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针对长江口岛屿沙洲湿地陆向发育的不同时期表层沉积物中氮营养盐的变化规律,得出:(1)长江口岛屿沙洲湿地陆向发育过程中,表层沉积物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氮营养盐含量逐步增加,处在陆向发育前期的白茆沙,全氮含量较低,仅为30 mg/kg,而发育较为成熟的崇明东滩全氮含量较高,达470 mg/kg;同时随着岛屿沙洲湿地陆向发育,表层沉积物全氮分布越来越不均匀;(2)长江口岛屿沙洲湿地随高程梯度,全氮的含量逐步增加,其中芦苇带最高,420 mg/kg,光滩最低,110 mg/kg;这也说明岛屿沙洲陆向发育过程中,表层沉积物全氮含量逐步增加;另外,各形态无机氮含量占其所在高程无机氮的比例相对稳定,其中氨氮最高,59%~60%,亚硝酸盐最低,17%~19%,氨氮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氮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野外采样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市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依次为:水稻田(3.86 kg·m-2)>旱地(3.17 kg·m-2)>林地(3.15 kg·m-2)>撂荒地(2.73 kg·m-2)>城市草坪(2.65 kg·m-2)>园地(2.13 kg·m-2)>滩涂(1.38 kg·m-2).通过相邻样地法,分析了水田转变为旱地、农田撂荒及水田转变为人工林地等3种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总氮的影响.由水田转化为旱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显著降低;在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农田管理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平原地区,农田撂荒并不是一种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有效方式;水田转变为人工林地4~5年后,林地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密度均低于相邻的水稻田,表明水田转变为林地并未引起土壤碳、氮的增加,从短期来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汇集效应因植被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据气温资料, 采用线性趋势函数、Morlet小波分析方法, 研究了蚌埠市的年、季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 探讨了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1952—2011年蚌埠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气候倾向率为0.23 ℃·10a−1, 其中春、秋、冬的增温趋势较为明显, 夏季变化趋势不明显; 年平均气温在1990年以前相对偏低, 呈现波动变化, 增温趋势不显著; 1990年后相对偏暖, 增温趋势明显。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 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1 ℃·10a−1、0.37 ℃·10a−1; 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远大于年平均最高气温, 表明夜间增温较多, 白天增温较少, 气温日较差逐渐减小。夜间温度升高, 将增加植物的呼吸消耗, 不利于物质的积累, 可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崇明东滩湿地自然植被演替过程中储碳及固碳功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地调查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崇明东滩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储碳、固碳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湿地植被的现存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先锋物种海三棱藨草的现存碳储量仅占芦苇现存碳储量的13%;地下根茎为芦苇现存碳储量的主要场所,而地上部分是海三棱藨草碳储量的主要场所.处于潮滩湿地演替中后期的芦苇群落比处在生态演替早期的海三棱藨草群落具有更强的固碳能力,芦苇群落和海三棱藨草群落的年固碳能力分别为(1.63±0.39) kg·m-2和(0.63±0.28) kg·m-2,说明随着海三棱藨草群落向芦苇群落演替,其固碳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高珊珊  刘阳  胡婕  梅雪英 《生态科学》2023,42(1):114-120
利用奥奈达湖夏季气温和0、2、4、6和8 m处水温资料,分析了1975—2018年该湖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夏季气温与0、2、4、6和8 m处水温均呈极显著升温趋势,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35℃·10a-1,各层水温倾向率均大于气温为0.38—0.40℃·10a-1;(2)气温与2 m处水温突变均发生于1994年,且水温突变发生的年份随深度的增加而推迟;夏季气温和0、2、4 m处水温的异常偏高年均为2005年,各层水温异常偏低和偏高年各出现在1992和2005年;(3)夏季0、2、4、6和8 m处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均呈升高趋势,分别增加了0.25、0.27、0.14、0.11、0.05℃,水气温差的气候倾向率变化范围为0.02—0.05℃·10a-1,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水气温差的增加幅度变小;(4)夏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相当于奥奈达湖0、2、4、6和8 m处夏季均温升高(1.06±0.02)℃、(1.06±0.02)℃、(1.04±0.02)℃、(1.03±0.03)℃和(1.01±0...  相似文献   
6.
奥奈达(Oneida)湖营养状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营养状态是湖泊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也常是全面认识湖泊生态系统的关键。为了解奥奈达湖营养状态演变, 根据1975-2012年5-10月奥奈达湖水体叶绿素a(Chl a)、总磷(TP)、透明度(SD)等指标, 采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法(TSIM), 计算了奥奈达湖营养状态指数, 分析了其营养状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1975-2012年间奥奈达湖Chl a、TP、溶解氧(DO)和硝态氮(NO3--N)总体呈下降趋势, 下降幅度分别为2.6 µg·(L·10a)-1、1.5 µg·(L·10a)-1、0.3 mg·(L·10a)-1 和4.0 µg·(L·10a)-1; SD和水温(WT)呈上升趋势, 上升幅度分别为0.7 m·10a-1和0.5 ℃·10a-1; 溶解性活性磷(SRP)变化不明显; 此外Chl a、TP、SD、WT和DO均具明显季节变化。1975-2012年奥奈达湖的综合TSI呈下降趋势, 范围为37.8-51.3, 总体呈中营养状态; TSI的月均值也具明显季节变化; Chl a、TP以及斑马贻贝(Dreissena polymorpha)和斑驴贻贝(Dreissena rostriformis bugensis)的入侵是影响奥奈达湖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全面了解奥奈达湖营养状态演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