芦苇湿地生长季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2009年生长季生态系统白天固定354.63 g CO2/m2,同时期夜间释放159.24 g CO2/m2,净CO2吸收量为-195.39 g CO2/m2。2009年整个生长季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为-651.13 g CO2/m2,生态系统呼吸(Re)为455.74 g CO2/m2,系统表现为碳汇。路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影响NEE的日动态(R2=0.46—0.84),而NEE的季节动态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降水和PAR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14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I)按照自身抗体作用于红细胞时所需的温度分为温抗体型AIHI(WAIHI)和冷抗体型AIHI(CAIHI),以WAIHI居多,并且多为继发性。WAIHI的发病与温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发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机制变异,主要包括基因遗传因素、自身免疫调节异常及免疫因素等,导致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产生,再与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结合,它是一种会使自身红细胞破坏或者缩短寿命的比较难以治疗的贫血,目前治疗AIHI首选疗法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有效率可达80%,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输血、切除脾等方法的使用也在实践中逐渐增多,并且疗效可观。近年来对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治进展的研究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7.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哀竭(CRF)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CRF临床疗效的措施。方法:选 择2010 年5 月至2012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4 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7 例)和观察 组(n=4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治疗,治疗4 周后比较两组 患者肾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 和C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4 周后,两组的BUN、S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cr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BUN、Scr 水平明显低于对 照组,而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6%和91.5%,观察组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 多酚酸盐联合凯时注射液辅助治疗CRF 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8.
为了解决传统医学基础知识教育中存在的学习内容衔接矛盾、重叠、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被动等弊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于2009年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模块式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在取得可喜的优异成果的同时,探讨模块式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为深化模块式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9.
目的:对中职药剂专业化学类课程实践技能需求进行调研,为化学类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提供依据,解决教学中存在内容重复、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中职药剂专业化学类课程实践能力需求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了SPSS 13.0统计软件和Excel 2007软件。结果:将中职药剂专业化学类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加强实际需要的实践性操作,剔除过时的陈旧内容。形成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技术、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实验技术、综合实训、附录等六个模块内容,编撰了《药剂专业化学实训指导》,提出中职药剂专业化学类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标准。结论: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内容能保证学生掌握行业需要的化学类实践技能,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应模块考证的基本要求,成为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50.
白木香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苯甲酮、木脂素、苯丙素、萜类、生物碱、甾体以及其他酚性化合物,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利泄、降糖等生物活性。对近年来从白木香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以及部分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为白木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